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重要的確認來自父母
印度有個習俗,如果新生兒降生了,父親會抱著孩子,在他的耳朵邊說,“孩子,歡迎你來到這個世界上,你是最寶貴的生命,你是父母最愛的孩子,你會擁有最成功、最幸福的人生”。這個習俗的寶貴之處在于,當一個生命體剛剛降生,他就感知到自己是受歡迎的、被接納的。
父母對孩子的確認,是孩子生命最重要的底色。如果父母對他的認知是正向的,那孩子一生都會把自己這種特質(zhì)活出來,相反,如果父母對孩子的確認是負面的,孩子終其一生都會受到這份負面確認的影響。
什么是負面的確認呢?比如,言語上的打擊和比較。對別人家的孩子贊譽有加,對自己的孩子就是各種打擊。如“你看隔壁家的孩子多省心,看看你”“我怎么就生了你”“一點兒也不像我,這么不讓人省心”……這樣的話孩子聽多了會十分受傷。
如果父母對孩子總是進行負面確認,孩子會漸漸認同了這種確認,從而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內(nèi)在力量,他會對自己說“父母是對的,我的確很差,他們給了我生命都認為我是這樣,我一定是最差的”。從此這個孩子就接過了父母對自己的負面確認,把它當成了一種自我認知,活在懦弱、受害、自卑的狀態(tài)里。
除了言語打擊之外,還有一種負面確認是忽視。比如,不少父母忙于事業(yè)或其他原因無法陪伴孩子,把孩子扔給父母之外的人撫養(yǎng),與孩子沒有建立起真正的連接,在孩子的整個成長過程中父母是缺席的,如此孩子對父母的感覺是空白和模糊的。孩子有了心事無處訴說,有了開心的事也沒人可以分享,漸漸他會關(guān)起自己的心門,會有一種深深的無價值感,覺得自己是被忽略的,沒有什么存在的意義。所以有不少父母覺得孩子“一副無所謂的表情”“對什么都提不起興趣”,就是因為從小缺失父母的陪伴,等到父母想再來與孩子連接的時候,他已經(jīng)找不到那種感覺了。
還有一種負面確認可以理解為帶條件的確認。比如,孩子成績好了才表揚,做的事情漂亮父母會有補償和獎勵,這樣的表揚和確認里帶著很大的功利性,孩子會有很大的壓力,他會覺得只有自己做對、做好才能得到父母的認可,如果做不對就不會被認可。那么孩子依然會陷在低價值感里,他得到的愛并不是因為本身值得被愛,而是他的成績好或做事好才會被愛。長此以往,孩子會變得虛榮、好表現(xiàn),希望得到別人夸獎,會陷入一種期望的陷阱中。
父母對孩子正向的確認,就是讓孩子意識到他作為一個人,理應受到贊賞,我們贊美和認同孩子的意義是允許他們生活在最真實的自我當中,而不必陷入我們期望的陷阱中。也就是說,即便孩子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去證明,沒有達到任何目標,或創(chuàng)下什么好成績,我們依然能夠為孩子存在本身而感覺到沉醉和欣喜,這種確認就叫作生命本質(zhì)的確認。
無論孩子表現(xiàn)如何,孩子的本質(zhì)都是純潔而充滿愛意的,當我們看到這個本質(zhì)并尊重孩子這種本質(zhì)的時候,孩子就會相信原來父母理解他們的內(nèi)心世界,相信他們是美好并且是有價值的人。
如果父母能夠給予孩子正向的確認,讓孩子感受到愛與尊重,信任與接納,那么就會內(nèi)化成孩子強大的能量,不管在未來遇到什么都會去用積極的狀態(tài)應對。所以,生命最核心的確認來自父母,正向的確認產(chǎn)生正向的力量,負面的確認產(chǎn)生負面的影響,作為父母切不可大意。
上一篇:生命是上蒼最好的禮物
下一篇:生存能力重于做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