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965
品特最深入人心的經典作品之一,也是在專業評論圈中爭議最多的劇作之一。美國某大學哲學教授泰迪突然回到了倫敦北部的家中,家里有他生活并不富足的父親、叔叔和兄弟。泰迪的妻子露絲陪著丈夫一同回家省親,但不久她便發現自己陷入了一個家庭爭逐權利的漩渦中。這個家庭中的男性對女人的態度極其曖昧,比如泰迪的父親麥克斯把自己去世的妻子描繪成一個具有慈母和妓女雙重特征的女性。隨著劇情的展開,家庭男性成員對于兩性權利的角力愈演愈烈,在角力中權力主宰權似乎慢慢向最能體現雄性特征,性能力最旺盛的成員靠攏,于是泰迪和露絲便被拉進了這個沼澤中。泰迪在與他的兄弟萊尼的爭逐中遭到挫折以后,漸漸退到了角力圈的邊緣。男人們爭相搶奪對露絲的控制權,但都沒有成功,漸漸地露絲成為了獲得反控制權的最終勝利者,最后她似乎成為了家庭中的主導力量。終場時,泰迪離開了居所,露絲占據了舞臺的中央位置,成了一個既有成為妓女的跡象又想扮演家庭中母性的角色。除了萊尼以外,家庭中的其他所有男人,或躺或跪,匍匐在她的周圍,似乎仍然在爭逐著她的歡心。此劇沿襲了品特早期“威脅喜劇”系列的風格特征:陰暗狹小的布景設置,貫穿全劇若有若無的壓抑暴力氛圍,劇中角色言不由衷的話語,逼真自然的現實環境中人物超現實的荒謬舉止。這些鮮明的戲劇風格特征被許多評論家稱之為“品特風格”。雖然此劇的主題曖昧莫名,但劇作對于性別政治和兩性權利角力的探討是顯而易見難以忽略的。最后一幕露絲居高臨下的場面便鮮明地體現了這一創作動機。當然獲得女性控制權所需要的條件和背景仍然給讀者和評論者留下了廣闊的思考余地。同《生日晚會》和《看家人》一樣,《回家》被廣泛地視為品特早期戲劇創作的三大代表作之一。隨著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女權主義和后結構主義理論在文學評論界的廣泛傳播,《回家》作為一部現代經典名劇的聲譽愈發高漲,吸引了愈來愈多研究者和觀眾品評鑒賞的濃烈興趣。
上一篇:英國《《四個四重奏》》作家與作品鑒賞
下一篇:英國《《園會》》作家與作品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