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葦原中國在大國主神的統治下,成為一個美麗富饒的地方。天照大御神認為葦原中國是自己委任給兒子治理的國土,卻被大國主神所把持,于是分別派天菩比神、天若日子去平定,但二神或趨炎附勢于大國主神,或貪戀葦原中國的美好生活,許久不再復奏。最后,天照大御神只得派出建御雷神和天鳥船神去平定。大國主神和兒子們表示服從天照大御神的命令,但也提出了修建壯麗的宮殿等條件后才獻出葦原中國。
【作品選錄】
一 天菩比神
天照大御神命令說:“豐葦原之千秋長五百秋之水穗國,是我的兒子正勝吾勝勝速日天忍穗耳命所統治的國。”由于這個委派,天忍穗耳命從天上降下來。天忍穗耳命站在天之浮橋上說道:“豐葦原之千秋長五百秋之水穗國鬧騰得很厲害呵!”于是又回到天上,將這種情況告訴給天照大御神。按照高御產巢日神和天照大御神的命令,在天安河的河灘上,召集八百萬眾神,讓思金神想辦法說:“這葦原中國是我委任給我兒子統治的國土??墒窃谀莻€國里有很多兇惡的當地神,應該派哪位神去平定呢?”思金神同眾神商議之后,說道:“可以派遣天菩比神?!庇谑?,便派遣天菩比神前去。但天菩比神趨炎附勢于大國主神,三年之久尚未復奏。
二 天若日子
高御產巢日神和天照大御神又向眾神問道:“派往葦原中國的天菩比神,很長時間不回來復奏,現在再派哪位神去好呢?”思金神回答說:“可以派天津國玉神的兒子天若日子去?!庇谑前烟熘殄裙殴吞熘úㄊ纲n給天若日子,派他前去。天若日子降到這個國之后,就娶了大國主神的女兒下照比賣,而且他又想獲得這個國土,所以長達八年之久不回去復奏。于是天照大御神和高御產巢日神,又向眾神問道:“天若日子很久不來復奏,該派哪位神去查問天若日子待在那里不回來的原因呢?”眾神和思金神答道:“可以派名叫鳴女的野雞去?!备哂a巢日神和天照大御神對野雞說:“你去問一問天若日子:‘所以派你到葦原中國去,是讓你平定那里的兇惡之神,你為什么去了八年不回來復奏呢?’”
于是鳴女從天上降到天若日子家門前的香桂樹上,原原本本地重復了天神的話。當時天佐具賣聽到這鳥語,便去告訴天若日子,并獻計說:“這個鳥的叫聲很不吉利,應當射死它。”天若日子拿出天神所賜的天之麻迦弓和天之波波矢,射死了這只野雞??墒悄侵Ъ┻^野雞的胸膛,反轉而上,一直射到天安河河邊天照大御神和高木神的住處。這高木神就是高御產巢日神的別名。高木神拿過這支箭一看,箭的羽毛上沾著血。高木神說:“這是賜給天若日子的那支箭啊!”給眾神看過之后又說:“如果這支箭是天若日子沒有違背命令,為了射殺兇惡之神,才射到這里的,那么就不會射中他。如果有壞心,天若日子應該死在這支箭下?!闭f著便拿過那支箭,從射來時的箭眼投擲回去,正射中躺在朝床上的天若日子的胸膛,因而死去。這是諺語“還箭可怕”的來源。那只野雞也沒有回來。這就是現在仍在流傳的諺語“一去不回的野雞使者”的來源。
天若日子的妻子下照比賣哭泣的聲音,隨風傳到天上。天若日子的父親天津國玉神和在天上的妻子聽到哭聲,便降下來,悲傷地哭泣著。隨即在那里搭起靈堂,舉辦喪事,讓河雁充當拿飲食的人,讓鷺鷥做拿掃帚的人,讓翠鳥做司廚,讓麻雀做舂米的人,讓野雞做哭喪女。確定了各自的職司之后,舉辦了八天八夜的歌舞,以慰死者之靈。
這時,阿遲志貴高日子根神到來,吊唁天若日子的死去。由天上下來的天若日子的父親和妻子一起哭著說:“我的兒子沒有死呀!”“我的丈夫沒有死呀!”并且扯著日子根神的手腳悲痛地哭泣。他們所以認錯了人,是因為天若日子和阿遲志貴高日子根這兩神的相貌非常相似。因為這樣原因,才弄錯了。
于是,阿遲志貴高日子根神勃然大怒,說道:“我和天若日子是親密的朋友,所以才來吊喪。為什么拿污穢的死人和我相比呢!”便拔出所佩的十拳劍,砍倒了靈堂,用腳踢開,這就是美濃國蘭見河上的喪山。他砍倒靈堂的大刀,叫做大量,又叫做神度劍。阿遲志貴高日子根神一怒之下,飛快地走了。他的胞妹高比賣命為了顯揚他的名字,歌唱道:
美麗的天上織女呵,
頸下玉串兒掛在胸前,
玉串兒的管玉挨著管玉,
好像光華燦燦的兩山谷,
飛越過的阿遲志貴高日子根神呵!
這首歌是夷歌。
三 建御雷神
于是天照大御神問道:“這次再派哪位神去好呢?”思金神和眾神答道:“可以派住在天安河上天石屋的伊都之尾羽張神。如果不派這神,就派他的兒子建御雷之男神。況且這天尾羽張神堵塞了天安河,使河水漫漲倒流,堵住了道路,別的神過不去??梢粤砼商戾染蒙袢栆粏??!迸商戾染蒙袢柼煊鹞矎埳駮r,回答說:“謹遵指派,可以讓我的兒子建御雷神前去。”便把兒子獻給天神。天照大御神命令天鳥船神輔佐建御雷神前去。
四 言代主神的從順
二神降臨到出云國伊那佐的小濱,拔出十拳劍,倒插在浪花上,然后在劍尖上盤腿而坐,向大國主神問道:“奉天照大御神和高木神的指派,我們來問你,你所占據的葦原中國,是大御神賜給自己兒子統治的國土。你以為如何?”大國主神回答說:“我不能回答,我的兒子八重言代主神可以回答。但是,他到御大之前打鳥和釣魚去了,現在還沒有回來?!庇谑潜愦虬l天鳥船神找回八重言代主神,問他的意見。八重言代主神對其父神說道:“好,把這個國敬獻給天神的御子吧!”于是踏翻乘船,用手背相拍,把船變成青柴垣,隱住了身形。
五 建御名方神的屈服
二神又問大國主神:“現在你的兒子言代主神這樣說了,你還有要說話的兒子嗎?”回答說:“我還有個兒子建御名方神,此外再沒有了?!闭f話之間,建御名方神用手指擎著一塊大巖石走來,說道:“是誰來到我的國,并且竊竊私語?那么就比比力氣吧!我先抓你的手?!苯ㄓ咨褡屗茸プ约旱氖帧K蛔ツ鞘志妥兂纱A⒌谋僖蛔ゾ妥兂射J利的劍鋒。建御名方神惶恐地退了下去。建御雷神反過來要求抓建御名方神的手,剛一抓,就像抓嫩葦子似的,把手捏碎之后扔掉了。建御名方神轉身逃走。建御雷神隨后追趕,追到科野國的洲羽海,將要殺時,建御名方神說:“我錯啦,請不要殺我,除了這里,我絕不到別的地方去,絕不違背我父大國主神的命令,也不違背八重言代主神的話,并且遵從天神御子的命令,獻出這個葦原中國?!?/p>
六 大國主神讓國
建御雷神又回到出云國,問大國主神:“你的兒子言代主神和建御名方神都說服從天神御子的命令,絕不違背。你的意思怎么樣呢?”回答說:“我也像兩個兒子說的那樣,絕不違背。這葦原中國也遵照命令獻出。但是,我的住處要像天神御子繼承大業治理天下時所居住的宮殿那樣,在大磐石上豎起高大的宮柱,蓋起高沖云霄的宮殿,鄭重地祭祀我,我就經歷崎嶇之路到遙遠的地下國去隱居。我的兒子一百八十神如能跟隨言代主神之后,侍奉天神御子,就再也沒有敢違背的神了。”這樣說過之后,〔乃立即隱去。按照他所說的那樣〕在出云國多藝志的小濱,修建壯麗的宮殿。讓水戶神的孫子櫛八玉神作廚師,獻上珍饈美味時,致祝詞;櫛八玉神變成鸕鶿,鉆進海底,銜出海底的泥土,制造許多瓷器;又割取海帶的柄做燧臼,用海莼的莖當燧杵,鉆出火來;于是說道:“我所鉆出的火,熊熊地燃燒不熄,以至于上通天上神產日巢神新廚房的透煙窗,冒出滾滾濃煙,下則燒得土地堅硬如石,直聯地下石層。放開了千尋長繩垂釣的漁人,颯颯地拉回長索,把巨口細鱗的鱸魚釣了上來,用這魚做出豐盛的佳肴,把盛菜的竹案壓得彎彎曲曲地獻給你吧!”
這時,建御雷神回到高天原,將平定葦原中國的情況上奏給天神。
(鄒有恒、呂元明 譯)
注釋:
豐葦原之千秋長五百秋之水穗國,《書紀》稱“千五百秋之瑞穗國”。豐是美稱,是形容葦原之茂盛。千秋長五百秋是永世長久的意思。水穗形容稻穗豐碩。
天之麻迦古弓,意思是天上射鹿的弓。天之波波矢,是帶羽毛的箭的意思。
天佐具賣,《書紀》為天探女,意思是能探聽隱情的女子。
這些都是按古代的葬儀規定而擬定的,反映當時貴族喪禮的排場。
管玉是玉串上用線穿著的玉管。兩山谷是雙關語,表面上說玉串的光輝照耀少女的兩腋,實際是比喻雷神阿遲志貴高的電光從一個山谷照耀到另一個山谷。
夷歌,原文為夷振,是曲子的名字,即農民的戀歌。
青柴垣,是祭神時所編的籬笆,通稱神籬?!稌o》載:“因于海中造八重蒼籬,踏船枻,而避之。”言代主神的隱退,表明大國主神把出云的宗教統治讓給了天照大神的子孫。
一百八十神,形容人數多。
【賞析】
《古事記》中的神話以國土、皇室起源、民族統一等重大事件為中心,被賦予了某種政治色彩。其中《天照大御神平定葦原中國》中的“讓國”事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只有通過“讓國”,才可以讓天孫邇邇藝命從天上降臨到葦原中國,成為該國的統治者。也就是說,讓國的故事是指統治權由國神讓給天神,通過這種統治權的轉讓,才能使天孫降臨合理化,才能說明天皇是神的后代。那么除了其濃厚的政治色彩外,人們從這則神話傳說中還可以看到些什么呢?
在日本的神話世界中,眾神生活在一個三層空間結構里,即高天原——葦原中國——黃泉國。葦原中國介于居住著八百萬眾天神的高天原與黑暗、充滿死亡的黃泉國之間,是一個世俗的社會。日本先民對高天原的憧憬與崇拜,對黃泉國的厭惡與恐懼,都是真切的,但他們最關注的還是世俗的社會,只有這里才是他們生息繁衍的土地。在大國主神的統治下,葦原中國成了一個美麗而富饒的地方,天神也向往此地?!度f葉集》中柿本人麻呂曾有這樣的詩句:“天照日神治浩天,天降神皇御葦原。秀域豐壤瑞穗國,天地合一闊無邊?!?/p>
葦原中國被稱為“豐葦原之千秋長五百秋之水穗國”,“豐”是美稱,形容葦原豐盛;“千秋長五百秋”是永世長久之意;“水穗”形容稻穗豐碩。在彌生文化時代(約公元前3世紀—公元3世紀),農耕已成為日本主要的生活方式,開始栽培水稻。這則神話成為初民生產方式的一種反映,在大國主神治理的時代,葦原中國的居民已掌握了較高的農業技術,令天上的眾神也羨慕不已,“樂不思蜀”的天菩比神和雄心勃勃的天若日子就是很好的例證。天照大御神要充分利用她手中的權力,獲得葦原中國永久的統治權。與其說天照大御神想要得到的是這片國土,不如說她真正想要占有的是先進的農耕技術。因為只有主宰了先進的生產技術,才能夠真正地主宰整個國家。正如日本美學家今道友信在《東方的美學》中所說:“掌握種稻這種農耕技術的代表者們變成了政治上的統治者,我認為這一點成為日本的神話是件重要的事情。自悠遠的神代開始,在日本人的社會占優越地位的不是宗教,而是主宰技術者。”
主宰農耕技術,是高天原一族索國的真正目的。那么,大國主神及其后代,為何將如此富饒的國土拱手相讓呢?有學者認為這種屈從性格并不符合大國主神的形象特征。在《古事記》中,大國主神還有其他四個名字,分別為: 大穴牟遲神、葦原色許男命、八千矛神、宇都志國玉神。名字的變化,見證了他由弱到強的成長歷程。這位葦原中國的強大統治者,沒有作任何的反抗,將責任都推到兒子的身上,就讓出了自己苦心經營的國家,這是不符合人物性格發展規律的。加之《古事記》是奉天皇敕令編訂的,所以學者們認定該神話是出于政治的目的改編的。這種分析頗具說服力,但如果我們能夠換一個角度,也許還可以得到新的啟示。
大國主神雖被稱為神,但在他身上更多體現的是人的特征,這與他生活在世俗的社會是分不開的。進入農耕社會以后,日本人就在一塊塊封閉的土地上,過著以農耕為主的生活。生產的豐收為他們帶來世俗生活的繁榮與幸福,所以他們不愿打破這種安定和諧的局面。在天神的強大力量面前,大國主神既然無力維持這種和美的生活,那么他毫不猶豫地開出了利己的條件,到其他的地方去過安逸的生活,反映了日本傳統文化中對現世利益的強烈追求。
此外,自古以來日本民族的傳統思想里便缺乏善惡的對立觀念,而這種文化的背后蘊含著一種親和力,它竭盡全力想要消除對立,將萬物融為一體。讓國,正體現出這種消除對立、萬物渾融的世界觀。大國主神放棄了國家的統治權,選擇了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他的隱居生活被描述得極其愜意: 享有高聳的宮殿、鄭重的祭祀、豐盛的佳肴……這些比起無休止的殘酷爭斗,哪個更有意義呢?大國主神選擇了“和”的方式,從而達到了“美”的享受。而“和”正是日本最高的審美追求,它不把任何對象看作是對立和分裂的,而是尋求差異中的統一。
總之,我們不可否認這則“讓國”神話的政治意識,在后世的傳承中,它為解釋日本國體提供了“充足”的史料根據。但如果我們能夠撇開這點,也許能夠更深入地理解日本文化的性格特征。
(王 希)
上一篇:《天照大御神與速須佐之男命 [日本]安萬侶》讀后感
下一篇:《太太學堂 [法國]莫里哀》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