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文學·《圣經·新約》·曠野試探》原文與賞析
《新約·路加福音》第4章
耶穌被圣靈充滿。從約旦河回來,圣靈將他引到曠野,40天受魔鬼的試探。那些日子沒有吃什么,日子滿了,他就餓了。魔鬼對他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吩咐這塊石頭變成食物。”耶穌回答說:“經上記著說,‘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說出的一切話。’”魔鬼又領他上高山,霎時間把天下萬國都指給他看,對他說:“這一切權柄榮華,我都要給你,因為這原是交付我的,我愿意給誰就給誰。你若在我面前下拜,就都歸你。”耶穌說:“經上記著,‘應當拜主宰你的上帝,專要侍奉他。’”魔鬼又領他到耶路撒冷去,叫他站在殿頂上,對他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可以從這里跳下去。因為經上記著說:‘主要為你吩咐他的使者保護你,他們要用手托著你,免得你的腳碰在石頭上。’”耶穌對他說:“經上說,‘不可試探主宰你的上帝。’”
魔鬼使完了各種試探,就暫時離開了耶穌。
《舊約》是古代希伯來民族歷代積累起來的文獻總集,是猶太教的經典;《新約》則是基督教自己的圣經,它的產生約在公元一二世紀,是用希臘文寫的,其內容有耶穌的言行錄4種,即《福音書》4卷,《使徒行傳》1卷,《使徒書信》11卷,加上《啟示錄》1卷,共27卷。最早的文獻是《啟示錄》,它是反抗羅馬帝國迫害的戰斗號角,用“啟示文學”的象征筆法,寫出一連串的幻象,表示新天新地很快就要來到,加強信徒們必勝的信心;福音書4卷包括《馬太福音》、《馬可福音》、《路加福音》和《約翰福音》,內容大同小異,均描述了耶穌的誕生、傳道經過、神跡及隨后被猶大出賣,被眾人嘲弄侮辱,最后被羅馬人釘上十字架,3天后復活的故事。從《福音書》和《使徒行經》、《使徒書信》中,可以看出基督教初創時的情形,它在當時猶太下層人民中的影響,它的基本教義以及它與自稱固守摩西律法的猶太貴族、祭司的沖突等等。
據《圣經》記載,耶穌是基督教的創始人。他是亞伯拉罕的后裔,大衛的子孫,生在猶大伯利恒。
在《舊約》的先知書中,先知們都已熱情洋溢地預言了救世主的降臨。耶穌的誕生正好應驗了這一預言。所以當他受洗禮后,天突然開了,圣靈像鴿子一般降到他身上,同時天上有聲音說,“這是我喜悅的愛子”。作為被上帝選中的仆人,耶穌生來便是為了向普世宣揚正義,傳播上帝的教義的。為此,在他開始向眾人傳道之前,其本人首先需要經受一番考驗,這樣便有了魔鬼對他的試誘。
《圣經》中的魔鬼又名“撒旦”,撒旦原為天使,后因專與上帝為敵,觸怒上帝受到懲罰而成為魔鬼。故事以承接耶穌受洗開始。從約旦河受了洗禮的耶穌,被圣靈引到曠野,40天受魔鬼的試探。魔鬼以美食、權力等來引誘他,但耶穌絲毫不為人間榮華所動,只信守經上所講的一切,保持對神的絕對信仰。故事中提到“圣靈”一詞,這是基督教主要教義“三位一體”中的第三位。根據基督教義,上帝只有一個,但包括圣父、圣子、圣靈三個位格。圣靈與圣父、圣子同體;圣靈又由圣父、圣子差遣,進入人心,感動人的靈魂。受到圣靈感召的耶穌經受住了種種試探,從此便帶著圣靈的能力開始傳道了。
曠野試探這一故事,不過是象征耶穌在傳道之前所經歷的信念及意志上的磨練而已。但作為教義,它則以耶穌的言行向信徒們宣揚對上帝的無限崇拜和無限信仰,宣揚上帝的絕對權威,尤其是耶穌最后講的一句話,“不可試探主宰你的上帝”更是將上帝放在了不可置疑的地位,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任何一種宗教都必須首先在信徒心中確立神的絕對地位。
談到耶穌受誘這樣一個題目,我們不能不想到近年來在西方世界引起極大轟動和爭議的影片《基督最后的誘惑》。與曠野試探中這位拒絕任何誘惑的圣者相反,耶穌在影片中被描寫成一個有著人的七情六欲,懼怕上帝賦予他的神圣職責,希望結婚、生子、過世俗生活的普通人,影片為此引起虔誠的教徒們強烈抗議和反對。人類社會愈發展,人們的宗教觀念也愈淡薄,作為人本身的價值則越發得到肯定,因此連耶穌本人也被剝去了神圣的靈光,還原了其作為人的本來面目。今天我們讀此故事,不論其教義如何,倒可以獲得一個有益的啟迪,那就是不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排除各種干擾和困難,堅定不移地朝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英國偉大詩人約翰 ·彌爾頓曾以 《圣經》故事為題材,創作了其三大名詩 《失樂園》、《復樂園》和 《力士參孫》,其中 《復樂園》便借用此故事,表現耶穌如何拒絕撒旦的各種誘惑,從而證明耶穌有應付任何考驗的能力,只要他具備完整的人格和順從上帝意志的決心,便可以對一切磨難無所畏懼。在表現耶穌這些品質的同時,彌爾頓也表現了自己虔誠的信仰,堅定的意志和敢于作自我犧牲的精神。
上一篇:《經籍、寓言故事·戰馬習磨》原文與賞析
下一篇:《詩詞曲賦文·晨詣超師院讀禪經》原文與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