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755
集中體現塞繆爾·約翰遜寫作風格的一封書信體諷刺散文。1747年,在書商羅伯特·多德利的建議下,約翰遜決定編撰一部英語語言詞典。詞典編撰的計劃起草好后,被寄往著名的“文藝贊助人”切斯特菲爾德伯爵,期望得到他的贊助。在艱辛坎坷、孤獨無依、長達七年的詞典編撰歷程中,切斯特菲爾德伯爵既沒有給這位無依無靠、堅持不懈的詞典編撰者任何幫助,也沒有給他任何鼓勵。但是,在詞典公開發表的時候,這位貴族紳士撰寫了兩篇文章,向公眾大力推薦這部詞典,同時期望約翰遜可以把著作奉獻給他,這是當時非常流行的做法,即將著作權獻給贊助人。切斯特菲爾德伯爵虛偽、令人作嘔的做法使約翰遜感到非常氣憤。其矯飾做作、空洞浮華的言詞促使約翰生寫了這封信給這位沽名釣譽的伯爵。這封信言辭優雅、措辭得體,字里行間隱含著作者對他的蔑視和憤怒。在貌似平靜地回顧詞典編撰歷程表面下,說理和質問針針見血,表現了作者對伯爵無恥行徑深惡痛絕,及其決不妥協的堅決態度,從而達到了極佳的諷刺效果。這封信直接明了地表現了作者的立場,即他自己要求獨立創作和自由的決心,從而開辟了文學發展史上一個新紀元,后來英國頒布了法律確定了作家的獨立地位。下面就信中精彩句子作一簡短分析。“The shepherd in Virgil grew at last acquainted with Love,and found him a native of the rocks.”這個典故出自古羅馬詩人維吉爾所作的《牧歌》。在《牧歌》里,牧童因為失戀而抱怨愛神時生長在荒山巖石間的野蠻人,有著一幅冷漠的鐵石心腸。約翰遜引用這個典故,揭露自命恩人的切斯特菲爾德實際上對約翰生的困難無動于衷,絲毫沒有給過任何幫助的真相。“Is not a Patron,my lord,one who looks with unconcern on a man struggling for life in the water,and,when he has reached ground,encumbers him with help?”“落水者在水中掙扎時,他袖手旁觀;落水者抵達岸邊時,他卻以援助相累。這樣的人堪稱恩人嗎?”這是一句反詰語,有力地揭穿了以恩人自居的切斯特菲爾德伯爵的真實面目。
上一篇:英國《《經驗之歌》》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維多利亞女王》》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