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提要】
小學青年教師瀨川丑松突然決定搬家。因為房東趕走了部落民出身的房客大日向,這讓丑松十分惱火。丑松也是部落出身的新平民。新平民是被社會歧視的階層,丑松的父親從小就告誡他必須牢牢隱瞞身世,否則將遭到社會遺棄。父親因此甘愿做一個孤獨的放牛人,隱居深山直至死去。丑松雖痛恨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卻無力改變現實。他意識到內心激烈的矛盾,卻又不得不向現實妥協。同是新平民的學者豬子蓮太郎深得丑松尊敬,他大膽公開身世,并通過著述同社會的不公和偏見作斗爭。蓮太郎的思想和行為深深撼動了丑松。在遵守亡父戒律和追求自我解放的夾縫中,丑松經歷了艱難的內心苦斗與掙扎。最后,蓮太郎在發表演說時遭人暗殺,丑松終于在全班學生面前坦白了出身的秘密,破除了亡父的告誡。丑松被學校開除了教職,決定去美國德克薩斯大日向經營的農場開創新天地。
【作品選錄】
為了準備到學校去,丑松一大早就趕回蓮華寺,莊傻子還有小和尚都來了,大家正在談論蓮太郎的死和高柳被拘留的消息。當他們聽說死的正是昨天早晨丑松不在時來訪的那個人,不由驚呆了。丑松從師母那里得知,妹妹回長野了,住持也向她低頭認罪,至于夫妻離婚的事也就暫時不提了。
“南無阿彌陀佛?!?/p>
師母手捻佛珠念叨。
正是十二月初一,寺里照舊要早些開早飯,袈裟治把飯盤端到丑松房子里來了。丑松很久沒有這么早同寺里人一起用餐了。平時,他總是吃不太熱的飯,喝煮過了頭的醬湯,然而這天,飯是剛出鍋的,冒著熱氣,剛剛煮好的紅醬湯,香氣撲鼻。小碟里還盛著他愛吃的黏絲豆豉。
此時,丑松一邊用飯一邊想,不管怎樣,能活到今天總是很難得的事。啊,當他想到今天決心表白自己是卑賤的穢多時,吃著吃著,不由流下了眼淚。
早飯后,丑松坐在桌前寫辭職報告,這時他想起了一生的戒規,想起父親那番話:“不管碰到什么事,不管遇見什么人,千萬不可吐露真情,要知道,一旦因憤怒或悲哀而忘掉這條戒規,那就會立即被社會拋棄。”父親這樣教導自己?!耙[瞞!”為了守住這條戒規,他過去花費過多少苦心啊!“切莫忘記!”每當想到這一點,他遭到多少猜疑,受到多少恐嚇??!如果父親還活在世上,看到自己瘋子一般地改變了想法,該是多么氣憤和悲傷?。】墒侨缃癫还苷l說些什么,他決心破戒!
“爸爸,請饒恕我吧。”他反復向父親請罪。
冬天的陽光照射進來,丑松離開書桌走到窗邊,拉開擋雨板向外眺望,透過銀杏樹干枯的枝頭,看到整個飯山鎮包裹在大雪之中。板葺的屋頂、庇檐,眼里的一切都一片銀白,一座座房舍冒出了早炊的青煙,裊裊升起。小學的校舍也是一片陽光。丑松戀戀不舍地呼吸著早晨清涼怡人的空氣,心中驀然想起蓮太郎的《懺悔錄》開篇第一章首句的“我是一個穢多”,他對這句話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我是一個穢多!”
他又重復了一遍,似乎面對鎮上的人表白自己的身份,然后準備到學校去。
破戒!這是何等悲壯的思想啊!丑松一邊思考,一邊走出蓮華寺的山門。走到街頭的拐彎處,看到有四五個人被警察牽著從對面走來,每人腰里捆著繩索,面色蒼白,生怕人看到似的悄然走過。其中一人,穿著印有家徽的黑色外衣,白布襪子,臉部雖然隱蔽起來,但一看那副時髦的紳士派頭,就立即知道是高柳利三郎。再一觀察,那些被一道牽著走的怪模怪樣的家伙,似乎都是高柳身邊的打手,其中有的總顧及著身后,時時停下來向后張望,因而受到警察的斥責。
“哦,抓起來啦!”站在丑松身邊的一個人望著說。
“自作自受!”另一個接著說。
眼見高柳一行跟著警察拐過街角,不久就消失在雪山的背后了。
男女少年正在急急向小學校走去。家在郊區的兒童,頭上裹著絨布,搭著披肩,喊叫著在雪地上飛跑。鎮上的兒童,各人約上自己的小伙伴兒,亦前亦后,成群結隊地走著。和這些天真爛漫的學生,一同走在這條熟悉的道路上,也許只限于今日了。丑松想著,眼前的一切風物都使他觸目神傷。平素,女孩子們令人心煩的吵嚷,今朝聽起來也是那般親切動人。甚至看到那褪了色的紅裙子,都會產生一種惜別之情。
學校操場上積雪堆成了小山,木馬和單杠都深埋于雪中了。室外活動受到了限制,學生們只得在院子里玩耍。校門口、走廊上和廣闊的體操館里都充滿了歡樂的叫喊。上課之前,丑松打算做好最后一次指導,各處來回地走著,每到一處,學生都纏著他,“瀨川老師,瀨川老師”,不停地叫著,甚是可愛。想到同他們即將離別,這又跑又跳、吵吵嚷嚷的場景多么叫人留戀難舍!走廊上站著兩三個女教師,都盯著這邊望,互相傳遞著眼色,咯咯地笑著。丑松不再留意這些了。這天早上,三年級的仙太很早悄悄來到體操館一角,帶著一副羨慕的眼光,呆呆望著其他同學玩耍。似乎照舊沒有一個人陪他玩,丑松走到仙太背后,緊緊抱住他,完全不顧別人的訕笑,自然流露出深深的哀憐之情。他想起和這位少年一同打網球而失敗的情景,那是天長節的下午,歡送敬之進的茶話會結束之后的事。忽然,走廊對面傳來了充滿稚氣的歌聲,那是普通一年級女生在一起唱歌:
桃子里長出個桃太郎,
心地善良又剛強……
丑松聽到這首歌,不由得淚水順著面頰涌流下來。
不一會兒,響起了鈴聲,學生們腳穿草鞋發出陣陣響聲,爭先恐后向體操館跑去,一路上塵土飛揚。此后,男女班主任各把自己那一班學生集合起來,等哨子一響,教師也按順序走動起來。高小四年級學生在丑松帶領下,腳步整齊地通過了長廊。
校長和郡督學相向坐在會客室里,等待鎮議員的到來。他們相約共同商量一下丑松的事,郡督學是提前來找校長的。
聽校長說,他并不是心懷惡意想排除異己,論說自己是個守舊的教育工作者,和丑松、銀之助等人所處的時代不一樣。雖然也想把今天當成自己那個時代,但實際上在不知不覺之中發生了變化。要說可怕,沒有比新時代更加可怕的了。啊,自己真不愿意老朽下去,總想永遠保持同樣的地位和名節,不甘心向后生小子們舉手投降。因此,校長對于那些富于進取的青年教師,保持一種疏離的態度。
不光如此,丑松和銀之助不像那個文平,處處迎合己意,每次召開教員會,意見總是發生沖突,帶來麻煩。這些黃口小兒竟然比自己這個校長更受到學生們的敬慕,首先使他感到不快。盡管不是有意排擠,但為了學校的統一,這是萬不得已的事。校長在考慮如何保護自己。
“鎮議員早該來到了。”郡督學掏出懷表看了看,“看來,瀨川君越來越是個角兒啦?!?/p>
這個“角兒”引得校長笑了起來。
“不過,”郡督學繼續說,“這話由我嘴里說出沒多大意思,要是叫鎮上提出來,那才有意思呢?!?/p>
“對,我也這樣想?!毙iL滿臉熱情地應道。
“你看,瀨川君走了,土屋君也走了,這里就是我們的天下。瀨川君的位子可以叫我的侄兒來頂替一下,一旦有空缺,我一定給尋找合適的人選。喏,這不是一切都牢牢掌握在我們一伙人的手里了嗎?這樣一來,你的位子可以長久不變,我也算沒有白白操心啊。哈哈哈哈!”
他們正談著話,校工推門進來,接著出現了三名鎮議員。
“來,這邊請。”校長離開椅子,鄭重打著招呼。
“不客氣,我們來晚了,很抱歉?!币晃淮髦鸾z眼鏡的議員爽快地說,“說起來,高柳君因為出了那樣的事,選舉也一下子變樣啦?!?/p>
這天,長野師范學校的二十多個學生說是來參觀,在校內的走廊上來來往往。他們也進入了丑松那個班級的教室。正好是高小四年級上完品德課,正在上第二節的數學課,學生們認真思考老師出的題目。參觀的人群打開門走進來時,一時受到腳步聲的干擾,不久又恢復了寧靜。教室內鴉雀無聲,只有石筆在石板上滑動的聲音。丑松在課桌間走動著,帶著惜別的心情指導著全班學生。他時時留意來參觀的人,這些人一律制服,并排站在墻邊,儼然一副評判員的神色。學生時代的種種快樂的往事閃現在丑松眼前。他想起自己也和本班同學一起,在師范學校老師帶領下,到各處參觀的情景。想起自己那種嚴酷而無惡意的批評給予各處學校的老師造成的難堪局面。丑松和這些參觀的人一樣,也有過穿制服的時代啊。
“明白了嗎?想好了的同學請舉手。”
聽到丑松的聲音,從后排級長開始到沒有確實把握的學生,一個個搶先舉起了手。連數學成績不太好的省吾,竟也勇敢地舉起手來。
“風間同學!”
丑松喊名字了,省吾立即站起來,大大咧咧走到黑板前邊。
冬日的陽光透過玻璃窗射進來,靜靜照耀著這間熟悉的教室。高高的天花板,四面的白粉墻,所有這些平素不大留意的地方,如今在丑松眼里都顯得十分新鮮。省吾站在正前方的黑板前,用粉筆解答算術題,那背影看上去多么可愛!他正值精力旺盛的少年時代,穿著肩頭翻轉的窄袖外褂,微微傾著腦袋,耷拉著左肩。每向高處寫字,總要伸一伸腰,高高抬起右手。省吾是很用功的學生,圖畫、習字和作文都很好,但理科和算術不行,一直處于十五六名之間。奇怪的是今天卻表現得很好。
“得出同樣答案的人請舉手!”
后排的學生一同舉起手來。省吾稍許漲紅了臉,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參觀的人互相對望著,會心地微笑了。
老師不斷出著題目,講解著,反復多次之后,一堂算術課總算上完了。這天,學生顯得特別安靜,自沒有參觀者的第一堂課開始,未曾出現一個調皮的學生。平時那些一上課就打盹、或者在課桌底下偷偷摸摸發電報的“技師”們,如今也都規規矩矩地正襟危坐,啊,今天是最后一次站在這里,要好好看看學生的表情,看看這間教室,想到這里丑松心里一陣激動,臉上也洋溢著一股熱情。
“當然是市村先生當選啰!”會客室里一個白胡子鎮議員帶著一種看透世俗的語調說,“人緣這個東西了不得啊,高柳君落到那種地步,不會有人站在他那邊的,連他手底下那些人,也都倒向市村先生了?!?/p>
“這件事嘛,全都因為豬子這個人的死,市村先生應當好好感謝他哩?!贝鹘鸾z眼鏡的議員鄭重地說。
“看起來,新平民也不容小覷啊!”郡督學挺起胸脯笑著。
“是不可小覷啊?!卑缀幼h員也笑了,“能下那么大決心很不容易,不過豬子這號人很特別?!?/p>
“說的是,那個是那個,這個是這個?!蹦樕嫌袔最w白麻子的商人出身的議員說。這時,在場的人都笑了?!澳莻€是那個,這個是這個?!彼徽f了這么一句,大家都全然明白了。
“哈哈哈哈,我就來談談剛才所說的‘這個’吧?!苯鸾z眼鏡的議員一邊抽著煙一邊說,“請郡督學關照一下,趁著鎮上還沒有怎么鬧起來,是不是把他調走還是免他的職?這件事請務必給予考慮?!?/p>
“是的。”郡督學用手拍了一下腦門。
“其實,我很同情瀨川老師,這也是不得已的事?!卑缀幼h員嘆息著,“眾所周知,這地方特別忌諱這個,一旦學生的家長們知道那位老師的底細,那你看吧,他們不會叫孩子們去上學的。這是明擺著的事。目前在鎮議員之中,已經有人大訴其苦了,抓住我們一個勁兒嘮叨,說什么校務委員實在沒有用。”
“是啊,就是我們聽到了,心里也不好受啊?!卑茁樽幼h員笑著,他在添油加醋。
“不過,這對學校來說,未免太殘酷了。”校長改換了口氣,“瀨川君干得很出色,這一點想必大家也聽說了。我也把他當做了一只臂膀,有才學,人也實在,而且深得學生的歡迎,是個很難得的青年教育工作者。只因出身卑賤就這樣被拋棄,還從來沒聽說過。希望大家多多幫忙,盡可能給以挽留。”
“不,”金絲眼鏡議員打斷校長的話,“誠然,聽了剛才校長先生的發言,想到我們今天正是商量這件事,甚感慚愧。是的,在學問上不應有等級的差別。話雖這么說,但這個地方的人都很迷信,持有此種美好思想的人實在太少了。”
“人們還沒有開明到這一步嘛?!卑茁樽幼h員說。
“哪里,如果能有豬子先生那般超拔的毅力,人們也會原諒的?!卑缀幼h員接過話頭,“其根據是: 他可以堂堂正正住在旅館里,也可以租借寺院的本堂,發表演說人們也都去聽。那位先生什么都不隱瞞的好,他采取一開始就全部亮出來的策略,反而獲得人們的同情。人情世故就是如此。然而,像瀨川老師和高柳君的夫人那樣,想一味隱瞞下去,反倒惹起了社會上的強烈反應?!?/p>
“這話大體不錯?!笨ざ綄W表示同意。
“怎么樣?干脆把他調走吧。”金絲眼鏡議員注視著每個人的臉。
“調走?”郡督學斟酌起來,“不過有條件的調離不好辦理。再說,既然社會上都知道了,不管到哪所學校都會遭嫌棄的。還是先停職吧?!?/p>
“不論怎樣,就按您的意見辦吧。”白胡子議員搓著手說,“鎮議員之中甚至有人罵道:‘混賬,快給我趕出去!’在這種情況下,如何處理那就全仗您啦?!?/p>
不管如何,要好好上完當天的課,丑松抑制著涌上心頭的思緒,教完了第三節的習字課。他轉到練字的學生背后,手把手教他們漢字的寫法。這時,筆尖一個勁兒抖動,周圍的學生伸過頭來瞧著,張著滿是墨汁的大嘴笑了。
校工搖響了第三節課的下課鈴,這時候,郡督學和鎮議員早已回去了,師范學校的學生還留下聽下午的課。午飯后,丑松把指導學生的工作托付給別的老師,自己留在教員室里收拾東西。他想,該還的還,該查的查,不能叫人事后說閑話。他越是這么想,心里就越慌亂。幾個閑著的教師聚在屋子一角,談論著法福寺門前發生的事。他們就蓮太郎舍身的動機做出種種臆測,有的說這是受了過分的名譽心的驅使,有的說是為生活所迫,也有的認為精神上出現了異常。唉,各有各的看法,無非都是誹謗。也有人難得地表揚一下蓮太郎的精神,但又說這是因為他患上肺病的緣故。丑松本不想聽他們說些什么,但一聽就悟出了這樣的道理: 當今社會不可能不遭受誤解。“默默地像狼一般勇敢地赴死。”他想起那位前輩的話,不由悲從中來。
下午的課是地理和國語,上第五節課時,除了國語教科書之外,丑松還把預先交上來的習字謄清本、作文本等一起帶來,走進了教室。好奇的孩子看到了,個個睜大眼睛,有的說:“嗬,作文已經改好了?!庇械恼f:“圖畫也改完了?!背笏砂堰@些作業放在講臺上,拿起那本教科書來。他講了平時內容的一半就合上了書本說:“今天就講到這里,下面有些別的話要說?!闭f罷環顧一下全體學生的臉。性急的學生馬上問道:“是講故事嗎?”
“講故事,講故事!”教室各個角落都傳來了這樣的請求聲。
丑松的眼睛里閃著亮光,他止不住流下了淚水。此時,習字本、圖畫本和作文本都發給學生了,其中有加紅點的,有打著“優”或“良”的,也有完全沒有批改的。丑松首先對此表示道歉。他說,本來想全部改完,但已經沒有時間了。即使同大家在一起做練習也只限于今天了。自己如今站在這里是跟大家告別來了。
“同學們都知道,”丑松極力克制自己,“住在山里的人要是區分一下,大體有五類,這就是舊士族、鎮上的商人、農民、僧俗,此外再加上穢多這個階級。你們知道嗎?這些穢多如今成伙地住在鎮子外邊,制作大家穿的麻草鞋、皮鞋、大鼓和三弦琴什么的。也有的靠種地過活。知道嗎?這些穢多每年總有那么一次,挾著一捆稻草,到你們的父親或祖父跟前作揖行禮,知道嗎?這些穢多來到你們家里,只能跪在門口的泥地上,用專門的飯碗,討一些飯食。決不會跨進門坎到屋內來。你們家里有事要到穢多村子里去,抽煙要自己點火柴,他們有茶也不獻過來,這都是往昔傳下來的規矩。所以說,這些穢多屬于卑賤的階級。假如有一個穢多,跑到這座教室教你們國語和地理,這時你們會怎么想呢?你們的父親或母親又會怎么想呢?事實上,我就是這樣一個卑賤的穢多。”
丑松說著,手和腳劇烈地發抖,似乎站也站不住了,只得將身子靠在講臺上。誰知,學生們似驚非驚、個個揚著臉,張著嘴,熱切地凝望著他。
“同學們都十五六歲了,已經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年齡了,請記住我說的話吧?!背笏梢酪啦簧岬乩^續說下去,“將來再過五年、十年,偶爾想想小學時代,啊,在那間高小四年級教室里,曾經有個瀨川老師教過我們。那個穢多出身的教員坦白了自己的出身,臨別時講了話。他說過年時,他一樣和我們飲屠蘇酒,天長節同樣唱國歌《君之代》。他暗暗祝愿我們幸福,希望我們有出息。請你們回憶一番吧。我今天坦露自己是個穢多,想必會使你們覺得骯臟吧?啊,即使我出身卑賤,至少我每天也在用心教你們,希望大家具有一種高尚的思想。為著這份辛苦,請你們饒恕我的過去吧?!?/p>
他說著,將雙手拄在學生的課桌上,深深低頭道歉。
“大家回到家里,請把我的事告訴你們的父親母親,就說我一直隱瞞身份,實在對不起。就說我當著大家的面低頭坦白了。我確實是穢多,是個下賤的人,不干凈的人。”
他又添了這段話。
丑松覺得這樣做還不算謝罪,便退后兩三步,跪到地板上說:“請饒恕我吧?!焙笈诺膶W生不知他要干什么,立即站了起來。一個,兩個,都伸長脖子望著。最后,教室內的學生全都站起來了,有的跐著凳子,有的離開座位,有的跑到走廊上邊,喊著,跳著。這時,下課鈴響了,所有教室的門都敞開來,其他班的學生和教師也都潮水一般蜂擁過來了。
進入十二月后,銀之助已成了學校的客人,那天下午一時半光景,他有事到學校里來,正在教員室閑聊的當兒,偶爾知道了丑松的事。他一下子沖出門去,穿過大門,通過長廊,看到披肩上包著紫頭巾正準備回去的女學生,這里一堆兒,那里一團兒,都在談論丑松的事,竟然忘記了回家。男學生聚在體操館里,也在談論著丑松。他分開左右來來往往的一群孩子,來到高小四年級教室一看,校長和五六位教師站在走廊上,其中也有文平,還有其他高級班的學生,都圍在丑松身旁。前來參觀的師范學校的學生也都呆呆地站在那里望著。一看,丑松有些神經失常似的跪在同事們面前,羞愧地將額頭埋在地板的塵埃中??吹竭@番可憐的光景,深切的痛惜之情涌上銀之助的心頭。他走上前去,扶起丑松,為他撣掉衣服上的灰塵。這時,丑松迷迷糊糊連連說道:“土屋兄,請原諒我?!被诤薜臏I水在他的臉上滾滾流淌。
“我知道,我知道,我完全明白你的心情?!便y之助說,“哎,你不是寫了辭職報告嗎?往后的事交給我了,你就馬上回去吧。嗯?就這么辦吧。”
(陳德文 譯)
注釋:
穢多,日本江戶時代,有一部分被稱作“穢多”的人,在社會上格外受歧視,他們自成部落,又稱“部落民”。明治初年(1871),政府曾宣布廢除身份制度,改稱“新平民”,但這部分人并未獲得真正平等的待遇。
【賞析】
1906年《破戒》初次出版即引起轟動,首次印刷的1 500冊不足十天就告罄。夏目漱石稱贊其為“明治時期第一部小說”?!镀平洹返闹黝}是日本文學評論界關注的焦點,即應將作品歸為現實批判小說還是自我告白小說的問題。
就作品主人公丑松是部落民出身這一設定看來,作者讓主人公與社會問題相聯系的構思本身就使作品包含了社會批判的要素,而且批判力度隨著丑松在小說中的境遇而起伏變化。丑松內心的矛盾沖突越尖銳,作品所體現的社會批判力度就越大。因為丑松內心的苦悶恰恰是社會壓迫個體的反映。同時,藤村塑造了校長、郡督學、鎮議員等反面形象,對他們的裝腔作勢和虛偽無恥進行了無情的批判和嘲弄,以廣闊的社會為背景,揭露了封建身份制度的荒謬和各種惡勢力對人的桎梏。《破戒》具有的社會批判性與取材密不可分。1904年,島崎藤村根據在小諸地區的見聞,和經過調查當地部落民生活得到的材料,開始寫作《破戒》。小說主人公丑松的形象是以藤村當時的同事大江磯吉為原型的。藤村親眼目睹了大江磯吉部落民身份暴露后慘遭迫害的經過,并通過走訪部落首領,了解到大江磯吉的生平。基于對這些客觀材料的剪輯和加工,《破戒》如實地反映了部落民的生活,大膽揭露了社會丑惡的一面。這種創作是受法國自然主義影響的結果。法國自然主義提倡如實反映社會問題,而日本自然主義,特別在田山花袋的《棉被》以后,越來越偏離社會批判的方向,進而發展為極端描寫個人“隱私”的傾向。就社會批判性而言,《破戒》比后來的日本自然主義作品更貼近自然主義文學本質。正是從社會批判性的角度出發,《破戒》可以說是“最早非常明顯地闡明了自然主義文學色彩的作品”。
《破戒》的社會批判性不僅來自自然主義思潮的影響以及社會化取材,也同特殊時代背景下藤村創作思路的轉變有關。島崎藤村早期創作主要是浪漫主義抒情詩。而浪漫主義提倡文學反映超越現實的主題,強調理想和抒情性。但在自由民權運動屈從于專制主義、資本主義、封建主義,封建家庭倫理尚存的社會背景下,藤村感到抒發非現實理想的蒼白無力,他悟出文學創作必須結合社會現實才能找到出路的道理?!镀平洹氛菎u崎藤村從浪漫的抒情詩人轉向批判現實的小說家的試筆之作。另一方面,作品對社會問題的關注,恰好滿足了當時日本社會對文學的要求。但是,由于自由民權運動的實質性失敗,日俄戰爭后天皇威信的重新確立,經歷了系列變革的日本社會雖新猶舊,封建的倫理道德和思想觀念仍有大量殘余。因此,受特殊時代背景的限制,《破戒》的社會批判性進行得不夠徹底。
節選中,丑松在學生面前坦承身世的一段是整部作品的高潮,同時也突出了作品社會批判性不足的弱點。尚未坦白時,過分激動的心情讓丑松的眼睛閃著亮光,“止不住流下了淚水”。坦白時,丑松先以讓學生都能了解的方式講述部落民的基本情況,包括社會地位、從事的職業、生活境況等。表面上,丑松客觀真實地描述了部落民“屬于卑賤的階級”,字里行間同時也透露出丑松對身為部落民的劣等感,和對部落民遭人鄙視這一現實的消極接受。丑松認為不帶世俗偏見的學生最有可能理解他隱瞞身份的做法,并同情他的處境,所以首先向學生坦白。他不像豬子蓮太郎那樣直接向歧視部落民的社會輿論和普通民眾坦承身世。和勇于戰斗的蓮太郎相比,丑松是消極軟弱的。作品不僅通過語言,還借助傳神的神態描寫來刻畫坦白時的丑松形象。他由于過度激動,手腳劇烈地顫抖,只好借講臺支撐身體。他覺得似乎還不夠,跪在地上,說:“請饒恕我吧?!痹谌毡疚幕?,只有在表達最深的歉意時,才會采取“五體投地”的姿勢道歉。這一行為在強化丑松懺悔的深刻的同時,也凸顯了他的愚昧無知,他根本沒有認識到造成個人不幸的社會根源。丑松還試圖通過學生,間接地向學生家長,向對部落民抱有根深蒂固的偏見的普通市民,為自己卑賤的出身致歉。正是那些人的偏執、那個社會的不公造成丑松的痛苦,他不但不加以批判,反而向他們低頭下跪、請求諒解,這不得不讓人慨嘆可悲可憐。小說中,丑松作為部落民這一社會問題的集中體現,本可以借坦白身世之機,追究問題的社會制度根源,對社會的不合理性進行有力的鞭撻。但作品這部分內容,花了大量的篇幅反映丑松個人的心理和情感。重點突出了丑松對其出身的羞恥感、卑賤感,以及對隱瞞身份感到的愧疚和自責。這使得作品批判社會的力度大打折扣,人物與社會現實的沖突轉而化為人物內心的矛盾沖突。這既有時代背景的影響,也與日本小說重視心境描寫的傳統分不開。
那么,《破戒》是否存在自我告白的傾向,是否足以界定為自我告白小說呢?結合島崎藤村的生活經歷可以發現,他一直試圖謀求生命的解放。這和作品中丑松的心理歷程有著相通之處。而藤村與家庭的沖突也正好同丑松與父親之間的對立相映照。丑松身上隱藏著藤村自我告白的意圖,這是一些評論家將《破戒》確立為自我告白小說的理由。作品中確實存在大量內心獨白式的描寫。作為浪漫抒情詩人,島崎藤村具有很強的感受能力,他十分敏銳地捕捉到丑松內心微妙的變化,并通過平實流暢、自然細致的筆法刻畫出來。節選內容的前面部分,藤村著力渲染了丑松破戒前的悲壯情緒。吃早餐時突然想起今天要去表白自己是個穢多,竟落下淚來,感慨身為穢多的自己終究難以像普通人一樣生活。丑松又突然堅定起來,他想:“不管誰說些什么,他決心破戒!”“破戒!這是何等悲壯的思想?。 比绱?,丑松時而勇氣十足、堅定無畏,時而憂心忡忡、自嘆自憐,其搖擺不定的心情被刻畫得入木三分。天真無邪的學生、熟悉的課堂教室,都讓他留戀不已。長野師范學校前來聽課的學生,令丑松想起自己穿著同樣制服的時代,以及當時無憂無慮的心情。這些心理刻畫表現了丑松對像普通人一樣的生活的眷念和對成為社會可接納的一員的向往。然而,所有這些都被卑賤的出身擊得粉碎。當聽到普通科女生唱桃太郎的歌時,丑松情不自禁地落淚,因為他想到自己的命運,注定達不到“桃太郎”那樣完美的日本男子的理想。對于部落民出生的學生——仙太,丑松旁若無人地從后面抱著他,向他表達憐憫之情。人們對蓮太郎的死做出種種無稽的臆測,丑松慨嘆,雖然豬子先生“默默地像狼一般勇敢地赴死”,但“當今社會不可能不遭受誤解”,不禁心中悲戚。在丑松心目中,“穢多的身份”阻斷了以往的生活,阻隔了對未來的憧憬。無論是像父親要求的那樣隱瞞身世,還是像豬子那樣做堅決的斗爭都是徒勞的。但已經覺醒的自我又不容他安于現狀、繼續將身世隱瞞下去,盡管心中懷有對過去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擔憂,他還是義無反顧地決定坦白。他想借坦白在社會中求得一絲生存的契機。丑松的坦白更像是說給自己聽的。“我確實是穢多,是個下賤的人,不干凈的人”,這種反復呢喃或可理解為丑松放下心中重擔后無意識的自然流露。從這個意義上講,丑松之“破戒”是近代覺醒了的個人消除內心苦悶、試圖融入社會的手段,是另一種與社會抗爭的途徑。上述心理描寫,既是小說創作中的常用手法,也是藤村早期浪漫抒情性的延續,同時還是對日本小說注重心境描寫的傳統的繼承。而至于丑松身上隱含的作者本人的心境和體驗,或許將其視作小說取材的一方面更為妥當。如上文所述,丑松的真正原型是大江磯吉,而非藤村本人。
《破戒》之所以一面世就備受關注,主要在于其主題的雙重性,既可以作社會批判小說解讀,又與自我告白的因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是島崎藤村作家才能和特定時代背景合力作用的結果。《破戒》兼具社會批判性和自我主體性的特點,奠定了其作為日本近代小說象征的地位,成為日本近代文學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張 靜)
上一篇:《石榴石手鐲·庫普林·?!·Ж》原文|讀后感|賞析
下一篇:《碧血黃沙·布拉斯科·伊巴涅斯》原文|讀后感|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