慷慨共享利益,生意越做越大
香港首富李嘉誠說,做生意首先要有“分享”的意識,有錢大家賺,利潤大家分享,這樣才有人愿意合作,生意才能做得足夠大。“有錢大家賺”一直是李嘉誠經商不變的原則,而且他在利益共享方面非常慷慨,贏得了眾多追隨者,這使得李嘉誠很有人緣,生意也越做越大,越做越容易。
香港地區有個不成文的規定,董事長每年會從利潤中拿出一定比例來獎勵董事會成員,稱之為“袍金”。而李嘉誠擔任了十余家公司的董事長或董事,所得袍金基本達上千萬港元。不過,他將所有的袍金都納入長江實業的賬目中,自己每年只是象征性地拿5000港元。就香港經濟而言,5000港元遠不及一名清潔工在20世紀80年代初期的年薪。李嘉誠對袍金的做法,成為香港商界的美談。
假如一單生意只有自己賺,而對方一點不賺,那這樣的生意李嘉誠是絕對不會做的。生意人應該利益均沾,這樣才能保持長久的合作關系。反之,如果只顧著自己的利益,而無視對方的利益,只做一錘子買賣,那自己只會把生意做絕了。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生意,要舍得讓利給對方,盡管目前看來好像是吃了點虧,不過從長遠看并非吃虧。因為將利益讓給別人,對方不但不會因為爭利而與自己敵對,反而會生出很多感激之情,信任自己。畢竟,贏得別人的信任比什么都重要,而贏得同行的信任更加重要。當自己遭遇困難的時候,那些信任自己的同行在關鍵時刻會幫你一把,即便不能幫你,也不會落井下石。
1.不要過于摳門
作為一位理性的人,一定要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將精力集中在創造財富上,而不是守住財富上。假如與合伙人爭小利,眼睛總是盯住眼前的利益,一方面會由于將精力耗在這種競爭而沒有精力去創造財富,另一方面因為爭小利還會傷了彼此的和氣,容易樹敵過多。
2.關注對方的利益
不管是做生意還是交際,本質就是合作,所以要時刻注意對方的利益和訴求,讓對方擁有足夠的回報空間。在任何一個行業中,假如能有兩家公司,那這兩家公司會保持比較好的合作關系,可以達到雙贏的局面。
維持雙贏是兩方保持穩定合作的基礎。這就需要雙方的任何一方都要為對方著想,多考慮對方的利益。假如只是顧著自己的利益,而讓對方少得到一些利益,這種關系必將走向破裂,受害的也是合作的雙方。
上一篇:悲觀情緒讓你產生拖延
下一篇:成功沒有捷徑,唯有腳踏實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