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861
狄更斯最成熟的作品之一。小說描寫了少年皮普從一個單純、不諳事故的孤兒變成一個勢利的假貴族的成長經歷,從皮普第一人稱的視角表達了作者對社會道德準則等問題的深入思考。皮普是個孤兒,從小由專橫的姐姐和風趣而友善的姐夫養(yǎng)大,理想是當一名像姐夫一樣的鐵匠。后來在哈維莎姆小姐家遇到了高傲美貌的艾絲特拉,她是貴族出身但飽受欺辱的哈維莎姆小姐的養(yǎng)女。當皮普愛上她后,哈維莎姆小姐便決定把以前的怨恨都要撒向這對年輕男女。其時,曾經受到幼年的皮普幫助的一名逃犯在外國致富,暗中贈給皮普一筆錢財。這突如其來的意外之財,使皮普開始了無限的遐想:到倫敦接受教育,成為富有而體面的上等人,娶美麗的艾絲特拉為妻。但隨著事態(tài)的發(fā)展,他漸漸看清,所有的一切,原來都不在他的想象當中:恩主的逃犯身份敗露,財產充公;艾絲特拉另嫁他人……這一系列事件給他的生活與情感帶來一次又一次沉重的打擊,他曾經夢想的遠大前程也落空了,幸虧有昔日朋友相助,皮普才挺了過來。十年后,皮普從國外歸來,巧遇孀居的艾絲特拉,這對飽經憂患的情人最終結成良緣。小說嚴格地采用了第一人稱的視角,尤其是在描寫少年皮普時,作者盡力依據一個孩子的視野和感受來進行創(chuàng)作,連狄更斯一貫的幽默筆法在這里也是以第一人稱表達出來的。整部小說情節(jié)引人入勝,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因而極受讀者歡迎。小說本身太受歡迎還一度成為早期批評家批評的論據,批評家們還認為狄更斯在情節(jié)與人物形象的處理上過于夸張。當代批評家則大多非常贊賞小說表述的這樣一組不衰的主題:恐懼與快樂,孤獨與好運,社會等級與正義等。《遠大前程》是一部具有深刻的社會意義的小說。在經歷了豐富的人間生活后,狄更斯對人生和周圍環(huán)境都有了深刻的認識,作者正是通過小說中令人過目難忘的人物形象的刻畫,匯總了他成熟的思想。
上一篇:英國《《還鄉(xiāng)》》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遠離塵囂》》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