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克蘭·外婆的情書》經典詩文賞析
今夜沒有星星
只有回憶之星。
可是細雨纏綿下
多少事讓人回憶。
甚至還讓人想起
我母親的母親
伊麗莎白寫的信,
在屋頂下的角落
塞了多少年
早已發黃變脆
隨時會化掉,象雪。
時間那么遙遠,
腳步必須放輕。
信懸于一根看不見的白發,
顫抖,象白樺樹枝在風中哭泣。
我問自己
“你的手指那么長
能彈已成回音的琴鍵:
寂靜的力量那么強
能把音樂帶回聲源
再傳回給你
就象傳給她?”
但是我還得拉著外婆的手
領她穿過那么多她不懂的東西;
我遲疑。雨依舊打著屋頂
那聲音象憐憫的笑,很輕。
(趙毅衡 譯)
這是一個催人淚下的場面——一個漆黑的夜晚,細雨霏霏,好似纏綿低語。面對窗外的細雨, 靜聽雨

由于父母的離異,少年克蘭的心靈被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陰影,他的生活歷程便是從這痛苦之中開始的。痛苦之后再回憶過去,詩人的心怎能不為之震顫?克蘭曾有過美好的生活,外婆寫來的信便是美好的象征,幸福的象征。然而,一切都已成為過去,一切都已被陰云湮埋。對于詩人,過去的幸福已變得虛幻飄緲, “信懸于一根看不見的白發,/顫抖,象白樺樹枝在風中哭泣。”但是,詩人仍然在尋覓它, 以求得心靈上的慰藉。雖然歷經苦難,他仍未沉淪,仍然在追尋屬于自己的幸福與寧靜。那“回音”、那“音樂”,是詩人的追求,更是他對過去的懷戀,他忘不了“聲源”。勇敢的詩人敢于面對現實,正視挫折,外婆的信對于詩人只是一種寄托,并沒有為他指出一條現成的人生之路, 因此,他要自己去撞,去創造外婆不曾知道的東西,去走外婆不曾走過的道路,去經歷外婆不曾經歷的苦難。
《外婆的情書》是克蘭第一首獲得成功的詩,發表在一九二○年的美國《日昝》雜志上。當時,詩人只有二十一歲,就在這二十一年中,詩人卻已經體驗了人生的所有酸甜苦辣。果樹農場的單調生活、荒涼的大自然的啟迪,一齊涌上他的心頭。人生路漫漫,何處是盡頭?回憶是甜美的,面對未來,詩人的心卻又在顫抖, “我遲疑。雨依舊打著屋頂,/那聲音象憐憫的笑,很輕。”這復雜并且有些矛盾的心理多象一位飽經風霜的老人在回憶自己的一生, 然而,它卻是一個風華正茂的青年詩人的自我歌吟。人生的艱辛如歷眼目。文明的美國啊,你是否能夠團圓一個詩人的幻夢?
全詩形象綺麗,色彩優美,借物抒情,建構了一個特定的抒情氛圍。這一切都融匯了詩人豐富的人生體驗與高超的詩藝。全詩在矛盾中展開,回憶與展望對比鮮明,輕快的節奏中蘊含著沉重的內容,樂觀中總帶著淡淡的憂傷。這種矛盾一直伴隨著詩人,到后來,絕望占據了上風,致使詩人在青春壯年投身大海。
(蔣登科)
上一篇:〔希臘〕埃利蒂斯《夏天的軀體》賞析
下一篇:〔法國〕阿波里奈爾《多病的秋天》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