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行要的是結果,完成任務不等于結果
職場中,不少新人向老板匯報工作時會說:“您交代的任務我已經做了”。做的結果如何呢?沒有答案。也許你會迷惑:完成了老板交代的任務不就是有結果了嗎?殊不知,無論你付出多少心血,做了多少努力,只要你拿不出工作結果,那么你遲早是一枚被公司棄用的“棋子”。
因為,職場中有一個基本公式:完成任務≠結果。
耿歡是某一外貿公司的文員,她勤奮好學,對工作積極熱情,但工作一年多了她的薪水始終不見漲。這讓耿歡的情緒很是低落,她對老板滿腹怨言:“在工作中只要老板一發話,我就風風火火地忙前忙后,但老板似乎看不到……”不過,對此老板也有自己的理由——“耿歡給不了我想要的結果,怎么加薪?!”
這一天,老板讓耿歡去買一款打印機,并且限價在1600元之內,耿歡先到了第一家打印機專賣店,店老板說:“不好意思,我們店里暫時沒有這款打印機。”耿歡又去了第二家打印機專賣店,營業人員說“此款打印機剛賣完,要隔幾天才有”;耿歡又跑去第三家打印機專賣店,欣喜地發現這家店里有那款打印機,可銷售價格卻高達1800元。無奈,耿歡只好回公司,對著老板大吐苦水:“跑了3家店,我快累死了,也沒合適的,明天我再去看看吧!”老板看著氣喘吁吁的耿歡,搖搖頭,欲言又止。
按理說,耿歡為了買到老板指定的打印機奔波了一天,她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為什么老板不肯給她加薪,甚至不認可她的工作呢?這里就涉及了任務和結果之分。什么是任務?什么是結果?買打印機是任務,買到打印機是結果。耿歡雖然在做買打印機的任務,但沒有達到結果——買到打印機。而老板呢?想要的是結果(功勞),而不是員工的苦勞(任務)。
為什么老板要這樣?為什么是結果而不是任務?這是因為,員工與老板之間本質上是商業交換關系——老板付給員工工資或薪酬,員工則提供相應的結果!只有每個員工提供的是結果,老板才有錢賺,才能夠生存與發展。如果每個員工都滿足于苦勞,滿足于“我做工作了,結果怎樣我不管”,那老板靠什么生存?
這一點不難理解,假設你是一名快遞公司的職員,每送一份快遞掙一塊錢,作為提成。如果碰到天氣很差,交通極其困難,郵件沒有送到,公司會不會給你提成?不會,為什么?因為一塊錢交換的是你把郵件送到的結果,所以郵件送到就有提成,送不到,客戶不會給公司郵費,你也就不會拿到提成,無論你有多勞苦!試想,難道你會因為推銷員很辛苦,但沒有提供優質產品就付錢給對方!
沒有功勞也有苦勞,沒有苦勞還有疲勞,這句話在職場并不適用。
既然明白這個道理,要想成為優秀的執行型人才,你就要認真執行每一項工作,不是“做事”,而是“做成事”;要做結果,而不是完成任務!要每天用結果來交換自己的工資,也要用結果來證明自己的價值。職場如同一場棋局,無定數,多變數,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結果由你掌控。
剛大學畢業的徐輝在一家辦公設備公司做推銷員,一天他去拜訪一位客戶,待認真介紹和展示了公司的產品后,對方毫無反應,還將徐輝趕了出來。有同事勸慰徐輝,“就算你簽不下這單子,老板也不會說你的。因為這個客戶很難纏,公司好幾個人都拿不下來,你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不過,徐輝卻認為沒有功勞一切都是白勞,于是他不停地聯系該客戶、交寄樣品……再后來,他終于說服了這個客戶,簽下了一筆價值3萬元的大單,令同事和老板刮目相看。
執行要的是結果,而不是“苦勞”。一個真正優秀的執行者,不會以“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來為自己找借口,也不會將目光局限在“完成任務”上,而是認真對結果負責,把所有的工作都執行到位。對于結果,不是想要,而是一定要,不管付出多大的努力和代價,都一定要得到。
從今天始,追求結果,執行到位,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吧!
箴言No.2
企業付給員工工資或薪酬,是希望員工提供相應的結果,也就是勞動價值。你若想獲得老板的賞識,獲得加薪升職等諸多優遇,在職場立于不敗之地,執行時就必須認真到位,用結果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上一篇:打有準備的仗,做有準備的事
下一篇:把“我不行”改為“我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