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真參與競爭,競爭就是動力
職場如同戰場,處處充滿競爭,業績上你追我趕,功勞上你爭我搶,誰占下風誰就有可能被淘汰。基于此,大多數人的內心平衡會被打破,對競爭對手產生一種設防、畏懼、厭惡心理,甚至恨不得對方消失在眼前。殊不知,這是一種狹隘的思維方式,對工作有百害而無一利。
我們來看一則故事:
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一家動物園從遙遠的美洲引進了幾只梅花鹿,據說這種梅花鹿機敏健碩,而且繁殖能力強。這里環境幽靜,水草豐美,沒有天敵,但奇怪的是幾年以后鹿群非但沒有發展,反而一只接一只地死了,活著的個個奄奄一息,勉強生存。這時,有人提議買幾只狼放置在公園里。這個辦法果然奏效,在狼的追趕捕食下,鹿群只得緊張地奔跑逃命。這樣一來,除了老弱病殘者被狼捕食外,其他鹿的體質日益增強,恢復了往日的活力,數量也迅速地增長了。
梅花鹿之所以無精打采,甚至奄奄一息,在于它們生活得太安逸,而狼的“入侵”則喚起了它們的求生意識,因此它們必須活躍起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競爭所給予我們的不僅僅是危機和斗爭,同時還激發我們的求生和求勝之念,否則就只有被替代、被淘汰的命運。
的確,一個人沒有競爭對手,自己又缺乏上進心的話,很容易養成一種惰性,甘于平庸,最終庸碌無為;面對競爭對手時,心態不好,總試圖將對方比下去、拽下來,不擇手段地爭取勝利,應付實際工作的精力和時間勢必會減少,導致工作效率的降低,工作也不會有什么發展。
因此,別再急于排斥、詛咒工作上的競爭對手,也無須消極地逃避競爭,平和理智地對待對手,主動且認真地參與到競爭中去吧。
亞伯拉罕·林肯是美國第16任總統,他被美國民眾評為“歷史上最有影響力、最完美的統治者”,他的工作之所以如此成功,除了自身卓越的能力之外,還與他重視薩蒙·蔡斯這個競爭者有很大關系。
1860年林肯當選為總統時決定任命參議員薩蒙·蔡斯為財政部長,當他把這一想法告訴參議員們時,許多人都強烈反對,他們給林肯的理由是:“薩蒙·蔡斯是一個狂妄自大的家伙,他狂熱地追求最高上司權,一心想入主白宮。而且,私底下里他甚至認為自己要比你偉大得多。”最后,林肯還是任命薩蒙·蔡斯為財政部長,他的理由是:對方有管理財政的能力,能勝任這份工作。
事實證明,蔡斯在財政預算與宏觀調控方面很有一套,但他總時不時地給林肯的工作制造麻煩,并且時刻準備著把林肯“擠”下臺。有朋友勸林肯免去蔡斯的職務,林肯則表示非常需要蔡斯,他還講了一個故事證明這一點:“有一次,我和我兄弟在犁玉米地,我吆馬,他扶犁。這匹馬很懶惰,走得慢吞吞的,但有一段時間它卻跑得飛快,我都差點兒跟不上。到了地頭,我才發現原來有一只大馬蠅叮在它身上,所以它才跑得那么快。現在有一只叫‘總統欲’的馬蠅正叮著我,我會時刻提醒自己不能松懈,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以免被別人所替代!”
對一個工作認真負責的人來說,他們會將職場競爭視為成長的動力,無所畏懼地參與競爭,積極地迎接對手的挑戰,繼而發憤圖強,銳意進取,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也正是因為此,他們獲得了不斷的進步和成長,練就了做好工作、勝任工作的實力,為成功打下了堅實基礎。
即使在職場中沒有競爭對手,你也需要假想一個對手,以此來刺激自己的戰斗力,保持工作的積極性和嚴謹性。需要注意的是,對手不能胡亂尋找,最好是與自己實力相當,或者略高于自己的同事,能看到進步的希望,能體驗成功的喜悅,否則屢屢被比下去,內心必定受挫。
箴言No.1
競爭的存在推動了我們的前進;對手的存在,催化了我們的成功!平和理智地對待對手,主動且認真地參與到競爭中去,繼而發憤圖強,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如此我們必然能彰顯出最優秀的自己,為成功打下堅實的基礎。
上一篇:認真做好第二,才有機會做第一
下一篇:認真打造形象,讓前程無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