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小傳·杰米揚·別德內》
原名葉菲姆·阿列克謝耶維奇·普里德沃羅夫,蘇聯俄羅斯詩人。出身貧農,蘇共黨員(1912年起)。鄉村中學畢業后入基輔軍醫學校學習,曾被征入伍(1900—1904),退伍后就讀于彼得堡大學歷史——語文系。1899年開始發表詩作,1911年在布爾什維克《星報》上開始即用筆名“別德內”。《真理報》自創刊起就相繼發表他的作品。別德內是最早把自己的創作直接同黨的宣傳工作和無產階級的革命斗爭聯系在一起的詩人之一。他繼承并發揚了克雷洛夫、涅克拉索夫的傳統,對寓言、詩體小品文、諷刺短詩等體裁進行創新,猛烈抨擊、揭露沙皇專制制度的黑暗(寓言《杜鵑》、小品文《我們的道路》、諷刺短詩《星》等)。詩體小說《關于土地、關于自由、關于工人的命運》(1917)是一部充滿英雄主義的革命史詩,廣泛采用了民間口頭創作的各種形式,是早期蘇維埃文學反映革命內容的典型詩歌作品。國內戰爭時期,別德內的詩歌起了巨大的宣傳作用,他的宣傳詩在人民群眾,尤其是紅軍中得到廣泛傳播。長詩《大街》(1922)充滿無產階級勝利斗爭的浪漫激情,集中體現了革命人民的形象。1923年因杰出的詩歌創作活動被授予“紅旗勛章”。衛國戰爭時期別德內的詩充滿愛國主義熱情(《我相信自己的人民》)和對法西斯無情的諷刺(《道德家大灰狼》)。別德內是作為寓言家、政治諷刺大師被載入蘇聯文學史冊的。他在自己的創作中廣泛運用民歌、民謠、壯士歌等民間口頭創作的各種形式,他的諷刺手法包含崇高的公民熱情和戰斗的政論性,對蘇維埃詩歌的發展具有積極影響。
上一篇:《杰姆士·賴特》的詩集介紹,人物資料簡介
下一篇:《松尾芭蕉》的詩集介紹,人物資料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