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姜麗華
宮璽
鷹飛得真高。看它平伸兩翼,在藍天白云間悠悠地盤旋,盤旋。它在俯瞰大地呢,還是在了望天邊?它看得清地上的山川草木嗎?
駱駝走得真慢。看它一步一步,邁得那般有力,那般沉重。路長著呢。它目不斜視,昂首向前。它堅信:只要這樣堅持下去,總能到達目的地。
只有那馬,奮蹄揚鬃,馳騁千里。既具有鷹的浪漫,又具有駱駝的踏實,它是這兩者的結合。瞧吧,當它在遼闊的原野上奔騰,長嘶,你不感到它是駕著無形之翼在飛嗎?但它又何曾離開地面!它勁健的四蹄不停地叩擊著大地,那急促的“得得得得”的節奏,便是它頑強的生命的昂奮的壯歌!
鷹是令人羨慕的。駱駝是令人崇敬的。馬是令人贊美的。能作千里馬,固然最好;如不能呢,就作一只駱駝或是一只鷹。
凌空翱翔的鷹,堅韌跋涉的駱駝,奮蹄揚鬃的馬。三個意象,三個象征,隱喻著三種生命狀態。詩人由此而引發的思考,就是對人生的選擇。
在詩人看來,鷹活得浪漫,駱駝活得踏實,而馬兼有二者之優長,它那奔騰的馬蹄奏出的“是它頑強的生命昂奮的壯歌”。因此,如果說“鷹是令人羨慕的。駱駝是令人崇敬的。”那么,“馬是令人贊美的”。無疑,詩人最鐘情于馬,但是卻不鄙薄鷹和駱駝:“能作千里馬,固然最好;如不能呢,就作一只駱駝或是一只鷹。”這看似沒有選擇的選擇,其實正是詩人要啟迪于人們的。追求什么樣的人生呢?從鷹、駱駝和馬的各不相同的生命狀態,不是都有可以借鑒之處嗎?
詩篇前三節攝象生動而準備,三種物象各各呈現出自己最突出、最富本質意義的特征。它們得力于詩人筆觸的簡潔和傳神。最后一節作為詩人主體情思的引發,貼切而深沉,成為全篇畫龍點睛之筆。雖然詩篇的語調是淡淡的,但是,由于總體構思的前后呼應,卻又閃射出哲理的光芒,因此,它就耐得尋味。
上一篇:《鷺鷥》鑒賞
下一篇:《鷹之歌》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