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不想放棄
俞敏洪曾經在講座中談到:人生就像馬拉松,只要堅持下去,就能到達終點。他說,他每年都會帶領員工去徒步50公里,有些員工剛開始的時候興致很高,大家說說笑笑,可是越走越吃力,由于體能和精神被過度消耗,許多員工有了放棄的打算,甚至有些員工都走哭了。
人生也是一樣,你開始上路的時候總覺得滿懷信心,成功就在不遠的地方,可過程是非常折磨人的。當你走過一半的路時總會想放棄,可你回頭看一眼,卻發現自己又走過了一段很長的道路。50公里的徒步跋涉讓許多員工都痛苦不已可俞敏洪鼓勵他們說,當你站在25公里的地方時,你往前走也是25公里,放棄前面扭頭往后走的話也是25公里,為什么不向著勝利的方向走呢?
有時候面對選擇繼續還是放棄時,不是我們不想放棄,而是站在一個特定的位置,讓我們根本停不下。如果我們肯堅持走,就會贏得最終的勝利;如果往回走,那就意味著還要從頭開始;如果停在原地不動,就會被許多人超越,并且得不到任何利益存在。
我們在人生路上也許已經邁出很遠的路程了,假如要我們回去已不可能,那為什么不能勇敢地向前呢?
如果我們知道前方就是勝利,就在不遠的地方,那我們一定會奮力去追。你在距離成功很近的地方放棄,那么之前所做的努力就白費了。倒不如堅持住,不管最后勝利還是失敗,都更好地去努力,也讓自己無悔無怨。
有人問,要是走到了一半的時候,突然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走的路,究竟該不該回頭?其實,不管走哪條路,總會有持懷疑態度的時候,有時候連自己都不了解自己,又怎么可能一下就找到自己該走的路呢?
不管做什么,都會有遇到瓶頸的時候,要是每次遇到瓶頸就說自己不適合這條路,那么可以說沒有一條路是屬于你的。只有堅持住,并達到一個頂峰的時候,才有資格說什么路適合自己,什么路不適合自己。憑空想象,什么意義都沒有。
就算這是個游戲,你不闖過,也無法進行下面的關卡。放棄眼前這條路,就意味著放棄了前面為此路而犧牲的人生,而人生又是那么珍貴,不可重來。
所以,走在路上25公里處時,我們應該思考后退的疼痛,思考為此犧牲的身體和精力,思考該不該以放棄作為結束。
上一篇:不怕熱愛變火海
下一篇:化為烏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