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為人一生奮斗必做的事情
人生的兩大義務不能忘:一是贍養父母,一是撫養兒女;
人生的兩件事不能等待:一是孝順,一是行善;
人生矯治人性弱點的兩個“醫生”不能忘:一是節欲,一是誠實;
人生的兩個第一方不能丟:一是認錯是人格升華的第一方,一是閉口深藏舌是修身的第一方。
據說,清朝乾隆十七年,殿試結束后,主考官照例將前十名考生的卷子上呈皇帝,并推薦秦大士為一甲一名,等待欽點狀元。乾隆帝看了秦大士的籍貫,不由得想起了北宋大奸臣秦檜。于是召見秦大士,開門見山地問:“你是不是秦檜的后代?”
秦大士確實是秦檜的后代。他面臨兩難的選擇:一是如實相告,前程肯定完了;二是矢口否認,就犯了欺君大罪。秦大士思索片刻,高聲說道:“皇上,一朝天子一朝臣。”這短短的幾個字,含義實在太豐富了。首先,他對皇帝的疑問不置可否,等于默認了是秦檜的后代,但又不明說,給雙方留下一條退路;第二層意思更妙,只有北宋的昏君才會讓奸臣當道,而大清朝現在有您這樣的一代明君,怎么可能出現奸臣呢?乾隆何等聰明,哪會聽不出弦外之音?于是欣然欽點秦大士為新科狀元。
秦大士中狀元后做的第一件事是前往杭州西湖祭拜岳飛。寫下了流傳千古的名句:“人自宋后羞名檜,我到墳前愧姓秦!”此聯傳出,人們頓時對秦大士刮目相看。秦大士一生為官清廉,造福百姓。以他的真誠行為化解了秦家后代數百年的信譽危機。
自古以來名人教子逸事甚多。南北朝時的尚書仆射(相當于宰相)徐勉,身居要職,但他不置家產,不買地,把自己的俸祿都分給親族中的窮人和生活中有困難的人。親屬們勸他給子孫留點積蓄時,他說:“人遺子孫以財,我遺子孫以清白。”清朝,高舉反帝大旗的民族英雄林則徐的父親林賓日為其兒子寫了一副訓子對聯:“粗茶淡飯好些茶,這個福老夫享了;齊家治國平天下,此等事兒曹任之。”林則徐也給自己的兒子寫了一幅訓子對聯:“子孫若如我,留錢做什么?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如我,留錢做什么?愚而多財,益損其過。”我國著名教育家、社會活動家黃炎培為兒子黃大能寫了示兒詩:“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求信,行必踏實。”他們的目的都希望兒孫們自強自立,學會做人做事。
上一篇:領導退下來應保持的心態
下一篇:為人之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