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調做人,學會藏鋒斂跡
一個人,無論是已經取得了成功還是尚未出師,都應該學會平穩謹慎,不要張揚,特別不能得意忘形而顯露狂態。有的年輕人,初出茅廬,憑著自己的年輕氣盛,過著張揚、招搖的生活,所以,那條通往成功的路也頗顯艱難。當你得意忘形的時候,已經不知不覺地為自己樹下了許多強敵,他們成為你路上的障礙,影響你的成功。而那些表面的弱者則為自己留了一條后路,他不會受到周圍人的排擠,相反,他擁有不錯的人際關系。他們總是默默地進行自己的事業,如果成功了就有翻身的機會,如果不成功也沒有其他人知道,他依然是那個看起來不起眼的他,對身邊的人構成不了任何威脅。
劉備表面的懦弱,卻為自己贏來了蜀國霸業。人生本就是這樣,道路有直有曲,才會到達山峰,才能成就未來。山澗里的小溪,只是點點滴滴,看起來那么弱小而普通,但它卻能夠避開巖石,順著縫隙而下,最終匯入大海,展現出自己的價值。人又何嘗不是呢?只有那些能屈能伸的人,才能贏得自己的人生。
楊修為人恃才放蕩,數犯曹操之忌,楊修之死源于他的聰明才智。他本是一個絕頂聰明的人,而且才華橫溢,但其才蓋主,這就犯了曹操的大忌。當曹操無意間說了“雞肋”,本來曹操就在苦悶,不知道該如何解脫,而楊修卻做了一只出頭鳥,捅破了那層薄紙,這無形之中就羞辱了曹操,這就是楊修致死的原因之一。
俗語曾說:“槍打出頭鳥。”在一些場合,太過狂妄,必定是犯了時忌,或者無意間戳中別人的痛處,這樣你就倒霉了。所謂“人怕出名豬怕壯”,人出名了,必會招來側目而視,這就是惹禍的根由。所以,裝作什么都不知道是最好的,善于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做一只快樂而單純的糊涂蟲,讓自己的生活模糊起來,讓自己的人生五彩斑斕。
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王陽明主張一個人有了道德就可以作為典范,一個人有了一技之長就可以作為老師。每個人都有值得所稱贊的長處,令人驕傲,但是,許多人習慣于以己之長來比他人之短,常常瞧不起其他人而滿足于自己的現狀。時間長了,別人都有所進步,他依然在原地踏步,這是為什么呢?事實上,我們要想不斷地取得進步,就應該多看到別人的優點,想到人家的長處,再看看自己的短處,認真思考如何去彌補自己的不足之處,這樣你才會不斷地獲得進步。有的人簡單地認為那些各方面都比自己優秀的人,才是自己學習的對象。其實,這樣的理解是有偏差的,每個人有長處也有短處,有可能別人的長處就是我們的短處,這很正常。
古人云:“三人行,必有我師焉。”哪怕只是一個不起眼的人,他身上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這樣“擇其善者而從之”,會讓我們變短處為長處,在人生的道路上取得成功。我們要勇于剖析自身的不足,向他人學習,以他人之長比己之短,不滿足于一知半解,樂于虛心向他人請教。當你懂得了學他人之長來補己之短,自己一定會成長得更快!
在我們身邊并沒有那種很完美的人值得我們去學習,我們只是需要在每一個人身上學得一個長處,那么,你就變得很優秀了。學習本無止境,我們要善于借他人之長,補己之短,這才是終身學習的方法。風箏本來沒有翅膀,卻是借東風之力飛上了天,當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沒有必要拘泥于自己的想法和偏見,一意孤行,而是要學習別人的長處,這樣你才會有所進步。反之,那些拿己之長比他人之短的人,最終只會在原地踏步。
水因為太滿會溢出來,人也一樣,當一個人太自滿了,只會令你喪失原有的價值,成功也會離你越來越遠。
孔子是偉大的圣人,但他也提倡“不恥下問”,以此來彌補自己某些方面的不足,更何況是普通的我們呢?我們常說,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所以,無論你處于什么樣的位置,都要學會“以他人之長比己之短”,促使自己不斷地進步,最終獲得成功。
上一篇:會賺錢,更要學會讓自己值錢
下一篇:你不堅持到最后,怎樣看到完美結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