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斯諾定理——聽取別人的,說出自己的
希臘哲人大多討厭饒舌之徒,而喜歡謙虛傾聽的人,喀隆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不要讓你的舌頭超過你的思想。”英國航空公司總裁費斯諾提出了費斯諾定理:人有兩只耳朵卻只有一張嘴,這意味著人應該多聽少講。傾聽是溝通的基礎,別人樂意向你傾訴,說明他信任你。樂意傾聽才能了解他人,保證暢通的溝通。
傾聽是成功交往的最優策略,是打開他人心靈之門的鑰匙。成功交談的秘密在哪里呢?著名學者查理·艾略特說:“一點兒秘密也沒有……專心致志地聽人講話是最重要的,什么也比不上注意聽更能表達對談話人的恭維了。”在交往的過程中,你會發現每個人都希望可以興致勃勃地講出自己的旅游經歷、感興趣的運動、某次成功的歷程,越是平凡的人越是愿意表達或者吹噓。這是因為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重視,而人們都認為“說”就是實現這一目標的手段。其實不然,既然每個人都有傾訴的欲望,那么,“聽”才是實現人際交往的最好手段。
卡耐基說:“對和你談話的那個人來說,他的需要和他自己的事情永遠比你的重要得多。在他的生活中,他要是牙痛,要比發生天災導致數百萬人傷亡的事情還要重大;他對自己頭上小瘡的在意,要比對一起大地震的關注還要多。”愿意傾聽別人的談話,善于傾聽別人的意見,是對他人的一種重視,同時還能夠贏得他人的尊重。每個人都需要別人的認同和尊重,好的傾聽態度是對別人的一種認可,是一種讓人最舒服的恭維方式,每個人都會喜歡專心致志聽自己說話的人。
職場新人小李是個不太善于言辭的人。他給大家的印象是沉默寡言,但往往一語中的,很受大家的尊敬。一次聚會中,他被引薦給了熱情的女主人,他不善于應付這種場面,只得庸俗地先贊美女主人的美麗,這時這位風情萬種的女主人下意識地摸了一下耳朵,小李立刻注意到原來她的藍寶石耳墜非常特別,立刻說“尤其是這對耳墜,非常特別,不是在國內買的吧”。這馬上引起了女主人的談興,原來這對耳墜是女主人留學時購買的,繼而談起了她留學時的趣事。小李一邊傾聽,一邊詢問幾個能夠引起對方談興的話題,果然贏得了女主人的好感。
可見,虛心傾聽對方的講話可以獲得對方好感,并提高對方講話的興致。一個人愿意向你傾訴,表明他對你有一定程度的信任。同時,如果一個人愿意聽你訴說,你常常很難拒絕他的要求。傾聽是溝通的基礎,能夠將別人的話聽到心里且為對方保守秘密的人,別人會給予你最大的信任和尊重。同時,傾聽不同的意見還有益于自身的改進。人們常常說“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就是要求人們應該聽取各方面意見,不要偏聽偏信,更不要固執己見。
傾聽還是了解一個人的重要途徑。了解了對方的心思、興趣愛好、原則觀念才能夠在談話中投其所好,不觸碰對方的禁忌,更快打開他的內心。一個人的語言和內心往往是相互映射的,通過他的談話往往能夠窺見他的內心,更容易和一個人發生精神層面的交流,這樣產生的友情必然不會是泛泛之交,雙方都能夠從交往中得到更多益處。
傾聽也是要講求藝術的,心不在焉地聽和似是而非地敷衍,只會讓對方認為你心機重重或者另有所圖。很多時候,人們并不要求你給出一個解決方案或者能對事情有多大幫助,只是希望把心里話傾訴出去,減輕內心的負擔而已。
心理應用:
上一篇:讓心歸零,適時重新出發
下一篇:踢貓效應——別被壞情緒傳染,保留一些理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