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卡佩蘭·當夏天傾瀉了它的雨水》經典詩文賞析
當夏天傾瀉了它的雨水,有如葉子
和葉子紛紛落下,九月來臨,
我看見一只鳥在我的頭上翱翔,
居住在大地上的我的影子,
它自己的無言歌預示著十月將臨。
(北島 譯)
種純粹的經驗。 讀者往往可以從一首詩中感受到鮮美的情思閃現, 卻無法把握詩歌的整體寄托。 其實,有時候詩人自己也沒有在意到底有沒有一種整體寄托, 寫詩只是一時的情思噴涌。 讀這樣的詩需要讀者具有更豐富的審美經驗, 更廣闊的想象力。 博·卡佩蘭的這首詩, 寫到了三個意象: 夏天的雨水, 翱翔的飛鳥和我的影子。 他想通過這三個富有動感的意象 (詩中的影子也是在變動的) 來呈現時令的更替,生命的流轉。 寫夏天的雨水象一片片葉子一樣紛紛飛落時, 九月就來臨了。正是連綿無盡的雨水送走了夏天, 在不知不覺中掩飾了季節的轉換, 象舞臺布景一樣不知不覺把人們帶向新的節令。 而那自由自在的飛鳥, 正是從春天出發, 越過夏季的躁動, 向新的季節飛去。 只有我的影子是留在大地上,永遠不變的,可是我卻從我的影子中, 從影子的無言的沉默中, 看出了諸種人生的變幻。 同樣感受到了勃發的青年, 再從青年走向成熟和老邁的中老年, 影子也如同節令, 在無言中, 在不知不覺中, 預示著十月降臨。
中國詩歌習慣于通過月之圓缺,通過解凍的冰封與聒噪的蟬鳴來暗示時間的流變, 空間的轉換。 芬蘭現代詩人博·卡佩蘭卻通過雨水,通過飛鳥, 通過仿佛是一層不變的影子呈現出人生的變幻, 創造出不斷轉換的空間感, 在意象的選取上別有新意。 在詩的結構上, 先寫紛紛飄落如樹葉的雨水, 寫飛翔不定的飛鳥, 再寫影子, 似乎動感的雨水與飛鳥不能與給人固定不變的感覺的影子放到一起, 在審美心理上有一種意外。 可是本詩妙就妙在通過前兩個有動感的意象,暗示、觸發、強化了后面的影子的含義, 使人從人生整個發展旅程的角度, 領悟到影子也是在變動的, 自己的影子也象季節一樣在無知無覺中悄悄更替,預示著一些新的階段將要來臨。
這首詩語言相當洗練, 節奏和諧, 乍一看是一種隨意的感觸, 由于剪材的巧妙, 透視出一種難以察覺的人生經驗。整體結構完整, 層層推進, 清晰而簡潔。
(羊 子)
上一篇:〔俄國〕普希金《小花》賞析
下一篇:〔蘇聯〕勃羅夫卡《心》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