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定自得,別被一事一物糾纏
人們常說,生命的意義不在于其長度,而在于其寬度和高度,這句話是對生命意義的高度抽象化的概括。我們一直在苦苦地思索著怎樣才能使生命有意義,這其實也很簡單,那就是樹立一種積極、達觀的生活態(tài)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而那些達觀的人往往都能放下那些束縛自己手腳的事物,保持自然灑脫的生命狀態(tài)?!拔疫€年輕,我渴望上路,帶著最初的激情,追尋著最初的夢想,感受著最初的體驗,我們上路吧!”這是凱魯亞克的詩,更應(yīng)該成為我們一生追逐的夢想——瀟灑走一回。
有人會認(rèn)為這種人生態(tài)度和莊子逍遙的人生態(tài)度很相像,的確,二者在本質(zhì)上有很多的相似之處,比如,都向往自由的生活,都追求豁達的處世態(tài)度,但在實際運行中,則有很大的差異。莊周夢蝶,醒來后不知道是自己變成了蝴蝶還是蝴蝶變成了自己,那是一種對人生的灑脫,人生如夢,須臾即逝,不必整日忙著追逐功名利祿,那些都是帶不走的虛無縹緲的東西,自由自在、無憂無慮地生活才是最大的快樂。瀟灑的人生態(tài)度則是讓我們盡情地享受生活的樂趣,不管你是貧窮還是富有,聰明還是愚笨,只要你有一顆積極樂觀的心,你的人生就會充滿樂趣,就會五彩繽紛。逍遙的人生觀和在路上的人生哲學(xué)各有千秋。逍遙者,曠達也,一個小故事足以說明一切:莊子快要死了,弟子們打算用很多東西作為陪葬。莊子說:“吾以天地為棺槨,以日月為連璧,星辰為珠璣,萬物為赍送,吾葬具豈不備邪?”這是一種多么曠達的人生態(tài)度。
的確,人生本來就如同一次旅行,區(qū)別在于你的行程有多遠(yuǎn)。有的人一生都在行走,路線也不斷變化;而大多數(shù)的人則選擇有一個安定的家,人生絕大多數(shù)的行程也局限在一個以家為圓心的小小的圈子之內(nèi)。這兩種路途并沒有什么好壞之分,就像是看書一樣,不同的人對同一本書的理解是不盡相同的,每一個人都會因為自身的人生經(jīng)歷讀出不同的韻味來,正如“一千個讀者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生活態(tài)度是基于人本身對自己的理解而形成的,每一個人都是不同的,就像盧梭說的那樣:“我獨一無二,我知己知人,我天生與眾不同;我敢說我不像世界上的任何人。如果我不比別人好,那么我至少跟別人兩樣。大自然鑄造了我,然后就把模型打碎了?!边@是一份自信,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
當(dāng)然,無論我們選擇哪條路,我們都必須灑脫地面對生活、面對生命。只要瀟灑一點,你的心就不會老去,心中永遠(yuǎn)有用不盡的激情,眼睛里時時刻刻都是新鮮的風(fēng)景,這樣的生活不禁會讓我們萌生無限的遐想和向往。讓我們在清晨的陽光下上路,追隨著瀟灑者的足跡,一起感悟那些在路上折射出來的不盡的哲思之美。
上一篇:活潑的女孩更招人喜歡
下一篇:滿懷必勝的信念,然后為此付出執(zhí)著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