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為人之德
以德報怨;以德報德;
以怨報怨;以怨報德。
春秋時代,楚莊王滅了叛黨后,非常高興,大宴群臣,并叫他最喜愛的許姬給大臣們敬酒。這位仙女似的許姬一出來,全場鴉雀無聲,好像沒有星星的夜里月亮出來一樣。大家正在出神的時候,忽然一陣狂風把大廳里的蠟全吹滅了。不知道誰趁著這一點工夫,在黑暗中,拉住許姬的袖子,去捏她的手,許姬順手把那個人帽子上的纓子揪了下來,嚇得那個人趕快撒手。這時管蠟的人還沒有把火種拿來,大家伙兒靜悄悄地等著。許姬拿著帽纓子摸到楚莊王跟前,咬著耳朵說了幾句。楚莊王扯著大嗓門,說:“蠟慢著點!今晚咱們來個痛快,別再那么拘束,不用打扮得衣冠齊整,大家伙兒把帽纓子全摘下來吧。”大臣們都莫名其妙地把帽纓子摘下來了。楚莊王這才叫人點上蠟,大家照樣喝酒。到了兒,他和許姬始終不知道拉袖子的是誰。許姬不明白楚莊王的意思,散席后,還有點怪他。楚莊王告訴她:“大家伙兒喝得全夠樣兒了,瞧見了你這美人兒,誰不動心?要是查出來辦罪,反倒弄得全沒趣了。”
后來,在楚莊王攻打鄭國的戰役中,有一名戰將表現得十分突出,楚莊王詢問之下,方才得知此人即是那個被許姬扯去帽纓者。楚莊王以德報怨,臣下以德報德,一直傳為佳話。而同一時代的晉文公就是一個主張以怨報怨的,凡是得罪他的,他是很少不報復的。
上一篇:為人一生奮斗必做的事情
下一篇:主官對人的“公”字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