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幫助孩子適度減減壓
近日,張女士帶著自己的女兒來到上海一家心理診所,張女士說,女兒名叫西西,在上海某重點中學讀初三,學習成績一直名列班級前茅,這一直讓學校老師和父母感到很欣慰,但隨著中考的臨近,西西在情緒上發生了很大的波動,突然覺得心情緊張、抑郁,有種莫名的煩躁令她經常發脾氣,甚至產生了厭學的念頭,同時西西的身體也出現了一系列異常,她感到無精打采,周身乏力,小腹墜痛,出現了月經紊亂。西西的這些奇怪的癥狀讓張女士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只好求助心理醫生。
心理導讀
針對西西的問題,心理醫生說,性情煩躁、動輒發脾氣其實是因為壓力大無處宣泄,實際上,像西西的這種情況,在不少孩子身上都發生過。
學習壓力對一個處于學習期的孩子來說,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適當的壓力會激勵學生;另一方面是過大的壓力會使人崩潰,所以減壓顯得非常重要。
現實生活中,我們家長常說自己壓力大,其實孩子何嘗不是如此呢?他們除了要承受身體發育帶來的煩惱外,還必須面對殘酷的升學競爭,而現在的家長對孩子往往寄予厚望,等于無形中給孩子很大的壓力,容易造成孩子身心負擔過重,繼而產生厭學情緒;加之有的學校為了提高學生成績,孩子每天的學習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正常的飲食、休息得不到保障,久而久之易造成孩子營養缺乏,過于疲憊,精神萎靡,體內正常的生物節律被打亂,使內分泌失調,繼而出現煩躁不安、月經失調等一系列癥狀。因此,心理醫生建議,家長應根據孩子具體情況,適度地安排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并要懂得為孩子減減壓。
專家建議
建議1 父母不要給予孩子過大的學習壓力
作為父母,我們不要過分看重學習成績,因為這對于孩子來說是一種無形的壓力。很多孩子都有這樣一種感受,當他們學習成績下降,父母常常是老賬新賬一起算,把孩子學習成績下降歸結到玩的太多、不認真等,甚至罵孩子“蠢”“笨”等,這只能導致孩子產生學習壓力,甚至還會產生厭學的情緒。
建議2 轉變教育觀念與思想,消除孩子學習上的“壓力源”
在這里最重要的是破除“成功唯有上大學一條路”的思想,要認真思考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孩子一起精心設計他的成材之路,對于學習確實存在障礙的孩子,要在科學分析的基礎上敢于另辟蹊徑。
建議3 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學習壓力大的問題多半出現在那些學習困難、成績不理想的孩子身上,而這不是因為孩子的智力問題,而是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例如上課不認真聽講、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耐力和持久性、做事敷衍了事不認真等。
因此,我們要從小注意培養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質,用日常生活、游戲、習作等方式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認真態度、較長時間專注一件事的習慣和嚴謹的為人處世態度。
建議4 教會孩子化解心理壓力
這里,有幾下幾種方法:
哭泣法:內心郁悶時,想哭就哭。曾有個關于哭泣的心理學實驗,在全部的被測試中,有87%血壓正常的人稱,自己都偶爾哭泣過;而剩下那些血壓偏高甚至是高血壓患者則稱自己從不哭泣。很明顯,哭泣是一種有效宣泄內心不良情緒的良好方法。
心理暗示法:比如,你可以告訴孩子在面臨巨大心理壓力時這樣想象,“天氣很好,我和爸爸媽媽躺在公園的草坪上”“湖面很平靜,岸邊的柳樹隨風搖曳著它的身姿”,都可以在短時間內放松、休息,恢復精力。
分解法:把你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壓力與困難都羅列出來,并把他們編號,當你在紙上一個個寫出來的時候,你會發現,只要一個個解決,其實也沒什么大不了的事。
總之,減壓的過程實際上是培養孩子良好心理素質的過程,因此,在生活中,作為父母,你要多關注孩子,經常從孩子的語言行動、情緒反應來了解他們的心態及其變化。當孩子幼小的心靈因為壓力而感到無助時,你一定要采取措施,幫助孩子從多角度減壓,幫助孩子消除心理陰影,走出低谷,奮發向上。只有時時刻刻注意排解孩子的心理壓力,才能使孩子遠離心理疾患,樹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上一篇:幫助孩子走出抑郁的困境
下一篇:引導孩子學會珍惜時間——歌德的啟發教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