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斯萊塞·威廉大街》經典詩文賞析
一片紅紅的光球,酒綠色,
閃動的箭,流動的火。
潑灑在石頭上,比小溪流得深;
你覺得這很丑,我認為它很美。
幽靈的褲子,象懸著的吊死鬼,
那膝蓋在典當鋪的櫥窗里碰來碰去,
但里面沒有人抱怨或覺得受罪;
你覺得這很丑,我認為它很美。
沖人的刺激氣味,濃煙,肥肉和鯡鯉;
一股股煤氣味直撲鼻腔,
脂油“嗞”的一聲給洋蔥一頓飽浸;
你覺得這很丑,我認為它很美。
扒手和娼妓,端著香酒,眼睛賊亮,
(饑餓跟著他們的腳踵,死亡在他們的左右。
在鋪設著他們牧場的大道;)
你覺得這很丑, 我認為它很美。
(唐正秋 譯)
《威廉大街》這首詩較好地代表了作者成熟時期的風格, 顯示了作者的某種寫作特色——擷取一實景或真實情形,然后予以生動的再創造,使讀者能領略其風貌、聲音、氣味以及隨之而生的情感。
威廉大街是悉尼市主要大街之一,它和與之相接的皇家十字街同為悉尼市夜生活中心。那兒有高樓大廈,豪華公寓,珠寶、時裝商店,但也有不少的古舊商店,典當鋪,各類小吃,酒吧舞廳,以及變相的妓院。為有名的鬧市風光區。
斯萊塞本人在談到他的這首詩時說:“這是一張類似照片的東西,對象是那條通到皇家十字街的小山的城市大道(即“威廉大街”——譯者注),攝于一個雨夜。那時路面由于高樓大廈上的廣告牌的映照顯出了一層光滑的紅、 白、綠的顏色”①(即‘紅紅的光球’和‘閃動的箭’)。他說, 寫這首詩,是為都市的魅力辯護,從而駁斥那種認為城市“丑惡”,僅僅鄉村才美的看法。
作者以一個導游的口吻指出了那些他所喜歡的風景、聲音和氣味,讓“聽者”(更喜歡鄉村風光的人)相信:城市給人的印象確實是“很美的”。
詩的第一節中的“酒綠色”不僅指霓虹燈廣告的顏色,還暗示了廣告牌下的許多酒吧內夜生活刺激的嗜酒本質。 “潑灑在石頭上”使人想到某種原始的儀式(如敬神酒等),尤其是和“酒綠”、“箭”、“火”讀在一起時,更令人產生這種聯想,整個詩節產生出某種生氣勃勃、強烈而原始的對生活的禮贊。
第三節寫小吃店用了不少頭韻,如“沖人”和“濃煙”; “肥肉”和“鯡鯉”; “脂油” “‘嗞’地一聲”等,使人如臨其境,如聞其聲, 如得其味。
此外,詩中有意無意提到“石頭”(而不說“公路”),“小溪”和“牧場”等詞,使讀者對鄉村產生聯想, 形成一種對照和反襯,傳達出作者對都市自然風光的感覺,從而說明城市生活與鄉村生活一樣充滿生氣和活力。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作者專揀那些“你覺得這很丑”的方面來駁斥對方, 以之來強調“我認為它很美”的理由。這樣一來,都市的燈紅酒綠、光怪陸離,典當鋪的舊衣褲,小食店的油味煙味以及扒手、娼妓出沒的街頭在作者眼中都是美的了。這在我們看來如果不能說是一種病態的話,也算是一種過份的偏愛或怪癖。
(唐正秋)
上一篇:〔法國〕耶麥《天要下雪了》賞析
下一篇:〔美國〕梅利爾《實驗室之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