驟然間的轉變
其實前一天晚上,我在我們家餐桌上已經就女兒的問題做出了細致入微的分析,盡管絲毫沒有得到餐桌上其他幾位的贊同,我還是以一個教育家的姿態發表了不著邊際的言論。
我說:“好動的孩子大體分兩種。有一種是單純的好動,這種孩子的行為毫無目的性,可能是由于性格的關系,總閑不住。多動癥這個詞已經被廣大的家長和教師所普遍接受,并且做著廣泛的引用。其實這個詞是不可以濫用的,它是一個嚴格的專業性術語,不安靜的,絕不是心理障礙的一種。但并不是所有好動的孩子都是這樣的。有一種孩子,他表面看起來也是總閑不住,也是好動,可是他的每一種行為都有他自己的目的,要么尋找,尋找那些可以讓他感興趣的東西;要么體驗,體驗一種他從未經歷過的感受。其實你把他的這種行為稍稍引申一下,這不就是人類探索世界的方式嗎?這樣的孩子也有安靜的時刻,那就是你在向他灌輸知識的時候,那時你會發現他忽然不動了,靜靜地、靜靜地待在你身邊,看或者聽。我女兒應該就是這樣。
“當然,誰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往好處想、往好處描述,不過我是經過了觀察才會做出這樣的判斷。首先我觀察她的每一種行為是不是有其目的性的。有一次我們去商場,女兒掙開大人的手就跑,大人就趕緊在后面追。在常人眼里,這大概就算是到處亂跑。我們當時也是這樣認為,還這樣說:‘寶寶,別到處亂跑!’
“她一直跑到了一個展示女式皮鞋的貨架前才停下,把兩個年輕的導購員弄得一愣。隨后小家伙抬手指指貨架的頂端。那貨架有三米多高,頂端擺著一個玩具熊。導購員笑著說:‘我還在想你怎么會對這種地方感興趣,呵呵,你眼睛還挺管用!’到了賣床上用品的地方,她會跑向一張大床,你會看到原來那張床上放著一個布娃娃。這些例子足以說明,孩子是跑了,但是一點兒都不亂,她自有她的目的地?!?/p>
“根據以上分析,我得出以下諸多結論:剛入園的時候,孩子們都還屬于適應期,場面比較混亂,老師正常的教學計劃根本無法實施。對于一個求知欲比較強的孩子來說,他無從得到滿足,所以便會自己去尋找那些可以讓他感興趣的東西。表現出來的就是不聽話、給老師添亂。比如女兒上幼兒園的第二天,她大概要看看窗外的風景,因為平時在家里,奶奶經常把她抱到窗戶邊,一起向外看。于是她便搬了一個小板凳想要爬上窗臺。老師見了嚇得夠嗆,趕緊把她拉了回來。當侯老師跟孩子媽媽敘述這件事的時候,仍然一副心有余悸的樣子。但是我知道,這只是暫時的,那孩子不會總這樣的。我現在最迫切的希望就是,那些依舊還在哭鬧的孩子能夠早日安靜下來,然后老師可以正常給他們上課。我絲毫都沒有懷疑,到了那時,小家伙一定會非常安靜。因為那其實就是她本身的目的?!?/p>
當我把自己的這些高談闊論一一擺在我們家餐桌上,沒想到立馬得到妻子的擁護和青睞。
“瞧你辦的這事,還好意思說!”老婆說道。
接下來,老師依舊抱怨:“王靜怡午睡的時候愛哭,她嗓門兒又大,別的孩子也跟著哭?!?/p>
想想就知道,又是一場不小的混亂,還是我女兒惹起來的。
孩子媽媽也有辦法,把寶貝鐘愛的小豬拿來交給老師,告訴她,如果她要再鬧,就把這個塞給她。這招很管用,女兒中午真的就不哭不鬧,乖乖地摟著親愛的小豬睡去。
有一次,妻子送孩子去幼兒園的時候,忘記帶小豬,便讓我去給她送。我把小豬送到教室門口,剛要推門,卻聽老師在教孩子們唱歌,嗓音好聽,鋼琴彈得也流暢。
那應該是徐老師的歌聲,她在唱:“牛奶,三明治。汽水,冰激凌。饅頭,燒餅,豆漿。”老師唱一句,學生跟一句。
我漸漸安靜下來,被老師的歌聲所感動。對呀,這才是我想象中的幼兒園,有音樂,有歌聲,有濃濃的學習氛圍。他們唱我也唱,低低地吟唱,直到那個旋律深深記在心里。我要回家考考孩子,她如果把旋律忘了,我再教給她。
忽然我聽到有個孩子哭了一聲,聲音像極了我女兒。于是我手里拿著小豬,唯唯不敢向前。如果小家伙見了我,硬要跟我回家,該怎么辦呢?
旁邊一個教室的門開了,兩位老師出來問我,是不是想送孩子。我說我的孩子就在里面,然后把我來的目的告訴了她們。老師說,把小豬給我吧,我去送給她。替我送小豬的老師就是后來的新園長。
下午接孩子回家,我問她在幼兒園學的什么,她居然把那首歌完整地唱了下來,沒用我提醒。
晚上睡覺前,妻子叫我去臥室:“來呀,看你女兒唱歌?!?/p>
我跑進臥室里,見她光著腳丫站在床上正在唱那首《小豬寶寶》:
小豬吃得飽飽,閉上眼睛睡覺。
大耳朵在扇扇,小尾巴在搖搖。
這首歌她早就會唱,但是這次加上了動作,看著讓人覺得幼稚、可愛。小家伙抬起小手放在耳朵邊,扮小豬的耳朵,然后把小手放在屁股后面,扮小豬的尾巴。
老師肯定教過他們這首歌了,孩子媽媽說:“她們肯定想不到,我們家寶寶早就會唱了,呵呵?!?/p>
第二天下午,我去接孩子,徐老師興高采烈地對我說:“你女兒唱歌學得可快了!靜怡,回家唱歌給爸爸聽?!?/p>
是呀,我早就料到了,老師最大的希望就是孩子們把她所教的東西全部學會。在一個學校里,老實、聽話、不哭不鬧,其實都是次要的,好好學習才是對老師最大的尊重。你尊重老師,老師自然也尊重你。而大人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尊重,就是一種喜歡。你不尊重老師,而希望得到老師的尊重,老師很難做到,一般邏輯上講也極不現實。
回去我把老師的話告訴了妻子,妻子呵呵直笑,說:“她們肯定以為我們特聰明,其實我們早就會。”隨后我們問孩子幼兒園里的事情,她說老師問小朋友誰會唱那首歌,小朋友們都不會,王靜怡便起來唱,老師都夸她聰明。做爸爸的聽了,頓覺胸脯挺了起來。
晚上帶女兒出去玩,有時候我會故意讓小家伙表現一下。我說:“寶寶來,唱首歌?!?/p>
小家伙一連唱了好幾首歌,什么《小水牛》《王老漢趕集》《數鴨子》……張口就來。
有的帶孩子的家長聽到了,覺得很驚訝,問:“你家孩子在哪里上的幼兒園???”
我回答:“在兒童活動中心。”一不小心便給人家做了廣告。
“哦!”那家長說,“她們教給孩子這么多呀!”
其實這都是小家伙自己在家跟復讀機里學的,呵呵!
小家伙在幼兒園學了新歌,也回家唱。
“豬,你的鼻子有兩個孔。豬,你的鼻子有兩個孔……”
我走哪兒,她跟哪兒,而且反反復復就這兩句。我瞪了小家伙一眼,然后跟她說:“寶寶,去你媽那兒唱?!?/p>
時間過去了大約一個月,有一次我跟徐老師談話,徐老師說:“你女兒上課時很認真,人也很聰明?!?/p>
我說:“只有認真才是最重要的。”
以前的事情沒有人再提了,我們聊得算是投機。
末了,徐老師還問我女兒出生時多重、多高。又說女兒個兒高。
我說:“我跟她媽媽個兒都不高,沒想到這孩子目前來說還算不矮?!?/p>
老師說:“是隔代遺傳。”
我說:“她爺爺個兒也不高?!?/p>
老師覺得納悶:“那是怎么回事?”
我說:“大概是遺傳變異吧。”
我預料得沒錯,女兒終于安靜下來了。我想,老師的看法不久就會改變,她會成為她們印象中的一個好孩子。隨之而來的是我對兩位老師看法的改變,她們也成為我印象中的好老師,一直都是。
上一篇:雪花那么涼
下一篇:魚傳尺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