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泰戈爾·職業(yè)》經(jīng)典詩文賞析
早晨,鐘敲十下的時候,我沿著我們的小巷到學校去。
每天我都遇見那個小販,他叫道: “鐲子呀,亮晶晶的鐲子!”
他沒有什么事情急著要做,他沒有哪條街道一定要走,他沒有什么地方一定要去,他沒有什么規(guī)定的時間一定要回家。
我愿意我是一個小販,在街上過日子,叫著:“鐲子呀,亮晶晶的鐲子!”
下午四點鐘,我從學校里回家。
從一家門口,我看見一個園丁在那里掘地。
他用他的鋤子,要怎么掘,便怎么掘,他被塵土污了衣裳。如果他被太陽曬黑了或是身上被打濕了,都沒有人罵他。
我愿意我是一個園丁,在花園里掘地,誰也不來阻止我。
天色剛黑,媽媽就送我上床。
從開著的窗口,我看見更夫走來走去。
小巷又黑又冷清,路燈立在那里,象一個頭上生著一只紅眼睛的巨人。
更夫搖著他的提燈,跟他身邊的影子一起走著,他一生一次都沒有上床去過。
我愿意我是一個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燈去追逐影子。
(鄭振鐸 譯)
這首詩是泰戈爾《新月集》中的一首。它表現(xiàn)了詩人對自由人生的向往和追求。
這首詩的構(gòu)思出人意外。詩中所寫的小販、園丁、更夫,都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人。在人們世俗的眼中,他們的“職業(yè)”低賤,更無令人向往的詩意。因而,他們常常為人們忽視。但是詩人卻從他們身上看到了常人看不到的東西,把他們描寫得象神仙一般自由自在。這里,詩人拋棄了世俗的眼光,而用兒童充滿稚氣的眼光重新審視世上的人和事。因此,沿街叫賣著鐲子的小販,被泥土污了衣裳的園丁,以及提了燈追逐自己的影子、整夜走在街上的更夫都是那么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兒童純潔無瑕的眼睛忽略了人生的艱辛、社會的污濁,但是泰戈爾是清醒地看到了的。他所渴慕和歌頌的兒童的自由,正是與成人世界的不自由相對照的。泰戈爾善于體察和表現(xiàn)兒童的心理,是因為他有一顆不泯的童心,怪不得有人稱他為“人類的兒童”。這首詩的章法是詩人運用得比較多的。三節(jié)詩在意義上重復(fù)而有變化,重疊在一起是為了加大詩的容量,強化主題。
這首詩突出地表現(xiàn)了詩人自由的愿望。追求自由,是泰戈爾《新月集》的一個主旋律。在他的另一首詩《最后的買賣》中,詩人寫自己不為皇帝的權(quán)力、商人的金錢、以及美人的微笑所迷惑,寧愿以身賣給一個以貝殼為戲的孩子,從此,他便成了一個“自由的人”。而在這首詩中,通過對孩子眼中“自由的人”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的理想。在詩人的筆下,不論是小販、園丁,還是更夫,他們都是占有了自由本質(zhì)的人。
人們知道,在現(xiàn)實的活動中,人的自由意志永遠得不到實現(xiàn)和滿足,但是人類的自尊又不允許他在精神上屈服和萎縮下去。因此,神話、藝術(shù)等意識形態(tài)便成了它臨時的家園。它們把人在現(xiàn)實中失去的自由、 自覺本質(zhì)歸還給人。從這一觀點看, 泰戈爾這類詩所表現(xiàn)的自由人生境界雖然是不現(xiàn)實的,但它象掛在天邊的一輪秀嫩天真的新月,永遠喚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信念,對光明未來的希望,從精神上“加強人的生活意志”(高爾基語)。我們似乎應(yīng)該這樣看待這類詩的意義和價值。
當然,泰戈爾并沒有指出一條通往現(xiàn)實自由的坦途。如果有人把他的理想當作現(xiàn)實,從而以對幻想的追求取代爭取現(xiàn)實自由的斗爭,這自然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也違背了泰戈爾的初衷。因為泰戈爾知道,時間不可逆轉(zhuǎn),童年不可挽留,神只是“等待著人在智慧中重新獲得童年” (《飛鳥集·二九九》)。也許神已經(jīng)等待得久了,而希望還是無期,因此,在這首詩以及整個《新月集》中,總是彌漫著一種淡淡的哀愁。
(胡興)
上一篇:〔德國〕海涅《羅累萊》賞析
下一篇:〔俄國〕普希金《致恰達也夫》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