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最愛“急脾氣”
筆者有一位患者脾氣比較急,動不動就生氣暴躁,最近和孩子為了一件小事吵了起來,吵著吵著就突然覺得憋氣、胸悶得難受,而且臉色蒼白,臉上都是虛汗,他家人看情況不對趕緊把他送到我們醫院。做了檢查后發現是冠心病發作,于是趕緊治療,把病情控制住。這位患者很“委屈”,說自己平時就血壓高點,其他都正常,怎么會得冠心病呢?其實,這跟他的急脾氣也有幾分關系。
生氣有多傷“心”
有些讀者看了上面的案例,可能會問:急脾氣跟冠心病有什么關系?現代人越來越注重健康,不少人也掌握了不少醫學常識,懂得冠心病是一種因冠狀動脈血管發生粥樣硬化病變而引起血管腔狹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壞死的心臟病。雖然表面看來急脾氣跟冠心病沒有直接的關系,但它確實是誘因,也是容易導致心臟病發作的“幫兇”。
急脾氣的人容易生氣動怒,尤其是在心煩的時候,基本上是一點就爆,而心臟最怕生氣。因為人在生氣的時候,血壓升高、心跳加快,心肌收縮力也在增加,使心臟的負擔比平時要重很多,而且身體內的大量血液會沖向大腦和面部,直接導致心臟里的血液減少,容易發生心肌缺氧。總是生氣、暴躁,時間久了,心臟的負荷越來越重,心肌以及血管內皮細胞卻得不到應有的適時修復,長此以往心臟就會發生各種病變。
性格決定命運?急脾氣怎么辦
可能有人會問了:“冠心病跟急脾氣的關系這么大,但我就是一個急性子,怎么辦?”不用著急,急脾氣的人不一定得冠心病,但如果總是不改,對身體可不好,筆者建議平時要注意調整,做到以下幾點。
少生氣。筆者前面提到的那位患者,他冠心病發作,其實就是因為著急了,生氣了。脾氣急躁的人容易因為不順心的事情發火,所以平時要有意識地磨煉自己的耐性,例如在想發火的時候,先閉上眼睛深呼吸幾下,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后給自己心理暗示,告訴自己不要生氣,或者“多考慮考慮,不要激動”,使自己逐漸變得沉穩。
慢下來。慢下來,這是筆者在這本書里強調得特別多的一個詞兒了。每天給自己一些時間,“帶著蝸牛去散步”,讓身心都慢下來,別什么事情都那么“急”,你會發現急脾氣在“慢”中被消磨了不少。而且你還會發現,慢下來之后,有些問題反而會迎刃而解,需要你發揮能力的時候往往也會“超常發揮”。因為,當人在一個心理最佳的從容狀態時,往往能發揮最好的水平。
放手。在臨床中,筆者接診過很多這樣的患者,掌控欲很強,什么事情都要管一管,別人做事情他不放心,急吼吼地自己親自上陣,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結果身邊的人又不理解,于是他又氣又急,變得暴躁起來。筆者的建議是放手,給別人也給自己空間。也許這樣改變后,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合作”才是“共贏”。急脾氣最突出的一個特點就是什么事情都要爭個高低,就像案例中的患者,跟家人吵啊吵,很容易吵出問題來。如果總是這樣,不僅自己心里不痛快,身體上不舒服,也容易影響到周圍的人際關系和家庭的和睦。與其這樣,不如多聽聽別人的想法,再考慮考慮自己的想法,多交流,看能不能“合作”,得出他高興你也高興的“共贏”方案。或者干脆放一放,過一天,或者過幾天發現,那根本都不是事兒了。
培養興趣愛好。急脾氣的人可以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比如釣釣魚、練練書法、繪畫等磨煉性情,能讓人變得更有耐心。特別是女性朋友們,即使再忙也不要失去興趣愛好,堅持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除了能夠提升個人氣質,還能讓你的心里充滿了喜悅,而不是煩躁和不耐,我們的生命也會有更多層次,體驗更多的愉悅感。
冠心病調養,有兩宜兩忌
冠心病要預防,也要調養。上面的方法能幫助急脾氣的人變得有耐心起來,對預防冠心病有幫助,但如果患了冠心病,除了上面這些心理上的調試方法,生活上也要注意。
一宜科學睡眠養好心。前陣子筆者醫院里做調查發現,冠心病心肌梗死多在睡眠時發病。這是因為睡眠時動脈硬化部位的血管壁對神經體液因素過敏,容易導致冠狀動脈痙攣而使患者發病。還有一個原因,睡得太多太久,回流到心臟的血液比站或坐的時候多很多,再加上長時間不喝水造成的缺水,使血液變得黏稠,加重了心臟的負擔,心肌耗氧量增加而發病。所以冠心患者睡眠一定要科學:不僅睡眠時間要科學,每天保持7~8小時(包括午睡20分鐘左右),而且睡眠的姿勢也要科學,建議采用頭高腳低位(即床頭比床尾高20~30厘米),這樣可減少回心血量,大大減輕心臟負荷,有利于心臟“休息”。
二宜多吃血管“清道夫”。冠心病的發生跟動脈粥樣硬化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冠心病患者平時要多吃有軟化血管、清除血管內膽固醇作用的食物,如海帶、蘆筍、芹菜、松茸、豆類及豆制品等。筆者推薦蘆筍,因為蘆筍中的蘆丁、天冬酰胺、榭皮黃酮等物質有清理人體血液中的垃圾,抑制過氧化脂質、膽固醇的生成,擴張冠狀動脈、增加冠狀動脈血流量的作用。蘆筍的吃法很多,最常見的就是蘆筍炒瘦肉,也可以在煮粥的時候加點蘆筍,或者把蘆筍加土豆打成蓉后煮湯。
除了宜做的,還有不宜做的,列舉如下。
一忌脫水。在生活中,筆者一直跟身邊的人、患者強調,多喝水,尤其是冠心病患者,不要等口渴了再喝水,口渴是缺水的信號。冠心病患者的血液黏稠度相對較高,當達到一定程度時可導致心腦血管堵塞,嚴重的可引起心肌梗死或腦卒中。而水是一個寶,可以稀釋血液,促進血液流動。筆者建議讀者朋友養成多喝水的習慣,時不時地喝上幾口水,在睡前半小時、半夜醒來及清晨起床后喝一些溫開水。
二忌煙酒。我們都知道煙里的尼古丁是有毒物質,它會影響肺部和呼吸道的健康,其實不僅如此,它還是心臟的“克星”。尼古丁可使血液變得黏稠,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的負擔。在以往的醫學調研中,我們發現吸煙者患冠心病的概率比不吸煙者要高幾倍。所以冠心病患者最好戒煙,戒煙可減少冠心病發作的概率。曾經在臨床碰到過這樣的病例,住院期間偷偷躲到走廊里吸煙,導致了心絞痛的發作。再來說說酒,它可以使血液循環加快,增加心臟耗氧量,對于冠心患者來說這可不是什么好事情,所以冠心患者平時盡量不要喝酒,特別是烈酒、度數比較高的酒。
突發心絞痛怎么辦
冠心病在臨床上最突出的癥狀就是心絞痛。心絞痛發作前會有一些癥狀,如嚴重心慌、平靜不下來。這時,應盡量讓自己平靜下來,然后躺下休息,心絞痛是由于冠狀動脈供血不足造成的心肌暫時缺血缺氧,從而引起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而躺下休息有助于血液回流心臟,減緩心臟缺氧的情況,從而使心絞痛引起的不適得到緩解。如果還有力氣,可以按壓內關穴。內關穴在前臂正中,腕橫紋直上兩寸,前面有詳細介紹。取穴時,示指、中指、無名指三指并攏,把無名指放在對側手腕橫紋上,示指下方中央,就是內關穴。按壓時,要用拇指或示指垂直用力向下按壓,持續20~30秒,然后漸漸放松,再按壓另一手。反復進行,直到心慌緩解為止。如果自己沒力氣,可以請身邊的朋友幫忙。
內關穴
那么,如果遇到的是急性突發心絞痛,應該怎么辦?急性突發心絞痛的癥狀之一是心前區絞痛,并有壓迫窒息的感覺,患者會覺得有什么東西卡在胸部,讓人無法呼吸。這時,周圍的人最好讓患者躺下休息,給患者服用隨身攜帶的急救藥物,并及時叫救護車把患者送醫院治療。在救護車來到之前,千萬不要隨意搬動患者。如果有針灸針,可針刺內關穴,或者掐按人中穴進行急救。
冠心病患者一定要學會按摩3個穴位
除了服藥和調節生活方式之外,經常按摩穴位也能幫助增強心肌功能,延年益壽。下面介紹一些對冠心病患者有益的保健穴位,長按按對預防心肌梗死有幫助。
1.按揉腋窩
腋窩有個穴位叫極泉穴。極泉穴位于腋窩內,俗稱胳肢窩,在腋窩頂端動脈搏動的地方就是極泉穴。經常揉腋窩可以輔助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尤其對中老年人,如果出現胸悶、心悸、心痛等不舒服癥狀時,按揉這個穴位,可以快速緩解癥狀。
方法:左手按揉右腋窩,手指四指并攏,以順時針和逆時針方式交替按摩腋窩50~100次,以出現酸、麻、微熱感最佳。右手按揉左腋窩,同樣操作即可。
極泉穴
2.拍打肘窩
屈肘的時候前面是肘窩,這里有曲池、曲澤、尺澤等保健穴位。血液代謝廢物過多,血液黏稠時,肘關節的經絡則不通,所以經常拍打肘窩,刺激這幾個保健穴,可以疏通經絡,幫助清除血液的垃圾。
方法:手掌四指并攏,用掌拍打肘窩,注意力度循序漸進增大,并有節奏地拍打左右肘窩。
3.摩擦足底
足底有人體第一保健要穴涌泉穴,足少陰腎經的穴位就始于涌泉穴。常按涌泉穴,效果勝過喝雞湯。對于冠心病患者來說,經常拍打腳底涌泉穴,可以增強免疫力,從而保護心臟。
方法:雙手手掌搓熱,來回摩擦腳底,也可以間斷按壓涌泉穴,以有微熱、酸脹感為宜。
涌泉穴示意圖
上一篇:關鍵時刻,工作是最好的掩護。
下一篇:凡事有N種結果,你為什么就那么倒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