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孝無孝,不執著
盡管我們講孝,講孝的重要性,但不要執著做孝子,甚至不要想做孝子。一定要知道大孝無孝的原理,這是做人的最高境界,這跟大愛無愛的道理一樣,也跟生活中好事不如沒事,最大的好事就是沒事的道理一樣。
有段時間我老發愿,希望我兒子做家之孝子、國之忠臣。兒子怎么才能成為孝子呢?我想到了《二十四孝》中的王祥臥冰,兒子要成為王祥那樣的孝子,我得成為他那生病的媽,我們家還得很窮,買不起魚。我發現我得賠上我兒子的幸福還有我的幸福,才能夠實現這個愿望。還有國之忠臣。我想到了林則徐,兒子要成為林則徐,國家還得配合他來場鴉片戰爭?為了實現兒子做忠臣的愿望,得賠上全國人民的幸福,這代價太高了。所以如果你執著做孝子,爸爸媽媽得配合你出些狀況,一定意義上講是對父母的詛咒,是給父母招災。
我有個朋友很孝順,她總希望承擔家里的經濟責任,甚至為此節衣縮食都毫無怨言。我發現他父親就經常需要用錢,一些幾率特別小的事情總出在他父親身上。有一次她來問我,我說你要審思一下你做孝子的愿望,為做孝子賠上父母的幸福值得嗎?為什么你家總莫名其妙出事?我知道你孝父母的心很誠,可越誠就越靈。宇宙會滿足所有人的愿望,所以說要發愿父母子女都好,不要發愿成為孝子。”
我姑姑總想女兒不遠嫁,不然她老了沒人孝順她。我就問她:“您希望女兒怎樣孝敬你呀?”她說:“沒錢給錢,病了她能守在我身邊伺候我。”我說:“人的愿望特靈,您老這樣盼望,您就會生病,你們家經濟就會出問題。您缺錢,女兒才能給您錢;您生病,她才能照顧您。”聽我說完,姑姑吃了一驚,她說那我該想什么?”我說您呀,沒事就想,我一輩子都能自力更生,自己就能把自己照顧得很好,誰也不用指望。”希望子女孝順自己的愿望不對,怕給子女添麻煩,誓不給子女添麻煩的愿望也不行,怕啥來啥。你覺得是好心,結果未必能夠好。真的,不同的心態會給自己帶來不同的命運,人生需要學習,不然稀里糊涂,不知道人生很多不愿意看到的事情是自己吸引來的。謹慎的態度,就是希望一切都好,每個人都幸福,都自立自強、知足、感恩。
上一篇:多從正向鼓勵,讓孩子養成內在品格
下一篇:夫妻是兩個人陰面的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