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默折射智慧之光
奧地利作曲家海頓被世人譽為“音樂之父”。1761年,海頓任匈牙利埃斯臺哈奇公爵府邸樂隊隊長,領(lǐng)導(dǎo)著一支由30多名樂手組成的樂隊,過著穩(wěn)定的生活。
不料有一天,埃斯臺哈奇公爵突然決定遣散這30多名樂手。一向忠厚的海頓心潮起伏,他不是眷戀優(yōu)越的生活,而是在想著他和樂手們將來的命運。
海頓懷著沉重的心情,寫出了一首《告別》曲。一開始,樂隊以歡快明朗的大調(diào),奏出優(yōu)美、輕松、詼諧的旋律,隨后由大調(diào)轉(zhuǎn)入小調(diào),旋律轉(zhuǎn)到暗淡、悲怨的情緒,愈演愈烈。
就在這時,一名提琴手吹滅了譜臺邊的蠟燭,放下心愛的提琴,向公爵點頭后悄然離去了。接著又一名樂手以同樣的動作離場。樂手們相繼都離去了,樂曲已近尾聲,曲調(diào)如泣如訴,令人心碎。
這時,只剩首席小提琴手了,哀怨的曲調(diào)結(jié)束后,他向公爵點頭告別。大廳里,蠟燭閃爍著幽光,氣氛極為慘淡。海頓向公爵深深鞠一躬,轉(zhuǎn)身向廳外走去。
此刻,公爵如夢方醒,他大聲問:“海頓!這到底是怎么回事?”
海頓回過頭,平靜地答道:“公爵閣下,這是樂隊同仁在向您告別!”
公爵連忙說:“請讓我再考慮考慮吧!”
終于,樂手被留了下來。海頓任樂隊隊長長達30年。此后,有些世界著名的交響樂團,每當有隊友離開時,總是演奏這首《告別》曲。
高明的談話者總是機智得體,他在逗趣的同時也會照顧到別人,不至于讓別人難堪,而這樣的做法常常能讓事情向好的方向發(fā)展。
還有一個關(guān)于幽默的故事,說的是清代有名的才子紀曉嵐,他的體態(tài)肥胖,特別怕熱,一到夏天,就汗流浹背,連衣服都濕透了。因此,在他和同僚們在朝廷值班時,常要找個地方脫了衣服納涼。
乾隆皇帝知道了,存心戲弄他們。這天,幾個大臣正光著膀子聊天,乾隆突然從里邊走出來,大伙兒急急忙忙找衣服往身上披。紀曉嵐是近視眼,等看到皇上時,已經(jīng)來不及披衣服了,只好趴在地上,不敢動彈,連大氣都不敢出。
乾隆坐了兩個小時,不走,也不說一句話。紀曉嵐心里發(fā)慌,加上天熱,一個勁兒流汗。半天聽不見動靜,他悄悄地問:“老頭子走了沒有?”
這一下乾隆發(fā)怒了,說:“你如此無禮,說出這樣輕薄的話,你給我解釋清楚,有話講則可以,沒有話講可就要殺頭了。”
紀曉嵐說:“臣還沒穿衣服,怎么回圣上的話呢?”
乾隆讓太監(jiān)給他穿上衣服,說:“虧你知道跟我說話要穿衣服。別的不講,我只問你‘老頭子’是怎么回事?”
趁穿衣服的時候,紀曉嵐已經(jīng)想好了詞兒。他十分恭敬地對皇上說:“皇上萬壽無疆,這不是‘老’嗎?您老人家頂天立地,是百姓之‘頭’呀!帝王以天為父,以地為母,對于天地來講就是‘子’。連在一起,就是‘老頭子’三個字。皇上,臣說得有錯嗎?”
幽默能折射出智慧之光;幽默和風(fēng)趣是智慧的閃現(xiàn);幽默是智慧的聚寶盆。
上一篇:幻想也是財富
下一篇:強中更有強中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