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深淵》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1980 彩色片 14本
埃及艾蒙影片公司攝制
導演:卡馬爾·謝赫 編劇:沙里赫·瑪爾西 攝影:萊姆西斯·瑪爾祖格 主要演員:邁哈默德·亞辛(飾埃德蒙) 默也赫·卡米爾(飾阿卜萊) 馬麗·賈恩(飾瑪德琳)
【劇情簡介】
1967年,第三次中東戰爭爆發。短短6天,埃及就被以色列打敗。震驚之余的埃及人民群情激憤,決心再開戰局,為國雪恥。
然而,在這關系國家榮辱安危的嚴峻時刻,也有態度冷漠者。年輕的女大學生阿卜萊就是其中的一個。她涉世不深,有幾分天真,在戀愛上遭到挫折后對生活產生了灰暗情緒;她厭倦戰爭,戰爭的失敗竟使她喪失了對祖國的信心。更為致命的是,在阿卜萊年輕的軀體里涌動著的是對西方享樂生活的迷醉和欲求。她要出國去追求自己的新生活。
機場上,阿卜萊興高采烈,準備登程。阿卜萊的父母來為她送行。她的老父——一位正直的教師語重心長地囑咐她:“不要忘了,我們東方人和他們不一樣。”但此時的阿卜萊心已飛向巴黎,老父親的話已經聽不到心里去了。阿卜萊的男朋友、在埃及某導彈軍事基地工作的年青的工程師薩布里也匆匆趕到機場為阿卜萊送行。飛機騰空而起。
巴黎,一家阿拉伯人經常聚會的咖啡館里,阿卜萊認識了一個交際花式的文學院大學生瑪德琳。她哪里知道,瑪德琳是以色列情報機構混在文學院里的人員,她專門在阿拉伯留學生中物色可以利用的人。瑪德琳很快洞悉了阿卜萊的內心世界,又了解到阿卜萊的男友在導彈軍事基地工作,因此,向阿卜萊撒下了羅網。瑪德琳以朋友身份親親密密地帶阿卜萊逛遍巴黎的花花世界。阿卜萊很快沉湎于燈紅酒綠、輕歌曼舞的夜總會,沉醉于豪華的時裝博覽和揮金如土的生活之中。她對金錢的渴求也越來越強烈,她那點兒獎學金是遠遠不夠花的了。此時暗中撒向她的羅網開始收緊。
一天,阿卜萊行走在馬路上,突然,有人向她行劫,慌亂中,她又差點兒被來往的車輛撞上。這時,一個叫埃德蒙的男人“救助”了她。埃德蒙正是負責繼續向阿卜萊進攻的以色列情報軍官。他以記者的身份與阿卜萊交往,贏得了阿卜萊的好感,同時,他又給阿卜萊提供了一條不費力的獲取金錢之路——當一名“記者”,反映阿拉拍學生的政治傾向和埃及的有關情況,埃德蒙則付給她高報酬。淺薄、幼稚、被貪婪驅使的阿卜萊不知中計,滿心歡悅地干了這件事,過起了這種有優厚報酬的生活。
終于有一天,慘劇發生了。傳來埃及艾布·素丹導彈基地被以色列襲擊炸毀的消息,這正是阿卜萊的男友薩布里工作的地方。她猛然醒悟到是由于自己泄露了薩布里來信的內容而導致這場禍事,自己實際上已落入罪惡之網。她驚恐地想退出這個罪惡勾當。然而,埃德蒙豈能容她洗手?可恥的是,阿卜萊的靈魂已被高物質享受的欲望牢牢攫取,她根本無力自拔。她終于進一步接受特務訓練,自覺當上一名與祖國為敵的女間諜,掉進了無底的深淵。不久,阿卜萊奉埃德蒙的命令返回埃及,把她的男友薩布里也拖下水。她騙薩布里說,她是為一個和平組織工作,這個組織反對戰爭。后來,薩布里雖然察覺到這是一樁罪惡,但他輕信了阿卜萊和他結婚的許諾,軟弱的他為了得到阿卜萊的“愛”,在阿卜萊的威脅下,還是答應了為她提供信息。當他們擁抱在一起時,薩布里又把另一個軍事工程告訴了阿卜萊,他也成為祖國的叛徒。由此,埃及軍事基地再次遭到破壞。
嚴重的事態引起埃及情報機關高度重視,負責人哈立特已開始組織偵察。他們注意到工程師薩布里的行動并嚴密監視,順著薩布里的線索,摸到了阿卜萊活動的巢穴,一直追蹤到巴黎。他們在居住巴黎的麥德赫特配合下,掌握了設在那里的以色列情報機構總部——古董商店活動的情況。他們查清了間諜阿卜萊的罪行不僅對埃及,而且對整個阿拉伯世界的安全都有嚴重威脅,決定立即將她逮捕歸案。為了誘敵落網,埃及官方找到阿卜萊的父親,講明真相,讓他以身患血癌為由召女兒回國。深明大義的老教師同意了這個做法,埃及有關方面做了周密安排。
一天,阿卜萊突然接到在突尼斯沙德基中學任教的父親凱密爾的長途電話,告之因病重住院了。阿卜萊急忙將這個消息告訴埃德蒙,要求去突尼斯探望父親。狡詐的埃德蒙沒有輕信這件事,專門派人去突尼斯了解凱密爾的病情真相,證實他確是患了血癌,才消除疑慮,同意阿卜萊去突尼斯。
匆匆趕赴機場的阿卜萊一進入機艙,就遇到了化妝成商人的哈立特。當他們到達突尼斯走下飛機時,阿卜萊立刻被轉送到另一架飛往埃及的專機上。在阿卜萊飛往突尼斯的航程中,埃德蒙暗中派遣特務一直尾隨觀察。特務眼見阿卜萊被捕,明白他們的陰謀已破產了。與此同時,埃及情報局逮捕了另一名叛國者薩布里。
阿卜萊坐在被押返埃及的飛機上。機艙外,晴空萬里,機翼下,尼羅河、金字塔緩緩移過,但是,這一切已不屬于叛逆者。深知自己已落入犯罪深淵的阿卜萊絕望地哀嘆: “我完了!”
1973年5月9日,埃及最高法院分別對這兩個叛國犯判了刑。
1973年10月6日下午7時,爆發了第四次中東戰爭。
【鑒賞】
每個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中,都不可避免身處各種政治生活背景中,都不能不關注政治,而首當其沖的無過于對祖國命運的掛牽縈懷。特別是在動蕩的年代里和直接關系到祖國安危榮辱的重大事件中,國家的命運和前途更是每個有愛國心的公民心之所系。20世紀60年代中期,埃及便經歷了這樣一場關系國家命運的大事件,在第三次中東戰爭中,埃及在短短6天中便遭到失敗,當時,全國震驚,愛國雪恥成為每一個真正的埃及人的心聲,也正是在這重大關頭,考驗著誰是祖國忠誠的兒女。《走向深淵》便是在這個背景中依據真實事件拍攝的一部帶有驚險色彩的政治題材影片。
影片塑造的年輕女主人公阿卜萊就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變節分子。這個人物在影片中是一步步陷入變節者泥坑的,由于創作者十分注意刻畫她的心路歷程,人物形象就顯得十分真實。初現銀幕時的阿卜萊并非僅僅是個淺薄、幼稚的姑娘,她的思想及性格中有兩大致命的弱點,一是經受不住挫折。在離開祖國前,她曾在婚戀中受騙,這使她對生活產生沮喪情緒,而埃及在戰爭中的失敗,又使她對國家前途感到迷茫;三是她沒有正確的人生目標。西方生活方式使她著迷,物欲與官能享受是她追求人生的大義。她到巴黎后,很快沉溺于花花世界的官能享受之中。她之成為敵人獵取的目標是毫無疑問的。創作者在具體描寫她的墮落過程時,注意到將行為歷程和心路歷程結合起來。在埃及艾布·素丹導彈基地被以色列襲擊炸毀消息傳來,阿卜萊意識到這是由于自己的罪惡造成的。此時,編導者著力描寫了她的恐懼,描寫她意欲退出間諜圈的痛苦、矛盾心理。但同時,也著力描寫她已經陷入高物質享受的泥淖,已經難以自拔。她終于接受了敵人的特務訓練。如果說,在這次爆炸事件之前,她的墮落尚有不自覺的成分,敵人誘騙的成分,自此以后,她已成了自覺的死心塌地的犯罪分子。后來,她返回埃及將男友薩布里拉下水的行為就成為發展的必然。在影片中,編導者將一個叛國者蛻變的行為歷程和心理歷程描繪得如此細致,不僅是塑造人物的需要,也是以此為例警告世人:什么是最可怕的深淵,從而將一個恒久的嚴肅人生主題擺在人們的面前。這也是《走向深淵》成為埃及電影史上最重要的影片之一的一個基本原因。
從題材和樣式選擇的角度看,這部影片也是成功的。政治題材影片并不都帶有驚險性,但許多政治事件本身就是驚心動魄的,特別是當它們緊密聯系到國家利益安危時,就格外扣人心弦,這部影片從生活真實出發,又將生活真實作了藝術的加工,將政治生活背景與藝術的驚險性融于一體,片中跨國反間諜戰的展開,埃及軍事基地連連被炸的慘狀,既增強了可看性,將事件本身賦予驚心動魄之感,也使觀眾對影片的內涵有了一種洞察的角度。
這部影片不僅通過阿卜萊的變節,將一個永恒嚴峻的生活主題擺在觀眾面前,它的深刻之處更在于將事件置于歷史文化背景中。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歷史孕育的東方的道德傳統。阿卜萊去巴黎臨行時,她的老父——一位忠誠的教師囑附阿卜萊不要忘了“我們東方人跟他們不一樣”,影片在這里賦予的言外之意頗耐人尋味,它并非簡單地否定物質生活,更非否定不同國度共享的人類文明,而是寓意著不同生活觀念——西方世界為許多人所崇奉的物質享受至上,與東方傳統中勤儉美德的對立。阿卜萊的悲劇正在于,她雖然參觀過巴黎的許多名勝古跡,卻始終沒有真正了解法國和巴黎,進入她心靈和生活的僅限于繁華和享樂,對雨果、都德等作品中蘊含的強烈愛國情愫、圣潔的民族精神和崇高的人類情感一無所知,她更不理解巴爾扎克、莫里哀們對那個以金錢為中心的病態社會的深刻揭露和批判,她始終停留在對西方社會一知半解的狀態中,這正是她失足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影片還注意用各種電影手法來揭示人物的變化,如阿卜萊初到巴黎時,乘車游覽穿過街頭,鏡頭橫移,一條條繁華的街道閃過,一座座高大的建筑撲面而來,五光十色的廣告牌、燈紅酒綠的夜總會出現在她眼前,畫面前后景的顯現,使觀眾得以洞察阿卜萊的心理狀態。后來,阿卜萊在突尼斯被埃及保安人員抓獲,押上飛機飛返埃及。在飛返埃及的航線上,阿卜萊坐在機倉里,雄偉的金字塔的身姿、綺麗的尼羅河的風光,在機翼下緩緩掠過,形成又一個有深度的表現層面。從影像形態看,這兩組鏡頭的對照并非簡單地否定和鄙棄物質生活,同樣寓示著東西方兩種文明中所包含的不同生活觀念的對立,同時,更深一步告訴人們要熱愛自己的祖國,并使之成為忠誠不渝的信念;也昭示世人,在放眼看世界的同時,不能失去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不能以犧牲民族的尊嚴作為換取個人物質享受的代價。
上一篇:《談話》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
下一篇:《野火春風斗古城》劇情簡介|鑒賞|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