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成長驅動力,欣賞自己
如果一個人太自卑,看自己哪里都是缺點,那么,他內心的氣恐怕是發泄不完的,源源不斷,或許,每天的生活除了自卑就是自卑。子曰:“不患人之不知己,而患人之不己知。”對于一個人來說,最可怕的事情就是自己不夠了解自己,乃至不懂得欣賞和肯定自己,因為有時候那些莫名其妙的怒火其實是源于內心的自卑。自卑者習慣對自己挑剔,總是覺得這里不滿意,那點也不如意,諸如,身高不夠高,身材不夠性感,臉蛋不漂亮,家庭條件不夠好,等等,這一切都可以成為他們自卑的理由。對此,心理專家建議我們學會肯定并欣賞自己,千萬不要自卑。
有一個衣衫不整、蓬頭垢面的女孩,她長得很美,不過,總是表現得滿臉怨氣。有人跟她聊天,她也顯得心不在焉,聊天的人都沉默了。有一天,一位心理學家驚訝地告訴她:“孩子,你難道不知道你是一個非常漂亮、非常好的姑娘嗎?”“您說什么?”姑娘有些不相信地看著對方,美麗的大眼睛里有淚,更多的是驚喜。原來,在生活中,她每天所面對的都是同學的嘲笑、母親的責罵,在這樣的過程中,她已經失去了自信,而自卑則成為了她怨氣的根源。
事實上,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可能在我們的身上有一些可愛的缺陷,但是,無論是缺點還是優點,那都是我們自己,我們首先應該接受并欣賞自己。即使在某一方面做不到絕對的完美,那又有什么關系呢?我們根本沒有必要把它當作一個內心自卑的理由,否則,除了生氣,我們就沒有別的時間和精力來做其他的事情。
林黛玉剛剛進榮國府的時候,書中對她有一句評語:“心較比干多一竅。”后來,林黛玉看到史湘云掛了金麒麟,寶玉最近也得到了一個金麒麟,林黛玉便開始生氣:“便恐就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風流佳事來。”于是,林黛玉便去偷聽,結果卻聽到了寶玉厭煩史湘云勸他留心仕途經濟的話,寶玉說:“林妹妹不說這樣的混帳話,若說這話,我也和他生分了。”黛玉聽到這樣的話,心中“不覺又驚又喜,又悲又嘆。所喜者,果然眼力不錯,素日認他是個知己。所驚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稱揚于我,其親熱厚密,竟不避嫌疑。所嘆者,你既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為你之知己,既你我為知己,則何必有金玉之論哉;既有金玉之說,亦該你我有之,則又何必來一寶釵哉!所悲者,父母早逝,雖有刻骨銘心之言,無人為我主張。況近日每覺神思恍惚,病已漸成,醫者更云氣弱血虧,恐致勞怯之癥,你我雖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持;你縱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
有一次看戲,大家都看出那個演小旦的有點像林黛玉,只是都不肯說,史湘云卻是快人快語,一下子就說了出來,林黛玉感覺到自己受辱了,馬上就生氣了。怕黛玉生氣,寶玉使眼色給史湘云,本來寶玉是一片好意,黛玉卻是更加生氣。
后來,黛玉說起寶琴來,想到自己沒有姊妹,不免心中怨氣,又哭了,寶玉忙勸道:“你又自尋煩惱了,你瞧瞧,今年比去年越發瘦了,你還不保養,每天好好的,你必是自尋煩惱,哭一會,才算完了這一天的事。”黛玉拭淚道:“近來我只覺得心酸,眼淚卻好像比舊年少了些的,心里只管酸痛,眼淚卻不多。”寶玉說道:“這是你平時哭慣了心里疑的,豈有眼淚會少的!”
林黛玉自己也明白,自己的病是因性情所起,但是,她并沒有為之作出改變,真是令人嘆息。雖然林黛玉各方面條件都不差,但是,她的父母都已經不在人世,自己又寄人籬下,心中未免有點自卑,這成為了其怨氣的根源。在林黛玉身上所體現出來的特點是:既才華出眾,卻又多疑多懼。很多時候,她不懂得欣賞自己,自然就沒有辦法快樂起來,以致怨氣越來越重,最終成為了一種病。2007年,林黛玉的扮演者陳曉旭因患乳腺癌去世,中醫有這樣一種說法:乳腺癌是因為氣郁于胸。或許,是陳曉旭扮演林黛玉入戲太深,或許是天性使然,她的性格與林黛玉十分相似,因而,最終也落得個香消玉殞的結局。
擺脫自卑,我們可以這樣做:
1.欣賞自己的與眾不同
索菲亞·羅蘭剛剛進入演藝圈時,制片商給予了善意的“建議”:“如果你真的想干這一行,就得把鼻子和臀部‘動一動’。”但是,肯定并欣賞自己的索菲亞拒絕了這樣的建議,她說:“我懂得我的外形和那些已經成名的女演員不一樣,她們都相貌出眾,五官端正,而我卻不是這樣,我的臉毛病很多,但這些毛病加在一起反而會更加有魅力。說實在的,我的臉確實與眾不同,但是,我為什么要和別人一樣呢?”索菲亞的自我欣賞與肯定并沒有令大家失望,后來,她被譽為了世界上最具自然美的人。
2.夸夸自己
無論自己有著多么獨特的缺點,都不要嫌棄它,我們需要以一種欣賞的眼光來看待它,因為這個世界不需要大眾化的美,而需要獨特的美麗,在這一點上,每一個人都應該相信自己擁有一份與眾不同的美麗。請學會欣賞與肯定自己吧,不要總是覺得不好意思夸自己。
上一篇:打破單一,思路一變天地寬
下一篇:擁有自信,讓自己成為不可或缺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