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個男人和一個搖籃》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85 彩色片 103分鐘
法國弗拉什影片公司/索普洛影片公司/電視一臺制片部聯合攝制
編導:柯琳娜·塞羅 攝影:讓-伊夫·埃斯科菲耶 主要演員:米歇爾·布日納(飾米歇爾) 安德烈·迪索利埃(飾雅克) 羅蘭·吉羅(飾皮埃爾) 菲利賓娜·勒魯瓦-博里約(飾希爾維婭)
本片獲1986年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影片、最佳編劇、最佳男配角獎
【劇情簡介】
皮埃爾、米歇爾和雅克這三個單身漢是休戚與共的好朋友,他們合住一套寬敞、整潔的公寓。皮埃爾是建筑師,米歇爾是繪制動畫片的畫家,雅克是國際航班的機上服務員,他們的工作稱心如意,事業一帆風順。他們生性達觀,喜愛奢華,喜愛交友,這個三口之“家”中時常高朋滿座。他們也喜愛女人,免不了去沾花惹草。但他們更愿意保持自由之身,對婚姻之神敬而遠之。任何人都休想進入他們的生活,就連他們中意的女人也只能在這套公寓里住上一夜而已。迄今為止,他們一直無牽無掛、無憂無慮地享受著人生的歡樂。
一天,雅克要去日本執行三周勤務。在他臨行前夕,公寓里又是賓客盈門。在一片歡聲笑語中,雅克的同事、即將遠航非洲的保羅,將他拉到無人之處,近乎央求地說,星期日將有人把一個貴重的小包送到這里,請雅克轉托皮埃爾和米歇爾代為保管幾天,星期四就會有人來取走。正忙于和一位迷人女郎調情的雅克無暇多問,不假思索地答應了。
一夜風流,雅克早已將此事拋到九霄云外。直至次日登機之時,他才猛然記起,便匆匆給皮埃爾打去電話。好友相托,皮埃爾自當慨然允諾??僧斝瞧谌涨宄科ぐ柵c米歇爾一覺醒來,看到放在他們寓所門口、寫著雅克名字的“小包”時,不禁目瞪口呆了。這哪里是什么“小包”,分明是一只小小的搖籃,里面甜甜地睡著一個可愛的嬰兒!從搖籃里孩子的母親希爾維婭寫給雅克的一封短信中,兩個朋友才得知,這個小寶寶名叫瑪麗,是雅克的私生女。因希爾維婭要赴美半年,只好將她托付給父親。真沒有想到竟會是這樣一個“小包”,他們又是生氣又是著急??裳趴舜丝桃言跀登Ю镏?,無奈,他們只得在星期四之前負起照料小瑪麗的職責。
然而,對兩個全然不知如何哺育嬰兒的笨拙的男子漢來說,這第一天就如此難熬。給瑪麗喂奶、換尿布、哄她入睡成了他們平生遇到的最大難題,令他們手足無措、狼狽不堪,以致米歇爾心煩意亂之中把看門人送來的又一個小包,一個名符其實的小包,隨手丟到了一旁。
接下來的幾天他們可真是度日如年。整潔的房間變得凌亂不堪,奶瓶與尿布使他們疲于奔命,瑪麗專橫的哭聲擾得他們徹夜不眠。非但工作無法顧及,女友也無暇去會,他們足不出門,成了一天24小時臣伏于瑪麗面前的奴仆,苦不堪言。
望眼欲穿的星期四終于到了。皮埃爾和米歇爾一早便將瑪麗的一切打點停當,正襟危坐,等待取“包”人到來。房門開處,進來兩個頗有幾分流氣的年輕人。面對劈頭蓋臉指責他們開了一個如此荒唐玩笑的主人和交到他們手中的搖籃與嬰兒,他們似乎大惑不解,竟不肯接受。只是當皮埃爾提到已在搖籃中為瑪麗準備下奶粉時,他們才突然改變了態度。看著兩個始終不肯留下地址、行為怪異的青年帶著搖籃和瑪麗離去,皮埃爾心中隱隱感到一陣不安。他返身回房,無意中瞥見被米歇爾信手丟棄的小包,繼而發現包里的粉末乃是毒品,不禁大為恐慌。錯了,全錯了,險些闖下大禍!這才是雅克電話里所說的“小包”!他疾如流星般地追了出去……
街頭上以毒品換回嬰兒的交易剛剛開始,便因不遠處走來一名警察而中斷。皮埃爾乘機搶回瑪麗,兩個年輕人倉惶逃遁,這一幕引起了警察的注意。警察“押送”皮埃爾回到公寓,懷疑他和米歇爾卷入了非法勾當。此刻,毒品還在皮埃爾身上,若被警察查出,他倆難免牢獄之苦。真可謂平地陡起風波。所幸剛剛獲悉內情的米歇爾急中生智,將用塑料袋包裝的毒品塞進了瑪麗的尿布,才未露出馬腳。成群的警察又蜂擁而至,嚴厲的盤問、過細的搜查令兩個朋友提心吊膽,而尿布里裹著毒品的瑪麗卻是那般安詳……
從此,除了繼續以拋棄個人的工作與生活為代價照護瑪麗之外,兩個朋友又陷于另一種更大的困境。警察不懈的監視表明他們窮追不舍的決心,貨未到手的毒品販子們更不會善罷干休。一天,趁瑪麗熟睡外出辦事的皮埃爾和米歇爾歸來時,呈現在他們面前的是一派劫后余生的景象,廁所里傳來被“囚禁”于此的瑪麗凄慘的哭聲。毒品販子們下手了,他們揚言要劫走瑪麗。皮埃爾和米歇爾頓時心如刀絞。須知,在與瑪麗相處的日日夜夜里,他們不僅成了哺育嬰兒的行家里手,而且對這個天使般的孩子產生了深深的愛戀之情。為了自己,更為了孩子,他們要將毒品盡快物歸原主。足智多謀的米歇爾又生一計,在公園中巧妙地利用垃圾桶將毒品轉給了尾隨他而至的毒品販子。待監視他的警察醒悟過來, 已是人贓兩空。
大難消弭、心力交瘁的皮埃爾和米歇爾更加鐘愛瑪麗。雅克終于歸來了。他滿面春風,對這里發生的一切全然不知,不料進得門來,便遭到兩個朋友的迎頭痛斥。待他明白了個中原委后,不禁百感交集,既因有這樣一個可愛的女兒而欣喜,又為好友的情誼所感動,同時,也對保羅不負責任的行為大為不滿。
為了工作,雅克想把瑪麗送到遠在外省的祖母身邊,而祖母一心去國外旅游,無暇顧及孫女。他為瑪麗請來的保姆,又被不愿將掌上明珠交與外人之手的皮埃爾氣走。那么,還是三個朋友鼎力合作,充當瑪麗的監護人吧。于是,瑪麗就有了三個父親,三個盡心竭力、無微不至地關懷著她的父親。雅克放棄了他迷戀的空中旅行,留在地面,與皮埃爾、米歇爾輪班看護瑪麗。瑪麗的一舉一動、一笑一哭都牽動著這三個男子漢的心。為了瑪麗,他們不惜將女友冷落一旁;為了瑪麗,他們可以將滿座賓客棄之不顧?,旣惥鹑×怂麄兊撵`魂,幾乎成了他們生活中唯一的歡樂。只不過,出于男子漢的自尊,他們羞于向旁人承認洋溢于他們心間的對瑪麗的脈脈柔情罷了。
可惜好景不長,希爾維婭從美歸來,突然出現在他們門前?,旣愐氐侥赣H身邊了,三個朋友一面忙不迭地為她打點行囊,對希爾維婭千叮嚀萬囑咐,一面大聲地“慶幸”自己又重新獲得了自由?,旣愖吡?,房間里一片沉靜。他們雖強做笑顏,卻無法抑制一種濃郁的失落感,耐不住心頭的那份寂寞與凄清。米歇爾做畫時筆端涌出的卻是瑪麗的面龐;皮埃爾抱住瑪麗留下的玩具不禁痛哭失聲;雅克借酒澆愁,哀嘆著男人無法懷孕生產的不幸……
對希爾維婭來說,則是另一番景象。母女重逢的歡樂如今已被工作、孩子兩難周全的煩惱所代替,日夜操勞使得她疲憊不堪,心情沮喪,日見憔悴。處于這種孤立無援的境地,她自然而然地又想起了孩子的父親和他的兩位朋友。
就這樣,瑪麗如依人的小鳥,又回到三位父親身旁。這巨大的喜悅,這無可比擬的幸福,使三個男子漢再也無法裝出一副矜持的面孔。他們第一次公開地、毫無顧忌地表現出了他們的父愛,他們對開始蹣跚學步的瑪麗的滿腔溫情……
【鑒賞】
《三個男人和一個搖籃》是近年來在藝術與商業上均獲得成功的法國影片之一。它不僅頗為專業人士所賞識,在1986年法國電影愷撒獎評選中一舉奪魁,而且受到觀眾普遍歡迎,打破了上座率的紀錄。非但如此,大洋彼岸的好萊塢還在不久之后推出了該片的重拍片。這部影片之所以能有這般成就,應歸功于導演所選取的題材和所采用的藝術處理手法。
柯琳娜·塞羅執導的影片多以描寫人際關系及人們的生活方式且視角獨特見長。同時,她不拘泥于一種風格,而是不斷以變化求發展。她的處女作《她們想要什么?》高度真實地展示了不同身份、年齡、職業的婦女生活方式的多樣性,宣揚了女權主義。她的第二部影片《為什么不!》則反其道而行之,與現實主義分道揚鑣,通過并無血緣、法律關系的二男一女組成的和諧而非傳統式的家庭,完全以烏托邦的方式去幻想新的生活、愛情和工作。
《三個男人和一個搖籃》是她的第四部影片。此片成功地將上述兩種傾向結合起來,既有對人們新型關系和新的職責的向往,又有對正在發生的社會演變的現實主義描繪。在這部影片中,導演所設計的是一個由三個單身男人組成的非傳統式的家庭,他們與女人保持著有別于傳統觀念的關系。血緣與法律亦非聯系他們的紐帶,他們是因意氣相投而聚合成了一個超越普通家庭的共同體。這既在現實生活中有跡可尋,又不同于尋常隨處可見的現實。導演借此表現了在當代社會中作為社會細胞的家庭的新的變化及人們對“家庭”這一概念的新的理解,也表達了她對這種新型關系的憧憬。
非但如此,她又將這一理想境界予以擴展,把一個乳臭小兒引入這個家庭。而且匠心獨運,著意安排三個男人來共同哺育瑪麗,并以女性細膩的筆觸描寫他們從最初接觸瑪麗時大為惱火、于日夜照護之中生出愛戀,到瑪麗受到威脅時驚恐不安、被她母親接走后寂寞悲涼,再到重獲瑪麗時,樂不可支這一感情變化的全過程。作者旨在塑造一種新型男人——新型父親——的形象,表明母性乃是具普遍性的人類之情,與性別無關。在影片中,迫于形勢,三個男人與一個嬰兒有了那種傳統上母親與嬰兒之間所具有的聯系,這帶來了他們心理、感情與行為上的衍化。他們一開始對承擔母親的角色并非那么心甘情愿,那么坦然,他們也曾因對瑪麗的愛戀而感到羞愧。為了保持、忠于他們沿襲下來的男子漢形象,他們一度僅僅在沒有旁人在場的情況下才去表露他們的柔情。只是在與瑪麗分手之后,在意識到他們的失落感和空虛之后,他們才接受了母親的身份,終于成了真正的“母親”。
有趣的是, 導演把這首對母性的贊歌獻給了男人。與男人們相反,影片中的所有女性都毫無例外地在孩子面前逃遁。似乎是出于在希望獨自承擔一切之后所產生的厭倦,希爾維婭兩度把瑪麗丟給了她的父親;祖母在照看孫女和去加勒比海旅游之間選擇了后者;請來的保姆一怒之下忘記了職業賦予她的責任,摔門而去;就連三個男人多情的女友們,一聽到瑪麗的哭聲也都悻悻然溜之大吉。這與導演的處女作中的女權主義傾向可謂大相徑庭。
從藝術創作的角度而言,本片并未刻意追求高深的技巧,而是采用了為廣大觀眾所喜聞樂見的喜劇樣式。影片濃郁的喜劇性來自兩方面,其一是導演憑借主人公對已知要送來的小包(毒品)和突然自天而降的“小包”(嬰兒)的誤會所做的文章。開場伊始, 導演便明白昭示,將送來一個小包。觀眾與三位主人公均不疑有他。然而就從這“不疑”中生出了變故,小包變成了嬰兒,一個包變成了兩個包。于是, 引發出此后的 系列時而輕松、時而緊張,但始終不失幽默的戲劇性沖突。凡看過此片的人,誰能忘記皮埃爾和米歇爾乍見嬰兒時那副莫名驚詫的神態,米歇爾懷抱裹著夾有毒品的尿布的瑪麗大搖大擺于警察面前的景象,以及監視米歇爾的警察發現毒品已易手后懊喪不已、大翻公園垃圾桶的窘狀?
其二,令人捧腹之處更源自三個男人在育兒方面從無知到有知的轉換。一開始,他們對如何育嬰全然無知,他們不曾料到這一領域是這般復雜與深奧。面對層出不窮的問題,他們平生第一次變得如此笨拙與幼稚, 自然,便惹出了不少笑話。任何一位觀眾在看到皮埃爾與米歇爾輪番去藥房如饑似渴地請教喂奶及換尿布的基本知識這場戲時,都會忍俊不禁,開懷大笑。同樣,他們那種用以求取全新知識的一本正經的方式,使他們得窺堂奧,從一無所知一躍成為最精確嚴格、吹毛求疵的完美主義者之后擺出的那副育兒“專家”的面孔,無不蘊含著強烈的喜劇色彩。最為難得的是,導演的主旨在于寫情,揭示人物豐富的感情世界。而在此過程中,影片的喜劇效果就從情節的自然發展中生發出來,成為人物行為符合邏輯的必然結果,絕不令人有牽強、生硬之感。這一手法確有其高明之處。
最后,應當指出,這部影片被視為作者電影與商業電影相結合的成功范例。在法國,作者電影與商業電影曾經是壁壘分明。前者被視為上乘佳作的同義語,后者則被看成劣質影片的代名詞。這種分離與對立給電影藝術造成很大損害,成為必須掃除的障礙。柯琳娜·塞羅的這部《三個男人和一個搖籃》強有力地證明了這種分離不切實際,也表明了一部影片可以既是具有個人色彩的優質影片,同時也是大眾化的通俗影片。
上一篇:《未完成的機械鋼琴曲》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上尉的女兒》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