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菊打官司》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92 彩色片 90分鐘
中國青年電影制片廠/香港銀都機構有限公司聯合攝制
導演:張藝謀 編劇:劉恒(根據陳源斌中篇小說《萬家訴訟》改編) 攝影:池小寧 于小群 主要演員:鞏俐(飾秋菊) 雷恪生(飾村長) 劉佩琦(飾萬慶來) 戈治均(飾李公安)
本片獲1992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金獅獎、最佳女演員獎
【劇情簡介】
北方山村,山勢陡峭,秋葉飄零。羊腸小道上走來三個人。女人叫秋菊,20多歲,腰身肥胖,懷了至少6個月的身孕。高個的是她的丈夫,叫萬慶來,不到30歲。挽著慶來的一位小姑娘,是慶來的妹妹。他們三人走下山坡,穿過黃土地,走進一個小鎮,又拐進一個小小的衛生院。他們是來為慶來治傷的。這是怎么一回事呢?
原來,一向老實、忠厚、怯懦的村民萬慶來為了在自家的承包地里蓋辣子樓而與村長王善堂發生了爭執。慶來氣憤之下,大罵村長“下一輩子斷子絕孫,還抱一窩母雞”。村長只有四個女兒,唯獨沒有兒子,去年的計劃生育又把村長生兒子的目標“計劃”掉了,如今聽到慶來罵他“斷子絕孫”,村長惱羞成怒,一腳踢向慶來。這一踢不要緊,偏偏踢中了慶來的要害處。慶來整日躺在床上,連農活都干不了。慶來的妻子秋菊善良而又有主見。她見丈夫被踢成這樣,便去找村長說理。村長認為慶來私自在自留地蓋樓是違法的,何況慶來還張口罵他“斷子絕孫”,因此,踢慶來一腳是理所當然的。秋菊拿出大夫診斷證明,村長連看都不看一眼。秋菊鼓起勇氣說:“那總得有個說法吧,老大個世界,能沒理?”村長蠻橫地說:“沒理攪不出理來。……秋菊丫頭,你要硬逼我給個說法兒,別嫌大叔的話不好聽,我叉開了褲襠在當院里站著,讓你男人還我一腳吧。”
秋菊見村長不肯認錯,便挺著大肚子到鄉政府告狀,鄉政府李公安聽完秋菊的訴說,便好心地勸告秋菊回家,并答應去找村長了解情況。隔了幾日,李公安到村里來進行調解。調解的結果是讓村長賠償秋菊家經濟上的損失。秋菊本想事情已經結束,當第二天清晨,她去向村長索取慶來治病的醫藥費時,村長仍不認錯。他數完錢,秋菊正要伸手去接,他又一抖胳膊,將錢天女散花般地扔在院子泥地里,冷冷地道:“別人的錢是好拿的么?你低低頭,一張張慢慢撿去!”這種帶有羞辱性的舉動,使秋菊實在受不了,她頭也不回地轉身離去。
好強的秋菊為了要個說法,讓妹妹用平板車拉著她,一起到幾十里外的縣公安局告狀。沒有路費,便拉上自家地里生產的紅辣椒去賣。縣里的裁決同樣也只明確了對村長經濟上的罰款。李公安得知秋菊告到縣里,擔心事件進一步擴大,便以村長的名義給秋菊送來了點心,以表示村長向她賠禮道歉。然而,當秋菊得知點心是李公安所送,村長并未認錯時,倔強的她退回了李公安送來的點心,拖著沉重的身子來到了市公安局。市公安局的復議書基本維持了鄉、縣調解和裁決的內容,只是讓村長再多賠償秋菊50元錢。村長以勝利者的姿態,把慶來叫到家里,把賠償的錢交給慶來,再次明言:給錢不要就拉倒,別指望我一把歲數的人會磕頭服軟兒。慶來抱著息事寧人的態度收下了錢。他一方面心疼秋菊懷著身孕到處奔波告狀,又怕慶來是一村之長,以后說不定還有什么事有求于他,因此,打算糊里糊涂地了結此事。但是秋菊忍不下這口氣,她把錢重又退還給了村長。這一下真的把村長惹火了,他望著秋菊離去的背影,惡狠狠地罵道:“世上啥東西咬了人不撒嘴……王八!烏龜!老鱉!”
秋菊再次來到市里。在城市的喧囂聲中,她與妹妹歷經波折,在好人的幫助下,找到了市公安局長。局長耐心詢問案情,不收她送去的禮物,并指點她去找律師,向市人民法院起訴。完了,還用小車送她回旅館。秋菊十分高興。她當即照局長說的辦,聘請了律師,提出上訴。市人民法院經過一番調查,正式開庭,認為公安局的復議沒有錯誤。秋菊敗訴了。
秋菊仍不服輸,她堅持認為,村長踢傷了人不肯賠禮就是錯的。她執意要找回這個公道,上訴至市中級人民法院。市中級人民法院非常重視這一案件,派人來到村里了解情況,并給慶來查傷,讓他去醫院拍片。秋菊看他們辦事認真,對官司充滿希望。
轉眼間春節到了。除夕之夜,秋菊臨產,是難產,疼得在床上翻滾,情況十分危急。慶來萬般無奈,只能去找村長幫忙。村長畢竟是一村之長,此時此刻,他不計前嫌,立即組織村民連夜踏雪冒寒,打著火把,抬秋菊去醫院。清晨,秋菊順利地產下一個男嬰,全家人對村長感激萬分。秋菊也認為,事情到此,她與村長的官司也就可以就此了結了。
為了表示慶賀,秋菊家打算熱熱鬧鬧地給孩子過滿月,并商定到時候一定要把村里人,特別是村長請來喝酒。滿月那天,小山村分外熱鬧,秋菊家門口擺起了多桌酒席,鄉親們紛紛趕來祝賀慶來喜得貴子,秋菊也在盼著村長出現。但,這時,忽然傳來警車的聲音。有人來說,市中級人民法院的判決書下來了,村長被證實犯了傷害罪被判拘留。秋菊沖出家門,抄近路,爬上山梁,力圖攔住警車,告訴他們,她與村長的官司已經了結,她和村長的關系已和好如初。然而,警車押著村長,早已呼嘯而去。望著消逝的警車和連綿起伏的群山,秋菊感到茫然失落……
【鑒賞】
張藝謀以《紅高粱》而一舉成名,繼而又執導了《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除了那部不成功的《代號美洲豹》外,張藝謀導演的成功影片沒有一部是現實題材的。傳奇的故事,多難的人物命運,經過抗爭最終歸于失敗的慘痛悲劇和與內容相適應的在藝術手法上的濃烈的色彩,鮮明的節奏,突兀的造型,以及投射其中的熱烈的主觀情緒,形成了張藝謀獨特的導演風格。而在《秋菊打官司》中,張藝謀跳出了自己成熟的路子。他一反過去的刻意求工和咄咄逼人,在題材選擇、藝術追求、風格樣式的掌握上,開了令人驚喜的新生面。
這部影片的故事內涵,可分為幾個層面。第一個層面,是最表層的,即一個民告官的故事,或者說是一個普通老百姓與基層官僚主義者作斗爭的故事。在現實生活中,不僅有干部利用職權罵人,打人,這些不文明之舉也常常發生在鄰里之間,同事之間,家人之間。這實際上是文化素質低劣、愚昧、缺乏法制觀點的現象。影片在這一層面上既揭露了現實中存在的干部作風問題,也贊頌了在改革開放中普通人法制觀念的覺醒。我們的社會不允許“仗勢欺人”。影片的這一層面是與社會大眾的心理溝通的,是影片能夠撥動觀眾心弦的重要原因。影片的第二個層面,是人物命運和性格的層面。這部影片從這一層面分析,寫的是一個受到損害的弱者維護自身尊嚴的故事。一部作品的成功與否與人物性格的塑造、揭示息息相關。張藝謀執導的《紅高粱》中,人物的性格是符號化了的,《菊豆》與《大紅燈籠高高掛》中人物的個性也似嫌單一、抽象與理性化。而在《秋菊打官司》中,導演從一開始,就把鏡頭對準了人物的個性。在秋菊身上,我們很容易看出一種堅韌不拔的意志。她樸實、自尊、倔強,為了洗清一家的屈辱,她一而再,再而三的“要一個說法”,“錢不錢倒無所謂”。她從鄉告到縣,從縣告到市,只要問題不解決,她能告到北京去。同時,在整個告狀過程中,這個人物又同時透出善良、柔順的一面,有一種內在的親切感、幽默感。秋菊的對立面村長王善堂也是一個頗具個性的人物。他耿直、爽快,但又有一股“霸”氣,打傷了人,他可以作出經濟賠償,但卻不肯認錯,不在尊嚴與面子上讓步。整部影片的故事由這種性格沖突衍生,對觀眾構成了強烈的懸念與情感沖擊。影片的第三個層面是文化的層面。這是影片中最足以引人思考之處,也是最為深刻與難能可貴之處。影片對此是借助故事、人物心理刻畫顯示出來的。比如,秋菊與村長打官司的起因,除了維護人的尊嚴外,還有更為深層的東西。她并不認為村長不可以打人,而是認為村長不該打她丈夫的“要命處”。她咬定村長不放,其中的潛在心理之一是她腹中胎兒男女未卜,擔心這一踢,萬一從此“提前計劃了”,那還了得?!而村長之所以如此憤怒,踢在萬慶來的“要命處”,也是因為慶來罵他有女無兒,“斷子絕孫”。一個原告,一個被告,其內在心理受到綿延中國數千年的封建社會男尊女卑觀念的影響卻如此一致,是發人深醒的。再如,秋菊的打官司的最后結局,已觸及到我們現實生活中的難題。這使我們想到,法制雖是維護自身尊嚴與權益的可靠保障,但生活中還有法制所不能及的地方,或者僅僅依靠法制,還有不能獲得圓滿解決的地方。影片結尾,由于秋菊上告的結果超越了她的預想,她又陷入困惑與痛苦之中。影片借此引導我們去思索,人與人之間還需要有另一種文明來進行調節。《秋菊打官司》中的上述三個層面結合得十分融洽,因此,這部影片能在不同文化層次的觀眾中引起反響,每個觀眾都能從中找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
張藝謀在《秋菊打官司》中的藝術追求和風格樣式的掌握究竟開了什么新生面,我們以為主要有以下幾點。
這部影片標志著張藝謀電影美學觀的一次新的飛躍。這十多年來,安·巴贊和齊·克拉考爾的電影美學理論在中國大陸產生過程度不同的影響。大體上,新時期中國電影的優秀作品在從既定政治的絕對制約下擺脫出來之后,致力于從電影自身去尋找電影質的規定性。這一尋找從電影在探索自身實體所具有的自然可能性中實現自身而言,它可以納入形式美學的范疇。當然,這并不單純是形式革命,其探索的成就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不可否認,其中有部分“探索片”也犯了對于藝術形式過分追求,以至有一種矯揉造作的毛病。這在張藝謀的《菊豆》、《大紅燈籠高高掛》中也或多或少存在著。值得令人驚喜的是,《秋菊打官司》卻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90年代影壇。這部作品較好地解決了張藝謀同代導演未能妥善處理好“紀實美學”與“寫實主義”之間的矛盾。從電影美學上考察這應該是一種質的變化。
這部影片在拍攝上完整地體現了紀實風格,使人們很難相信,它竟出自一向追求風格化、刻意講究畫面造型繪畫性、表意性效果的張藝謀之手。偷拍是新聞片拍攝的重要手段之一。《秋菊打官司》約有半數場景采用了偷拍手法,而且三臺攝影機同時進入現場。導演事先不做精確的分鏡頭,表演者事先不知道準確的機位,攝影師也事先無法設計拍攝中的活動路線。現場的群眾不知道有人給自己拍電影。這樣做的結果,有些畫面固然光線不夠細致,構圖不夠嚴謹,然而卻能捕捉到極為質樸、生活化的銀幕形象。影片中秋菊送丈夫醫傷,在雜貨攤邊求人代寫狀子,秋菊在街頭尋找失散的妹子等場景,顯現了生活的原生態,令人拍案叫絕。張藝謀在《秋菊打官司》中的造型風格,不是自然主義的紀錄,機器往那里一擺,見什么拍什么,而是一種在造型意識覺醒下對紀實美學進行的追求。秋菊家紅得耀眼的辣椒,蜿蜒曲折的山路,極有山村特色的村口,以及時代色彩、地方色彩濃郁的街市,都不動聲色地展示了人物活動的環境,給影片注入了活力。
《秋菊打官司》中幾個主要演員的表演都十分自然而貼近生活。尤其是鞏俐飾演的秋菊。應該指出,鞏俐在演這部影片之前,雖已成為明星,但在表演上更多的是借助于導演,借助自己漂亮的外貌。《秋菊打官司》則比較充分地展現了她的演技。鞏俐對秋菊這個角色的“感覺”找得很準。其中既有外形的,又有內在精神上的。外形上,鞏俐找到了孕婦特有的身姿步態。比如挺腹,兩腿與雙臂不自然的擺動,上身僵硬,邁八字步。她還找到了秋菊這個山村婦女獨有的眼神、語調。內在精神上,她找準了秋菊以柔勝剛,以弱勝強這一性格中主要的一面。在秋菊身上,鞏俐不再是更多地靠本色取勝,而是靠刻畫人物的性格、心理,靠真正的體驗取勝。在《秋菊打官司》中有不少配角演員都是當地的農民。如村長一家,除雷恪生外,其他“演員”就是農村中的一家人。那位妹妹,是當地的中學生。這個妹子極具泥土氣,鞏俐與她在一起,迫使自己往她身上靠。張藝謀的這種選擇無疑是成功的。
《秋菊打官司》也有某些構思、處理上的不足。比如,影片中的某些人物理想化色彩濃了一些,以至影片最后使人感到矛盾化解來之頗易。有的細節處理也還有可挑剔處,比如,組成故事進程的幾次訴訟,在表現中,有與現行的行政訴訟法不相一致處。然而,無論如何,《秋菊打官司》是在1992年中國大陸影壇炸響的一個驚雷,它在創作界與觀眾中激起的反響是久久不會消失的。
上一篇:《碎片》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紅旗譜》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