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兒也能離開水
在美洲紅樹林濕地中生活著一種名叫紅樹鳉魚的熱帶魚,它們的身體并不大,一般的成魚大約也只有七、八厘米長。但就是這種個體不大,貌不驚人的紅樹鳉魚們,卻有著與眾不同的本領——
紅樹鳉魚生活的濕地每每到旱季的時候,就會干涸。當所有的水生動物相繼死去,陸地上的動物們也紛紛遷徙后,不具備奔跑的足,又缺少飛翔翅膀的紅樹鳉魚們并沒有屈服于環境,束手待斃地等死,而是紛紛尋找著生的法門:螃蟹洞、椰子殼,甚至是舊啤酒罐里的淺水洼……在水源重新來到之前,它們靜靜地等待著,不吃不喝,腮也停止了呼吸,改為用皮膚呼吸。這樣的等待,有必要的話,可以長達2個月之久。而這期間,一旦水源恢復,它們就會立刻鮮活起來,現出生機。
千百年來,當美洲濕地艱苦的環境將一批批動物種族逼得或遠走高飛,或滅絕時,紅樹鳉魚就這樣繁衍生息著,創造著奇跡。
紅樹鳉魚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永遠不要給自己找退縮的借口,永遠不要低看自己的潛能,許多看上去無法企及的事情,并不是真的不能做到,而是我們還沒有被逼迫到非做不可的絕境。
既然,魚兒都能離開水,又有什么困境可以難住我們呢?
上一篇:馬路上的實驗
下一篇:黃宗羲畢生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