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841
狄更斯的歷史小說。作家用現實主義的手法描寫了英國歷史上的一次民眾暴動,即發生在1780年的“戈登暴動”。這是激進的反天主教者為了反對英國議會通過的一項取締法案而發動的暴動。《巴納比·拉奇》的創作時期,英國資產階級議會改革正進行得如火如荼,憲章運動也十分活躍,狄更斯通過這部小說從一定程度上揭露了資本主義社會存在的一些重大社會問題,比如宗教信仰問題。小說中杰弗里·海德和約翰·切斯特爵士因為對天主教的不同態度而相互敵視,杰弗里的侄女艾瑪和約翰的兒子愛德華的婚事也因此受到了兩人的百般阻撓。在戈登暴動時,海德家的房屋遭遇火災,愛德華從大火中救出艾瑪,并且搭救落難的海德全家,因此名正言順地娶艾瑪為妻。故事的另一條線索是發生在海德家中的一宗謀殺案。案中遇害者有兩人,一個是男主人,杰弗里的兄弟魯本·海德,另一個是家里的管家。警方斷定殺人兇手是看園人,并將其逮捕關入大牢。看園人的妻子在謀殺案發生的第二天生下一個兒子,名叫巴納比·拉奇。巴納比成人后,由于參與戈登暴動而被捕入獄,他在牢房中見到了自己的父親,最終解開了多年前的謀殺案之謎,而巴納比因為參與暴動被判處了絞刑。小說將“犯罪現象”引入了文學領域,比公認為開推理小說之先河的愛倫·坡的《毛格銜謀殺案》發表得還要早,為現代偵探推理小說的發展推波助瀾。另外,《巴納比·拉奇》也是第一部塑造探長形象的文學作品。故事主角巴凱特探長機智勇敢,富有同情心;他諳熟三教九流,對盜匪的內幕了如指掌。狄更斯將其刻畫得惟妙惟肖,不僅使他成為形象完美的好警官,并且具有了偵探的某些特點。狄更斯的這一嘗試大獲成功,從小說一經發表就在讀者中受到的熱烈歡迎便可窺見一斑。
上一篇:英國《《巴巴拉少校》》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布谷之歌》》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