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點燃自己的正能量, 充滿激情去工作
激情就好像是吹動船帆的風, 沒有風, 船就不能行駛; 同樣, 在工作中如果沒有激情, 工作就沒有動力。可以說, 激情是干好各項工作不竭的動力。無論做什么事情, 都要有激情, 有了激情, 才會有原動力和推動力, 才會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發揮。
在微軟公司的價值觀里, 激情工作是極其重要的一條, 公司要求員工每天都能以飽滿的激情投入一天的工作, 并堅信自己一絲一毫的努力都將是對科技事業發展的貢獻, 都將對千萬人的生活產生積極的影響。員工擁有如此積極的心態, 難怪微軟一直以來都領跑在世界各大企業的前頭。如果企業員工都能以這樣的激情去對待工作, 那這個企業便有福了, 像微軟一樣, 想不興旺都難。而員工以這樣的激情去對待工作, 自然也能收到好的效果。
微軟的招聘官員曾經坦言:“我們愿意招的 ‘微軟人', 必須是一個非常有激情的人: 對公司有激情、對技術有激情、對工作有激情。我們認為, 一個有激情的人才能做出有創造性的業績。”
微軟喜歡雇用剛畢業的“新鮮人”, 幾乎占到被錄用人員總數的80%以上。為什么微軟喜歡用那么多的“新鮮人” 呢? 主要是從激情方面來考慮的。在微軟看來, 那些“新鮮人” 投入工作中的激情很高, 更善于掌握新知識, 對問題更敏感, 更能發現各種不同知識領域間的聯系, 更容易激發出自身對工作的狂熱, 發揮自身的潛力。
說到微軟員工對工作的激情狂熱, 不由得讓人想起一句很經典的話——“與工作談戀愛。” 有關這句話的來歷有一段小小的插曲。
微軟前副總裁李開復曾回憶這樣一件事: 一位微軟的研究員經常周末開車出門, 說去見“女朋友 ”。后來, 一次偶然的機會, 李開復在辦公室里看見他, 問他:“女朋友在哪里?”
他笑著指著電腦說:“就是她呀!”
有這樣的員工, 微軟能不發達嗎?
難怪一位微軟人說:“在微軟工作, 激情與聰明同等重要。”
一個對工作充滿激情的人, 無論在什么公司工作, 都會認為自己所從事的工作是世界上最神圣、最崇高的職業; 無論工作的困難有多么大, 或是質量要求有多么高, 他都會始終一絲不茍地去完成它。
“企業需要帶著激情去工作的人!” 這不僅僅是微軟和GE這樣的大公司的要求, 也是所有公司的要求。一家公司的人力資源經理表示,“我們在對外招聘時, 特別注重人才的基本素質。除了要求求職者擁有扎實的專業基礎外, 還要看他是否有工作激情。一個沒有工作激情的人, 我們是不會錄用的。”
聯想集團董事局主席柳傳志說:“一個沒有工作激情的員工, 不可能高質量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更別說創造業績。只有那些對自己的愿望有真正熱情的人, 才有可能把自己的愿望變成美好的現實。”
很多人初入職場時, 都曾有過激情四射的工作狀態。可一旦工作駕輕就熟, 一切似乎都變得平平淡淡, 昔日充滿創意的想法消失了, 更無法找回曾經讓自己心跳的激情。
一個人在一個崗位上工作久了, 難免會失去對工作的激情, 工作的成效也肯定會降低。
一位著名企業家曾經說過一句名言:“沒有激情, 如何創造出工作成績?” 一個人若是對工作沒有了激情, 也就失去了前進的動力, 更不用說做出有創造性的業績了。
在一家公司某部門上班的小王, 對自己的工作毫無激情, 每天都是拖著沉重的腳步去上班, 到了辦公室, 也總是一副心不在焉的樣子, 做什么事都提不起興趣, 而且還牢騷滿腹, 對他來說, 工作就好像是服勞役一樣, 苦不堪言。一年過去了, 雖然沒出過什么大錯, 但業績平平, 成了公司可有可無的人。最讓老板忍無可忍的是, 小王的頹廢狀態越來越嚴重,甚至影響到了其他人的工作情緒, 受他的不良情緒影響, 跟他共事的其他同事工作時也打不起精神來。像小王這樣的人, 老板沒有開除他, 已算是對他最大的照顧了。
而在公司的另一部門, 小陳的表現與小王有著天壤之別。每天, 同事們看到的都是精神抖擻、樂觀自信、面帶微笑的小陳。小陳一到公司, 總是熱情地和同事們打招呼, 開幾句幽默的玩笑, 之后, 大家看到的便是他忙碌工作的身影。在工作中遇到難題時, 他會想方設法去尋找解決的方法, 遇到挫折從不氣餒, 同事們都很喜歡和他接觸, 他那積極的工作狀態讓大家感受到了工作的樂趣。一年過去了, 小陳因為業績突出, 工作能力強, 從普通銷售員晉升為銷售經理。
激情是生命力的象征, 有了激情, 就能強烈地感染他人, 就會有解決問題的魄力和方法。
同樣一份工作, 同樣的條件, 同樣由你來干, 有激情和沒有激情所產生的工作結果是截然不同的。前者會使你充滿活力, 工作干得很出色, 創造出許多輝煌的業績; 而后者會使你變得懶散, 對工作冷漠處之, 自然不會有業績。
一個人要獲得事業的成功, 首先要對工作充滿無限的激情。不凡的業績、最佳的工作效果來自于我們不斷高漲的工作激情。只有我們點燃自己的工作正能量、滿懷激情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才能創造不凡的業績, 體會到成功的喜悅。
一汽-大眾公司焊裝車間高級工人技師王洪軍, 在十幾年的工作實踐中, 發明了40多套、2000 多件工具, 填補了國內外該領域的空白, 被譽為“生產線上的千面觀音”。
2007年2月27日, 這位始終保持著激情的一線工人, 登上了我國科技殿堂的最高領獎臺, 從國家領導人手中接過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的獲獎證書。
王洪軍是一個對工作充滿了激情的人。為了盡快掌握車身修復技術,他一心撲在工作上, 工作時間不分上班和下班。他一直想自做展車, 為了實現這個夢想, 他全心全意、費盡心思地跟外籍技師學技術。外籍技師一動手干活, 他就在旁邊仔細地觀看; 外籍技師一停下活兒, 他就馬上把一些重點記在本子上; 外籍技師下班了, 他就在廢件上不停地搗鼓、琢磨,全當練手。俗話說, 世上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王洪軍這個有心人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 最終掌握了高難度展車制作方法。實踐出真知, 王洪軍憑著多年的實踐經驗, 改造了許多工具, 例如, 由制作Z型鉤、T型鉤、打板等單件工具, 發展到制作多功能組合工具。
是什么使王洪軍這樣全心全意地投入工作呢? 當然是激情。我們知道, 沒有激情, 就沒有行動的動力, 就不會主動去學習, 去創造, 自然也就談不上在平凡的崗位上創造輝煌了。
這種激情來自對工作的無比熱愛。試想, 假如王洪軍抱怨鈑金整修崗位工作又苦又臟又累, 不安心工作, 朝三暮四, 總想跳槽, 會有后來的一個又一個發明創造嗎? 他還能掌握絕技、絕活嗎? 還能與眾多科學家肩并肩, 一起站在國家科技殿堂的最高領獎臺領獎嗎?
在一些人看來, 要成就一番事業應該有高起點、高平臺, 如果工作環境和條件不好、崗位平凡, 很難有什么大成就、大作為, 因而他們總在自怨自艾中浪費光陰, 虛度年華。王洪軍的事跡告訴我們, 只要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精一行, 點燃自己的工作正能量, 充滿激情去工作, 在平凡崗位也能干出一番事業來。
人活著要有精神, 干工作就更要有激情。企業所需要的員工, 是滿懷激情的優秀員工。他們有進取精神, 喜歡向看起來似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挑戰, 而且總是充滿堅強的自信心, 在工作中付出全部的精力和智慧, 破除一切艱難險阻, 直至大獲全勝, 成就偉大的事業。
閱讀思考
(1) 當今, 懷有厭職情緒和缺少工作激情是十分普遍的現象, 美國權威調查機構數據顯示, 有98%的人都對自己的工作有不同程度的厭倦。請思考并討論, 是什么讓我們遠離工作? 是誰偷走了我們的工作激情?
(2)“企業需要帶著激情去工作的人!” 你是一個擁有激情的人嗎? 是不是因為有了激情, 你的工作比別人更出色?
(3) 請結合文中的案例, 談談有激情和沒激情對工作有什么影響。
(4) 你是不是曾經因為缺乏激情而錯失過一些機會? 你打算點燃自己的工作正能量、充滿激情去工作嗎?
上一篇:放棄空談,成績是干出來的
下一篇:獨辟蹊徑,創新思維的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