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機適度定律——別輕易暴露真實動機才能成就事業(yè)
動機適度定律意思是,只有適度的動機才能幫你真正達到目的,如果動機太強,反而會因為自身的緊張或者遭人反對而發(fā)揮不出自己的真正水平,事情也不可能順利。其表現(xiàn)為,在比較容易的任務中,工作效率隨動機的提高而上升;隨著任務難度的增加,動機的最佳水平有逐漸下降的趨勢。一般來講,最佳水平為中等強度的動機。
這段話可能比較難理解,想一想生活中的某些事情,如果你非常精于做飯,是不是想做得越來越香;如果你對開車的技術不太熟悉,那么你是在公路上開得好還是在泥路上開得更好呢?是不是有時候,越想開得好,往往越做不到?這就是動機適度定律的真正含義。只有動機是適度的,精神才能放松,事情才可能做得更好。
孔子和他的弟子顏淵就有一段關于“駕船如神”的故事,講的是顏淵向孔子請教說“我曾乘舟渡過一個深潭,艄公駕船的本領神奇莫測。我問艄公可不可以學會這樣的駕船技術。艄公回答說會游泳的人很快就會學會;要是會潛水的人,就算從來沒見過船也能夠操作自如,但艄公卻不肯進一步解釋原因,請先生講一講是怎么回事”。
孔子沉吟了一下,回答他:“會游泳的人很快就能學會,是因為他們通水性,不把水放在心上。會潛水的人就算從來沒見過船,一下子就可以駕船,是因為他看待深淵就像地上的小山一樣,看待翻船落水這回事就像在路上倒車一樣。翻船也罷,倒車也罷,在他眼里簡直太平常了,他根本不會放在心上。這樣的人,不論什么時間、什么地點,他都安閑自在。”
然后,又給他打了一個比方,如果一個略通賭術的人用瓦塊為賭注,心理上就會毫無負擔,賭起來就會輕輕松松,因為對輸贏處之泰然,獲勝的概率就比較大;如果用衣物之類來做賭注,他就會有些顧忌;而如果用黃金做賭注,就會因為顧慮重重而患得患失,他的技巧難以發(fā)揮就容易輸?shù)袅恕5窍喾矗绻粋€人精于賭術呢?用石子賭就會無所謂,用黃金賭就會看得很重,自然要非贏不可,手起手落之間反而更利落,贏的概率也就大了。
這段話向來是解釋動機適度定律的經典,當然它還可能有另一層含義:如果我們做某件事的動機過強,一定要做成某件事,因為自己的慎重就會引起旁觀者甚至對手的注意,他們就有可能千方百計進行阻攔和反對;而如果自己一副無所謂的樣子,雖然成竹在胸但是輕松自然,別人就可能因為你的態(tài)度而產生迷惑,這種反對就會相對減輕。
一個人的態(tài)度也能夠影響到旁觀者甚至對手的態(tài)度,使得事情的發(fā)展產生不同的變化。比如,當你做一件不太熟的事情時,旁邊越有人參觀,你大概會越緊張;而如果你越想一定要做好,不要讓別人看笑話,那個旁觀者就越容易干擾你的情緒,從而讓你成為笑柄。
這時候,掩藏自己的動機才可能讓人們忽視你的野心和勢在必得的決心。大家都輕松地對待,事情才有可能得到更順利的發(fā)展,比如劉備在有自己的勢力之前,從來不表露自己的雄心抱負,更沒有一定要幾分天下的打算,只是明白自己遲早要闖出一番天地。直到后來諸葛亮為他分析天下大事,定下了三分天下的策略。如果他一早確定“三分天下”或者“一統(tǒng)中原”的目標,會不會早就被害了?
心理應用:
上一篇:別總是來打擾我——孩子學習時,減少干擾和刺激
下一篇:努力爭取,得到想要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