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對著干,你說東他偏往西
寶媽:我家孩子總是和我們對著干,讓他吃飯的時候他非看電視,讓他寫作業的時候他總是要先和小伙伴一起玩游戲,讓他九點鐘上床睡覺,他非要折騰到半夜才睡。面對這樣一個叛逆的孩子,頭都大了,怎么辦呢?
孩子叛逆都是有原因的,在孩子長到兩歲左右,就進入一個叛逆期,他們的自我意識越來越強烈,開始嘗試著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一些事情。除此之外,家庭環境和教育的方式也是引起孩子叛逆的主要原因。
小愛剛剛生下來的時候,是父母眼中的“小可愛”,很愛笑,非常招人喜歡。乖巧的小愛給父母帶來了很多快樂,讓初為人父人母的他們十分幸福。但是,幸福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尤其是在小愛兩歲之后,再也不是從前乖乖的“小可愛”了,而是變成了一個刁蠻任性的“小人兒”。
小愛兩歲時,姥姥、姥爺來看小愛,小愛見到姥姥、姥爺非常高興,姥姥、姥爺剛剛到家里小愛就纏著他們和自己玩。媽媽見到小愛對姥姥、姥爺這么熱情,非常開心,但是姥姥、姥爺從遠方過來,很辛苦,媽媽想讓他們先休息一下。
媽媽:“小愛,姥姥、姥爺坐了很長時間的車,先讓姥姥、姥爺休息一會兒,一會兒再和小愛玩好不好?”
小愛:“我不要,我現在就要姥姥、姥爺和我一起玩。”
說著就爬到了姥爺的身上,讓姥爺和她玩捉迷藏。
媽媽:“姥爺年紀大了,坐了那么長時間的火車,非常辛苦,先讓姥爺休息一下,聽話,你自己先去玩一會兒好不好?”
小愛搖著腦袋說:“我不要,我就要現在玩。”
媽媽:“你怎么這么不聽話呢,快去自己的房間。”
小愛撅著小嘴,非常不高興,最后竟然坐到地上哇哇大哭起來,姥爺見到外孫女坐到了地上,非常心疼,趕忙起身說:“小愛,不要哭了,姥爺和你玩。”說著就起身和小愛玩起了游戲。
媽媽還想要阻止,這時姥姥開口了:“你就讓她玩吧,小孩子嘛,玩個游戲也累不著,你就不要再管了。我們好不容易來一趟,你就不要那么多的限制了。等到我們走了你愿意怎么管就怎么管。”
聽到姥姥這么說,媽媽也就沒有再說什么,去廚房準備午飯了。
小愛和姥爺玩了一會兒捉迷藏,因為每次姥爺都能找到,而且家里能藏的地方也都藏過了,小愛覺得很無聊,就嚷嚷著要做其他的游戲。姥爺和小愛玩了那么長時間的游戲,明顯體力不支,想坐下來休息一會兒,剛剛坐下來就聽到小愛喊:“姥爺,你快過來,快和我玩騎大馬的游戲。”
姥爺氣喘吁吁地說:“姥爺太累了,讓姥爺休息一會兒好不好?”
小愛生氣地說:“姥爺真是的,剛玩了多長時間啊,你就累了,姥爺沒出息。”說著就撅著小嘴跑了。
沒過一會兒,可能是太無聊了,小愛又跑了出來,纏著姥爺和她玩游戲。看著疲憊的姥爺,姥姥急忙說:“小愛,姥爺累了,姥姥陪你玩好不好?”
小愛:“我不要,和姥姥做游戲沒意思,我就要姥爺和我玩,姥爺你快起來當我的‘大馬’。”說著又撅起小嘴,做出一副要哭的架勢。
姥爺趕忙說:“小愛,不要哭了,姥爺陪你玩。”
姥爺說完,小愛就指揮姥爺趴下,自己爬到了姥爺的背上,當起了騎手。一會兒讓姥爺爬到這,一會兒讓姥爺爬到那,嘴里還喊著:“駕,駕,駕……”坐在姥爺背上的小愛非常的歡騰,但是被當作馬的姥爺很快就滿頭大汗了。
這時,媽媽從廚房出來,看到這樣的情景,就趕緊讓小愛下來,小愛似乎還沒有玩夠,坐在姥爺的背上就是不肯下來,還對姥爺說:“大馬,快跑,快跑,我們要躲過媽媽的追趕。”
聽到小愛這么說,媽媽把小愛從姥爺的背上抱了下來。被抱下來的小愛小腿不停地亂蹬,以此來表示反抗,嘴里大聲喊著:“我不要,我不要,我還要和姥爺玩,你是壞媽媽。”
媽媽不顧小愛的反抗,徑直將小愛抱到了房間里,對小愛說:“不管我是壞媽媽還是好媽媽,你都做錯了,你自己在這里反思一下哪里做錯了,反思好了再出來。”
被鎖到房間的小愛大聲地哭鬧,不停地捶門,媽媽在門外說:“你不要再捶門了,你趕緊反思一下自己哪里錯了,你知道哪里錯了再出來。”
小愛在里面大聲喊:“我沒有錯。”
媽媽:“那你就在里面待著吧。”
小愛鬧了一會兒,似乎累了,就坐到了床上生悶氣。
媽媽也并沒有理會,只有姥姥和姥爺在那里干著急,媽媽又去廚房做飯了。
等到吃飯的時候,媽媽對著小愛喊:“小愛,你知道錯了嗎?我們現在要吃飯了啊。”
小愛生氣地說:“哼,我不吃啦,你們吃吧。”
姥姥這個時候著急地說:“怎么著也要讓孩子吃飯啊,小愛你快和媽媽說你錯了,然后出來吃飯。”
小愛說:“我沒有錯,我就是沒有錯。”
姥姥對媽媽說:“這個孩子怎么這么倔強呢?”
媽媽無奈地說:“不知道最近怎么了,就好像是變了一個人,越來越叛逆了。”
專家解讀:
當孩子長到兩周歲之后,就進入了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孩子也就到了最不好管的時期。就像案例中的小愛,她以前是一個可愛的小姑娘,但是兩歲后卻變成了一個刁蠻的小姑娘。當姥姥、姥爺來到家里的時候,非要讓姥爺陪著她玩,媽媽不讓,她就和媽媽對著干。媽媽對小愛采取了措施,可是小愛仍然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還拒絕道歉,最后還以不吃飯作為要挾。
很多家長都喜歡在孩子犯錯的時候讓孩子自己冷靜,讓孩子自己去認識自己的錯誤,想讓孩子冷靜下來再去教育孩子。其實,有的時候這種做法反而起不到任何效果。因為,孩子的思維能力還是有限的,他們不會像大人那樣在一個安靜的空間內會讓自己快速地冷靜下來,他們的心智還不成熟,大多數的孩子并不能很好地做到冷靜。相反地是會在獨立的空間中產生更加嚴重的逆反心理,就像案例中的小愛。家長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這一點。
叛逆的孩子桀驁不馴,喜歡和大人對著干。這令家長們非常頭疼,有的時候對他們的叛逆束手無策。其中主要的原因就是他們都像案例中小愛的媽媽一樣,并不知道孩子叛逆的原因是什么。要想解決一個問題,就要知道產生問題的原因,只有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對于孩子的叛逆也是一樣的道理。
那么,孩子產生叛逆的原因是什么呢?
通常情況下,孩子會在兩周歲左右進入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叛逆期,這個時候孩子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他們有了自己的想法,思維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他們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事情,他們希望通過這種方式來證明自己的存在,他們想要告訴大人自己也是有想法的。這個時候孩子和家長對著干并不是故意的,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個必經階段,家長們可以不必太過擔心。家長們需要注意的就是多一些耐心,去聆聽孩子的想法,如果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就要做出適當的表揚和鼓勵;如果他們的想法是錯誤的,也不要急著批評,要指出孩子的錯誤之處,讓他朝著正確的方向去想。
一般情況下,叛逆的孩子脾氣也大,而且容易急躁,他們會有比較強烈的叛逆表現,家長們在教育的時候要注意方法。而且有研究表明,叛逆的孩子往往具有較強的自我意識、決策能力和創新能力,取得成功的機會比普通的孩子還要大一些。可以看出,孩子的叛逆也可能并不完全是一件壞事。
給家長的話
叛逆的小孩在小的時候會顯得獨樹一幟,也經常讓父母傷心,但這并不影響他們未來的發展,但前提是要有家長們正確的引導。
上一篇:發散性思維,開啟高速發展模式
下一篇:只抓那只你能抓住的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