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越瘋人院》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75 彩色片 134分鐘
美國聯美影片公司/幻想影片公司聯合攝制
導演:米洛斯·福爾曼 編?。簞趥愃埂ず辣?勃·高德曼(根據坎·克西的同名小說改編) 攝影:哈斯凱爾·威克斯勒爾 主要演員:杰克·尼科爾森(飾麥克默菲) 露易絲·弗萊徹(飾拉奇德)布雷德·杜里夫(飾比利)
本片獲1975年美國影藝學院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男女主角五項奧斯卡金像獎, 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和最佳劇本、最佳新人表演六項金球獎,紐約影評協會最佳男演員獎,全美影評家聯合會最佳男演員獎,美國導演公會導演獎,英國影視藝術學院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男女演員、最佳男配角、最佳剪輯六項獎
【劇情簡介】
座落在群山重巒之間的國家精神病院剛接收了一個新病員蘭德爾·麥克默菲。他是由警察押送來的,還戴著手銬。他實際上并沒有精神病,這個38歲的壯漢原來因打架而被送進了勞動拘留營,為了想出獄而裝瘋的。
麥克默菲的來到立即給精神病院帶來了麻煩。在第一次參加例行的心理治療座談會時,他竟然提出,為了照顧病員的看世界棒球賽實況轉播,要求把白天的治療活動挪到晚上進行。嚴厲、古板的護士長、精神病院權威的象征拉奇德小姐指出,這樣做是企圖改變既定的規章制度,是不能容許的。拉奇德小姐為了表示辦事民主,要求病員們進行一次表決。盡管麥克默菲竭力鼓動,病員們在拉奇德的冷峻眼光的威懾下,都不敢貿然舉手,只有老頭兒拉斯威克和小青年比利敢于支持麥克默菲的動議。第一次反抗失敗了。
麥克默菲繼續向作息制度展開進攻。他向病員們宣布要進城去看球賽,并且指著浴室里的半人高的水泥墩說,他要用它砸碎窗戶逃出病院。然而,他畢竟未能抱起水泥墩。又聾又啞、身材高大的印第安酋長在暗處悄悄地觀察著他。
輪到拉奇德護士長主管的病房里的病員們上街了。麥克默菲在院子里發現將載送他們進城的大轎車停在鐵絲網外的一片草地上。他靈機一動,找來了印第安酋長,讓他權充人梯,幫他跳出了鐵絲網。酋長目送他消失在樹叢里。
鐵門打開了。病員們魚貫而出,登上轎車。但還沒等到司機上車,車子卻突然起動,飛駛而去。司機和醫護們大驚失色,不知是怎么回事。原來端坐在駕駛座上的是麥克默菲。
麥克默菲把車子開到女友凱蒂家里,接上她,一起向碼頭駛去。他要率領眾病友出海游玩。他們上了一條機動漁船,在大海上盡情遨游,還抓得了兩條大魚。當他們興高采烈地返航時,發現主治醫生斯皮維和兩個醫護神色嚴峻地站在碼頭上。全體病員被立即押回到精神病院。
為了嚴肅處理這起史無前例的違規事件,院方作出決定永遠禁止麥克默菲出院。麥克默菲無意中從一個醫護那里知道了這個決定,大感震驚。他決定在早上的心理治療座談會上向拉奇德提出質問。
面對麥克默菲的態度粗野的質問,拉奇德顯得從容不迫,毫不在意。她要求病員們發表意見。出乎麥克默菲意料之外的是,眾病員紛紛表示他們是自愿進院的,非常希望能繼續住下去。拉奇德小姐惡毒地說,“事實上這里只有很少幾位是讓人送來的,如那個印第安酋長……還有你?!比缓?,拉奇德小姐大方地向病員們征求改進意見,但任何要求都遭到了她有禮貌的拒絕。切斯威克不滿意拉奇德小姐對他的懲罰(沒收了他的香煙),開始大吵大鬧。麥克默菲公然擊破了護士長辦公室的窗玻璃,替切斯威克拿來了香煙。醫護華盛頓一拳擊倒了麥克默菲,印第安酋長上前救助,又和另一個醫護沃倫扭打起來。拉奇德小姐氣白了臉,立即召來更多身強力壯的醫護,把麥克默菲和印第安酋長捆了起來。
病院為了懲治這些鬧事者,開始對他們進行“電療”。這時,麥克默菲才發現原來印第安酋長既不聾也不啞,他只是為了免遭毒手才裝聾作啞的。麥克默菲悄悄地向印第安酋長透露了他準備逃出病院的計劃。
經過電療后,麥克默菲果然變得非常老實,不再有越軌行動。某日晚上,他等拉奇德小姐離開了辦公室,乘黑人值班員出去關上大門之機,偷偷給凱蒂打了電話,要她開車前來接應,并要她帶點酒來。待到夜深人靜,凱蒂和她的女友露絲按時來到,但麥克默菲剛要去擰開鐵窗上的鎖頭時,值班員突然出現在他眼前。麥克默菲巧妙地用金錢、酒和女色收買了他。當值班員去和露絲鬼混時,麥克默菲走進護士長辦公室,打開擴音機,向病員們宣布他將離去,并邀請大家參加他的告別晚會,一起喝酒跳舞。值班員聽見聲響,急忙出來制止,但他由于喝酒太多,很快就倒在椅子上睡著了。病員們繼續盡情作樂。麥克默菲準備和凱蒂、露絲越窗逃走。剛和凱蒂跳過舞的比利上來送行,麥克默菲邀他一起出逃,他卻不敢答應,只是對凱蒂表示戀戀不舍。麥克默菲慷慨地要求凱蒂滿足比利一次,他倆在眾病員歡呼聲中被推進一間單人病房。為了等候凱蒂,麥克默菲竟呼呼睡著,錯過了逃走的時機。
次日天剛放亮,拉奇德小姐走進病房,發現里面杯盤狼藉,眾病員橫七豎八,躺了一地,不禁目瞪口呆。她強忍怒氣,召來醫護們把病人叫醒,趕走了露絲,鎖上了鐵窗。很快,醫護從單人病房里找到了比利和凱蒂。拉奇德小姐頓時變得怒不可遏,威脅著要把這件丑事告訴比利的母親。她喝令醫護把比利送到診療室去,把凱蒂逐出了病院。麥克默菲痛苦地看著這一切,忍受著拉奇德的傲慢的目光的掃射。當拉奇德轉身向辦公室走去后,麥克默菲突然撲向鐵窗,拿出暗藏的鑰匙,打開鐵窗。酋長幫他打開了第二道窗。正當麥克默菲要跨出窗去時,醫護沃倫及時趕到,一拳打倒了麥克默菲。兩人正在撕打時,拉奇德召來了醫護華盛頓,制服了麥克默菲。這時傳來了一聲凄厲的尖叫,比利用玻璃碎片割開了自己的喉管,倒在血泊之中。
麥克默菲這時像一頭被激怒了的獅子,他突然上前扼住了拉奇德的脖子。拉奇德快要被扼死之時,華盛頓趕來朝麥克默菲后腦猛擊一拳,打昏了他,拉奇德才保住了性命。
幾天之后,病房里又恢復了平靜。麥克默菲被做了腦葉切除手術,成了白癡。當天深夜,印第安酋長來到麥克默菲床前,用顫抖的雙手把一個枕頭壓在他臉上,直到他窒息死去。然后酋長奮力抱起了水泥墩,走向鐵窗,奮力扔去,砸開了窗子。酋長縱身跳出窗口,在黑暗中向莽莽叢林疾步奔去。
【鑒賞】
《飛越瘋人院》是一部富于隱喻性的影片。如果忽略了它潛在的象征意義,人們只會覺得它是一出敘事流暢、表演出色的鬧劇而已。但是,如果用機械的類比來解釋影片的隱喻,例如把瘋人院比作美國社會,把裝瘋的流浪漢麥克默菲比作反抗現行制度的英雄,把拉奇德小姐比作現行道德規范和法律的衛護人,把眾病員比作受苦受難的平民大眾,把眾醫護比作專制政權的奴才走狗,把印第安酋長比作未受現代文明污染的自然之子……等等,那就不僅會使影片變得味同嚼蠟,而且問題叢生,矛盾百出。這里所說的隱喻、象征,是指影片所透露的強烈的憤世嫉俗的情緒和勇于追求自由、反抗束縛的叛逆精神。
這部影片的導演米洛斯·福爾曼原籍捷克,雖長期在布拉格從事電影導演工作,直到1968年“布拉格之春”遭到蘇軍鎮壓之后,即他36歲之時,才流亡西歐,于1969年去美國,六年后加入美國籍,才成了美國電影導演。
福爾曼在捷克工作期間,即以拍攝富于社會批判精神的影片著稱。因此,他雖然作為“捷克電影新浪潮”的中堅分子揚名國際,在國內卻經常受到嚴厲的批評。福爾曼出亡西歐后,他的著名影片《消防隊員的舞會》(一部辛辣諷刺捷克現實生活中某些消極現象的喜劇片)即被禁映。他作為一個冷眼旁觀“人間喜劇”的無情的觀察者,曾這樣回答批評他的人說,無論在捷克斯洛伐克或在西方,最殘酷的永遠是生活本身。對于福爾曼來說,他所抨擊的東西永遠不可能是某一特定國家或地域的獨有現象。
一部影片如果僅靠巧妙的諷喻或警世的象征,是不一定能夠成為杰作的。使《飛越瘋人院》成為精品之作的重要原因,在于它在表演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福爾曼的導演風格特征,如捷克評論家約·斯克伏勒基概括的,是“機敏地利用非職業演員(通常與職業演員混合使用),清新自然和富有即興色彩的對白,和準確靈敏的音樂的耳朵”。在《飛越瘋人院》里,福爾曼在演員選擇和處理上的特殊才能是表現得十分突出的。
在《飛越瘋人院》里,最重頭的角色無疑是麥克默菲和拉奇德。被福爾曼挑選來扮演麥克默菲的杰克·尼科爾森當時已頗為有名,曾多次獲得最佳男主角奧斯卡獎提名。尼科爾森長相一般,絕無好萊塢風流小生的溫馴氣質,相反地,他的稍稍嫌短的鼻子、寬闊的前額和粗壯的身材給人一種咄咄逼人的粗獷感。他的笑容尤其獨特,它永遠帶有某種“請君入甕”的微妙暗示,對于異性來說是一種奇特的勾引,對于敵手來說是惡斗的前奏。和所有優秀演員一樣,尼科爾森的眼神是極富表現力的,但其主調是狡黠、令人莫測高深。扮演拉奇德的露易絲·弗萊徹則無疑是福爾曼別具慧眼的明證。弗萊徹在大學畢業后當過一個時期護士,于50年代曾一度活躍于電視界,但成績平平。在她出演《飛越瘋人院》之前,曾息影達10余年之久。福爾曼選中弗萊徹,是因為他在羅伯特·阿爾特曼的影片《我們這樣的竊賊》中發現了她,對她的表演潛力大表激賞。實際上弗萊徹在該片中只是一個戲不多的配角而已。弗萊徹當時已是一位年逾30的母親,長相忠厚,身材豐腴。福爾曼顯然懂得,正是包藏在和善背后的陰險毒辣才是最令人戰栗的。
和麥克默菲相比,拉奇德顯然要棋高一著。麥克默菲是一個玩世不恭、不善謀略的正直漢子,他倔強不羈,放浪形骸,對弱者富于同情心,對強者敢于反抗,然而面對城府極深的護士長,他便顯得勇而無謀,必敗無疑了。在兩次心理治療座談會上,麥克默菲都是孤軍作戰,而拉奇德則始終是含威不露,成竹在胸。她無需親自出馬,她那隱含兇訊的慈祥目光(這是弗萊徹最令人叫絕之處)猶如一根無形的指揮棒,足以使麥克默菲在眾病員前立即陷于孤立。從表演的角度來說,尼科爾森和弗萊徹在整部影片里主要是一場“眼神的戰爭”。即便在形體動作激烈的最后一場對手戲里,最吸引觀眾的仍然是雙方以不同方式燃燒著怒火的眼睛。
扮演弱智青年比利的布雷德·杜里夫的表演也異常出色。正常人演精神病人,最難討好的是眼神。手勢動作盡可以顯得遲鈍愚騃,但稍一不慎,就會讓視覺神經正常的眼睛出賣了自己。杜里夫是個名不見經傳的職業演員,但他在《飛越瘋人院》里的卓越表演卻一鳴驚人,使他獲得了最佳男配角奧斯卡獎提名和最佳新人演技金球獎。
扮演眾病員的基本上都是非職業演員,但其中并沒有一個是真正的精神病人。這是因為,讓精神病人來扮演精神病人,反而會不像個精神病人。表演是一個從理性開始、在感性中完成的過程。非職業演員的優勢即在于他可以在明確表演任務后充分利用自己的感性經驗,但其劣勢也恰恰在于缺乏對表演任務的理性把握能力;這就是為什么并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非職業演員,和一個非職業演員通常是不能勝任比較復雜的表演任務的原因。福爾曼在處理這些扮演精神病人的非職業演員,讓他們和職業演員合作演出時,表現了非凡的導演能力。他謹慎地避免在近景中表現他們,而是永遠作為群體來構成一幅光怪陸離的人間喜劇場面。
上一篇:《面包與巧克力》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馬太伊案件》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