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身體動起來吧
——舍得讓孩子去參加體育鍛煉
我們都知道,生命在于運動,愛運動的孩子才陽光健康。然而,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認為孩子只要認真學習,而忽視了對孩子身體素質的歷練,這導致了不少孩子抵抗力差、免疫力不足等。而實際上,體育鍛煉對于改善神經系統的調節機能,對于學生們學習能力的提高以及注意力的提升,都起著積極作用。
事實證明,愛運動的孩子自制力更強,因為運動本身就是一件需要孩子堅持下來的活動,是對身體的挑戰,運動還能緩解身心壓力,如學習累了,到戶外活動一會再回來學習,學習效率肯定會提高。這也是我們安排課間十分鐘的原因。
小風是個學習成績很好的男孩,也很聽話,不像其他那些叛逆的青春期男孩。他唯一讓爸媽操心的是他的身體,他從小體弱多病,動不動就感冒,每個月他都要請幾天病假,這不,爸爸媽媽又帶他來醫院了。
“醫生,您說我的兒子怎么回事,體質太差了。”媽媽順便問醫生。
“他平時吃的怎么樣?”
“還行,不挑食,但吃不了多少。”
“那體育鍛煉呢,多久鍛煉一次?”醫生追問。
“他幾乎不鍛煉,平時放學回家也就直接鉆到房間做作業,看看書。”
“那怪不得了,青春期的孩子不運動,身體怎么能好得了。”
“原來是這樣啊……”
的確,生命在于運動,適量的運動和合理營養結合可促進孩子生長發育、改善心肺功能、提高耐久力、減少身體脂肪和改進心理狀態等。這種經濟、實用、有效、非藥物又無副作用的措施,對于提高孩子健康水平起著重要的作用。
因此,作為父母,只要有條件,都要引導孩子積極進行體育運動,并形成規矩,久而久之,當孩子養成了運動的習慣后,不但消除疲勞,還能減少或避免各種疾病。
那么,具體來說,我們該如何引導呢?
1.家長也動起來,多和孩子一起運動
孩子通過運動增強身體素質和智力能力的開發,不僅需要父母有運動的意識,還需要父母切切實實做到言傳身教,因為身教更能使孩子積極地參與。因此和孩子一起運動,引導孩子運動,是父母培養孩子擁有好習慣的必要內容。
2.幫助孩子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
運動分成有氧運動和無氧運動兩種。無氧運動一般都是短時間高強度的,對人的意義不大,弄不好還容易傷到自己。最好還是有氧運動,對人不但有鍛煉身體的效果,而且還能調節情緒問題,有效地應對情緒中暑。
常見的有氧運動項目有:步行、快走、慢跑、滑冰、游泳、騎自行車、打太極拳、跳健身舞、跳繩、做韻律操,等等。有氧運動特點是強度低、有節奏、不中斷和持續時間長。同舉重、賽跑、跳高、跳遠、投擲等具有爆發性的非有氧運動相比較,有氧運動是一種恒常運動,是持續5分鐘以上還有余力的運動。
當然,無論做什么運動,我們都要讓孩子多堅持,而不能三分鐘熱度。長時間堅持下來,你會發現,你的孩子不僅擁有了一個健康的體魄,還能經常釋放心理壓力,重新獲得學習的能量。
3.充分利用社區的體育器械
一般來說,每個小區都配備了一套基本的鍛煉身體的體育器材,父母每天上班前或下班后來這里鍛煉鍛煉,孩子可能因為跟風意識,不由自主地就和父母一起來鍛煉了。不僅如此,一般小區的孩子都愿意在這里玩耍,孩子們可以一邊玩一邊鍛煉身體,既鍛煉了身體,又溝通了孩子之間的感情,何樂而不為呢?
4.利用周末時間進行運動休閑
雙休日時,父母不要把大把的時間放在睡懶覺、逛街、看電視上,應該有計劃地和孩子進行爬山、郊游等活動,讓孩子選擇喜歡的地點一起去游玩,這樣不僅可以調動孩子游玩的積極性,還鍛煉了身體。在親近大自然的過程中,孩子的性情會得到很好的陶冶、熏陶。爬山需要付出體力,既增強體質,又磨煉意志,這對孩子良好素質的浸染作用不可低估。
5.孩子感興趣的體育項目,鼓勵其努力發展形成特長愛好
孩子們通過電視、網絡等媒介,可能對某些體育項目非常感興趣,一般來說,孩子受武打片的影響可能喜歡武術、跆拳道,受體育比賽的影響,喜歡游泳、射擊等活動。這時,父母應該積極鼓勵孩子發展這些愛好,給孩子報培訓班學習,讓孩子在興趣中達到強身增智的效果。
當然,我們提倡孩子養成運動的習慣,但運動不能超越身體極限,在我們的孩子進行劇烈運動之前,要了解孩子的體能,以方便孩子在做運動的時候把握住度,以免發生危險。
上一篇:讓孩子在逆境中充實和豐富自己——丁玲教子磨煉意志
下一篇:過分依賴他人,是人生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