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全別人的好事,讓對方對你心存感激
《論語·顏淵》中有這樣一句話:“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意思是,君子成全別人的好事,幫助人實現愿望,而不會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處于失敗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天下推波助瀾、落井下石的人何其多,相反愿意實現他人美好意愿的人卻很少,所以每個人對幫助自己實現愿望的人都會充滿感激之情。
日常生活中,我們常常看到一個才華橫溢的人愿意幫助一個才能平庸的人,原因只不過是對方曾經充當過他的“伯樂”。事實上,成全了他人也就成就了自己。如果愿意全心全意促成別人的正當愿望和要求,即使對方并不感激,你本身也會贏得好的名聲,這就是“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對于別人的愿望極力成全而不橫加阻攔才可能獲得他人的好感。
歐陽修和蘇軾等被稱為“唐宋八大家”。歐陽修與蘇東坡還頗有一段淵源。歐陽修要比蘇軾大30多歲,科考當中,當時已是文壇領袖的歐陽修發現蘇軾文章了得,于是起了愛才之心,當即奏報仁宗皇帝,并向世人坦言:蘇軾的成就終當超越自己。蘇軾得到歐陽修的賞識、提攜,光耀文壇,并尊歐陽修為師。后人都稱蘇軾是歐陽修的門生,大概就是對歐陽修提拔后進的最好獎勵。
成全別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成人之美要有寬廣的心胸、長遠的眼光,能夠接受別人比自己優秀,否則很容易因為害怕被他人超越而“成人之惡”。
其實,被別人超越并不是一件可恥的事,古人云“弟子不必不如師,師不必賢于弟子”。如果對方注定要成為一個為世人矚目的人物,那么任何打壓都不會消滅他的光彩;讓他通過你的成全而實現愿望,發揮光彩,這樣你也會因此獲得好的名譽。如果不是鮑叔牙對管仲的舉薦,那么,誰能夠記住“鮑叔牙”這個平凡的名字呢?可見成全了別人也就成全了自己。
如果沒有成全比你才華高的人的心胸,那么就幫助后進、提攜新人或者社會地位比你低下的人。
漢宣帝時有位丞相叫丙吉。一次,他的車夫喝醉了酒,害得丙吉只好走回家。管家準備辭退車夫,但丙吉擔心辭退了他,日后沒人敢收留他,于是繼續留他為自己駕車。
就是這個小小的成全換來了車夫的回報。有一次,車夫看見驛站的騎手帶著紅色和白色兩個布袋(那是邊疆傳來的緊急文書),他猜想一定是邊境出了急事,于是到驛站打探消息。他了解到敵人已經攻入云中、代郡,但因為地方太守體弱多病而無法抵抗。車夫立即把這一情況稟報了丙吉,丙吉立即對邊境官員進行了審查并了解最新信息。
果然,皇帝不久便召見丞相和御史大夫詢問邊境官員情況,御史大夫因事前沒有準備而吞吞吐吐,丙吉則因為事先了解了情況而說得頭頭是道,并提出了救援辦法。丙吉的從容干練引起了漢宣帝的好感,其原因不過是因為他聽了車夫的話,事先有了準備而已。
不要小看自己的一個小小舉動或善行,對于下面的人來說,你的舉手之勞卻足夠讓他們付出巨大的努力。如果你愿意動動手,或者只是一句話、一個電話的事,就能夠讓人對你心存感激,日后一定會有更大的回報。
對于年輕人來說,或許你沒有什么成人之美的資格,那么只要你對別人的計劃、想法不潑冷水,適時(尤其是其他人總是對自己的做法持懷疑態度的時候)給人以肯定和鼓勵就是在成人之美了。任何人都不會忘記給過他實質上支持的人,對關鍵時刻給過他鼓勵的人也會充滿感激,甚至會一起分享勝利的快樂,這就是成人之美的好處。
心理應用:
上一篇:巴納姆效應——客觀真實地認識你自己
下一篇:打開你心靈的窗戶,讓陽光灑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