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和同事一起討論上司的是非
職場上,很多人喜歡利用公司午餐或閑暇之余,議論上級領導的是非。這是非常危險的事情,一個不留神,這些議論就會成為他人的借口。另外,如果被一些“有心人士”反饋給了你的領導上級,那么你在領導心中的地位就會有所動搖,更有可能毀掉自己的職場前途。正所謂“禍從口出”,你的言行很有可能為自己招來不妄之災。所以你要記住這句話:老板的問題,由老板的老板糾正,自己不要參與議論。
小陳是浙江某廣告公司的企劃專員,平日里負責文案的編撰工作。由于自視甚高,他對部門經(jīng)理的文案創(chuàng)意總是不屑一顧,認為他的水平有限,做出的東西太過俗套沒有新意。所以,小陳經(jīng)常在背后向同事抱怨自己對上級領導的種種不滿。就這樣,他的言論很快被有心人告知了部門經(jīng)理。不久,主管領導主動找小陳進行談話,并希望他能誠懇地說出對自己創(chuàng)意內(nèi)容的建議,對公司的業(yè)務發(fā)展有著怎樣的看法。但是,小陳卻始終沒有談出什么具體的內(nèi)容。這位上級領導也因此認為小陳是一個兩面三刀的員工。有問題當面不說,只會在背地里詆毀他人。并且對小陳的人品產(chǎn)生了懷疑,漸漸對他疏遠冷落,什么重要的案子也都不再交付于他。面對上級質(zhì)疑的態(tài)度,無奈的小陳最終選擇了離開。
通過上述的案例,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小陳遭到上級領導的棄用,完全是他自己的行為所致。在職場中,隨便議論自己的上級是一個非常嚴重的事情。沒有哪個領導會坦然面對下屬職員對自己的質(zhì)疑指責。這些行為,很容易觸犯到老板的底線,讓他覺得自己的權(quán)威受到了挑戰(zhàn)。也許,有人認為沒有這么嚴重,這不過是同事間一種打發(fā)時間的無聊消遣。你的抱怨不過是一種單純的發(fā)泄,不存在什么其他的想法。但是,你要清楚這些行為很容易會被領導誤解,他會認為你是一個兩面派,從而使自己的道德人品受到質(zhì)疑。
在工作中,每個人考慮問題的角度與處理問題的方法,難免會存在著一些差異。你可能對上級領導的一些決定抱有一定看法,在心里并不認可他的決定,但苦于他是領導上級,只能無奈地執(zhí)行他的決定。所以,在不甘之余,有時會將這些工作上的不滿情緒變?yōu)闈M腹的牢騷。這種情緒是可以理解的,因為身處職場,很多時候迫于現(xiàn)實的無奈,你不得不放棄自己的原則與堅持。但即便如此,你也不能將這種情緒到處宣泄。你要知道人云亦云,三人成虎的道理。經(jīng)過幾次的傳話轉(zhuǎn)述,即使你說的是事實但也會變了味道。最后傳到上級領導耳中的內(nèi)容,一定是與原本事實大相徑庭的內(nèi)容。這些話,難免會讓領導對你產(chǎn)生一些負面看法,從而影響到你的職場前景。
有時候,我們的認識是錯誤的。你之所以會認為他不如自己,那只是你不了解他的長處而已。同事之間的相處,最重要的就是分寸上的把握。即使兩人的關(guān)系非常要好,相互勉勵與促進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只是抱怨與宣泄,那兩人的關(guān)系一定不會長久。
古時候,一位姓張的百姓因為家中沒有水井,非常不方便,經(jīng)常要到很遠的地方去打水,家中甚至要專門安排一個人力去負責挑水。為了不再那么費事,這戶人家找人在家中打了一口井,這樣便節(jié)省了一個人力。
看到新井的順利完工,張家主人非常的開心。于是,他見人就說:“有了這口井,我家就等于添了一口人。”他的話,就這樣被一傳十,十傳百的傳誦開來,到最后竟變成了“張家的井里居然挖出了個人來”。
同上面這個例子一樣,在職場中,你與同事間議論上級領導的內(nèi)容,很容易被人云亦云。傳到上級耳中,就成了類似于“從井里挖出一個人”的內(nèi)容。那么,就算你怎樣的努力工作,有再好的工作業(yè)績,也很難再得到上級領導的賞識重用。由于你暴露了自己的弱點,很容易被一些居心不良的人所利用。這些因素都會對你的職場發(fā)展造成不良的影響。所以,如果你對上級的行為抱有一定的看法,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一個恰當?shù)臅r機,直接找到上級領導進行面對面的談話,向他表達你自己的意見想法。當然,最好還是要綜合考慮上級領導的性格、脾氣等各方面因素,選用一些他能接受的語言進行表述,這樣的效果也會更為妥善一些。上級領導也會感受到你對他的尊重與信任,從而對你更加的信任、理解。這樣做遠比你處處抱怨,風言風語地議論領導的是非要好得多。所以,千萬不要在背地里議論自己的上級領導,這是一種得不償失的行為。
在外企工作的陳香就曾有過這方面的經(jīng)驗教訓。五年前,陳香在一家民營企業(yè)出任文員工作。由于為人比較熱情能干,所以公司的幾個主管領導都比較喜歡陳香。很多事情也都愿意告訴陳香,或者讓她幫忙處理一些私事。公司的一位部門經(jīng)理,對陳香極為信任,有時甚至會把一些領導間的事情告訴給陳香。
由于當時陳香所在的部門女同事較多,個別女同事為了升職或者入黨的事情,總是想盡辦法去討好這位部門經(jīng)理,而經(jīng)理對于這些舉動卻非常反感。初入職場的陳香對于這些事情覺得十分的新鮮,便將自己聽到的事情(領導曾告訴陳香的事情)告訴給了自己的一位同事。沒有想到這位同事把陳香告訴給她的話,全都反映給了部門經(jīng)理。后來,這位“友人”如愿以償升了職,陳香卻在部門經(jīng)理的一番貌似肯定實為否定的談話后,被公司辭退。
陳香的經(jīng)歷告訴了我們,在對待領導是非問題的情況上,應該謹言慎行,不要輕易評論自己的上級領導。在聽到同事對于領導的議論時,應以善意的態(tài)度去勸告他們不要在私下議論領導者,不要以訛傳訛,擴大議論的范圍,更不要有意無意地去貶低或者損害領導的個人形象。你應該盡量回避對領導的議論,如果不得已非要評論或者說明時,最好只是點到為止。千萬不要主動挑起某個話題,更不要將談話的內(nèi)容添油加醋,以免引起他人不必要的猜疑或者誤解。這里需要提醒的是,在對待這個問題上,最好要有主見,不要盲目附和他人的談話內(nèi)容。那種自以為只有“隨大流”才能與同事搞好關(guān)系的認識,是非常錯誤的。
在職場中,你必須抱有警戒心,防人之心不可無,你得學會分清說話的對象。有的人本身就是領導面前的“紅人”,他們與領導不分彼此,你在他們面前議論領導,無疑是一種自尋死路的行為。另外,在職場中有一些專門依靠收集同事言行,在領導面前舉報邀功的“小人”,為了達到個人目的,他們往往不擇手段。所以,對付這些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要學會“裝聾作啞”,不要讓他們抓住自己的把柄。
總而言之,不論你是有意還是無意,都不要在同事間隨便議論上級領導是非。管好自己的嘴巴,才是明哲保身的最佳策略。
上一篇:職場-不要做那種情緒化不穩(wěn)定的員工
下一篇:職場-不要給老板留下愛和他辯論的印象——和老板討論問題的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