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會,掌握影響力
說到開會,每個職場人都避免不了。關于開會,還有一個順口溜:
小事開大會,大事開小會;
有事協調會,沒事通氣會;
周前辦公會,周末報告會;
今天動員會,明天現場會;
成事慶功會,敗事總結會;
指標督導會,預防分析會;
過節茶話會,過年團拜會……
很多公司的會議數量太多,效率低下,解決不了實際問題,因此惹來員工的反感和詬病。
雖然目前很多企業已經在極力提高開會效率,但公司大會、部門周會、項目例會還是少不了的。隨著你的職位上升,各種各樣的會議逐漸排滿日程表,種類之多令人目不暇接。
之所以很多人對開會產生抵觸情緒,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會議對自己的意義,還不明確自己能在會議中帶給他人什么價值。在這種情況下,開會等同于浪費時間,當然會很排斥。
其實,開會是一種達成共識的組織行為,屬于集體溝通的一種形式。開會的初衷通常是解決個人或小組單打獨斗無法解決的問題。開會可以讓信息更透明地在群體中傳播,更充分地引發各方的討論。另外,會議能創造非常好的社交機會,讓你的影響力范圍擴大,讓你迅速獲得更多的支持。因此,開會非但不應該被你排斥;相反,你必須積極利用開會的機會,獲得職業上的長遠發展。
思考一個問題:什么樣的人是需要參加會議的?
當然是具備足夠影響力、對集體決策有價值的人。據統計,平均每個項目經理要花80%的時間與項目成員溝通,其中大多數都是通過會議的形式;平均每個部門經理也要花80%的時間參與各種會議,協調解決問題。隨著職務的升高,要參加的會議數量會增多,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則可能一整天都處在會議中,只有晚上才有時間單獨處理一些類似回復郵件、閱讀報告之類的事務。
也就是說,你被邀請參與的會議越多,越能證明你對整個決策網絡的重要性,也越能證明你在公司的價值。反之,如果你不能給會議提供價值,你自然會被排除在會議之外。一個連會議都不用參加的員工,在公司的職業前景必然不容樂觀。所以,不要再為會議多而苦惱,會議是證明你的影響力的一個重要場合。
既然注定要在會議上花很多時間,接下來你應該思考如何在會議中找到意義。只有當會議有了意義,你才會發現其中的樂趣。而且,如果你希望擁有一個快速的職業晉升通道,在公司中承擔越來越重要的職責,你也必須學會用會議解決難題的技巧。隨著能力的提升,你會開始著手組織會議。從參加會議到組織會議,你的影響力會逐步擴大與加深。
上一篇:計劃工作,掌握主動
下一篇:好導師,人生成功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