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利佛游記》外國文學(xué)作品簡析
【英國】 斯威夫特
喬納森·斯威夫特(1667—1745),英國諷刺作家。生于愛爾蘭貧苦家庭。從都柏林的三一學(xué)院畢業(yè)后,擔(dān)任私人秘書。此間,創(chuàng)作了《一個木桶的故事》,諷刺教會的虛偽。1713年起任教堂教長,撰文抨擊英國對愛爾蘭的殖民統(tǒng)治。晚年因喪偶而精神失常。其作品的意義在于用笑而不用罵來改造人。
《格利佛游記》發(fā)表于1726年,共有四個部分。寫主人公格利佛在四個虛構(gòu)的國家的奇遇,對早期資本主義社會的弊端進(jìn)行了辛辣的諷刺,從更廣泛的意義來看,作品從一個特異的角度,觀照人類的生存狀態(tài)。
格利佛醫(yī)生隨“羚羊號”遠(yuǎn)航太平洋,因遇風(fēng)暴,船毀人亡,惟有格利佛死里逃生,游上利立浦特島。他精疲力竭,便一頭倒在草地上酣然大睡。一覺醒來,身體卻不能動彈了。原來,他被人緊緊捆住了。驚詫之際,他感到有什么東西在他身上爬。一看,只見一群不到六英寸高的小人,全副武裝朝他的頭部走來。格利佛大喝一聲,小人從他身上紛紛跌落。但是他稍一掙扎,便有數(shù)百支箭向他射來,猶如針扎一般。格利佛的右耳邊搭起了一座高臺,有位長官模樣的人站上去勸降。他同意了,于是很快被松綁,并得到了食物。
小人們用1500匹馬拖的專車把格利佛拉到京城。全城奔走相告,都來觀看,國王也率領(lǐng)群臣站到一座高塔上驚奇地看著巨人。小人國并不大,在這里,誰在繩子上跳舞的技巧最高,就能加官進(jìn)爵。這個國家有兩個政黨,保守的高跟黨人全都穿著高跟鞋,而國王則傾向于低跟黨。王子兩邊都不得罪,他的鞋跟一只高、一只低。國王和他的臣僚們對格利佛一籌莫展,大傷腦筋。人們擔(dān)心格利佛飯量太大,有可能造成饑荒,但若把他處死,尸體腐爛會引起瘟疫。于是擱置不論,暫且將他留下,并派了幾百個人供他使喚。
鄰近的不來夫斯古島上的小人國新造了一批戰(zhàn)艦,準(zhǔn)備討伐利立浦特島。因為利立浦特島國改變了吃雞蛋的習(xí)慣,竟然不先磕破大頭,而先將小的一端打破。為了避免戰(zhàn)爭的爆發(fā),格利佛跨越海峽,冒著雨點一般的箭鏃把對方的50艘最大的戰(zhàn)艦拉了過來。利立浦特國王想借此把不來夫斯古國全部消滅,格利佛不同意。他說:“我不愿做別人的工具,使一個自由勇敢的民族淪為奴隸?!眹醮鬄椴粣?,恰巧格利佛又向不來夫斯古國來求和的使臣表示愿意訪問他們國家,這更加深了國王的忌恨。
一天,王后寢宮失火,格利佛看他們運水困難,急中生智撒了一泡尿把火澆滅,然而王后對此尤為反感。格利佛的功勞遭到大臣們的妒忌,財政大臣竟懷疑他的妻子和格利佛偷情。于是君臣密謀陷害格利佛,說他犯了叛國罪,要刺瞎他的雙眼。格利佛聞訊立即逃到不來夫斯古國,在他們的幫助下,乘著小船離開了小人國。他在公海上遇到了英國商船,于是結(jié)束了他的第一次游歷。
沒過多久,格利佛又乘“冒險號”去北美,途中遇上風(fēng)暴,于是迷失了航向。格利佛和水手們上岸找淡水,遇上了和教堂尖塔一樣高的巨人,并被追趕?;锇閭兗皶r逃走了,格利佛就近躲入森林一般的麥田里。這時七個高大的農(nóng)夫手執(zhí)鐮刀來割麥子,其中一位走近格利佛的藏身之處。格利佛感到自己不是被踩死,就是死在鐮刀下,于是他高聲叫喊。格利佛被捉住以后,雇主把他帶回家交給他的小女兒來照看。小女孩讓他睡在自己的洋娃娃的搖床里。有兩只像獒犬一樣大的老鼠來到格利佛的跟前,于是他拔刀自衛(wèi),經(jīng)過殊死搏斗,終于把一只大老鼠刺死了。主人為了賺錢,趕集時就把他帶到集鎮(zhèn)上展覽,并要他表演各種把戲。于是轟動全國,到各地巡回演出。格利佛的血汗幾乎被榨干。后來在為王后演出時,因博取了她的歡心而被買下。在格利佛的要求下,主人的女兒也被留下來侍候他。
巨人國在一個半島上,國王是一個賢明博學(xué)的人,他向格利佛詢問了歐洲的各種情況。格利佛非常得意地介紹了英國的社會組織結(jié)構(gòu)和風(fēng)云變幻的歷史,然而國王并不欣賞,他說英國百年來的歷史只是一大堆陰謀、反叛、暗殺、屠戮、革命和流放。并認(rèn)為發(fā)明武器的人是人類的公敵。在他們國家“誰要能使本來只生產(chǎn)一串谷穗、一片草葉的土地長出兩串谷穗、兩片草葉來,誰就比所有的政客更有功于人類,對國家的貢獻(xiàn)就更大”。
格利佛在巨人國呆了三年。有一次他陪同國王巡視邊疆時,他睡覺的箱子被老鷹叼走。在幾只老鷹的爭奪中,箱子從半空中落到海里,被一艘路過的英國海輪搭救,于是又回到自己的國家。
兩個月后,格利佛又乘坐商船“好望號”出海,途中遭到海盜襲擊。他獨自一人被放到一條小船上,隨著風(fēng)浪漂到一座島嶼上。一天,他忽然發(fā)現(xiàn)空中飛來一座叫“勒皮他”的島,把太陽遮蔽了幾分鐘。格利佛攀上飛島,看見上面的居民都是奇形怪狀,他們的頭不是向左歪,就是往右偏;一只眼睛凹在里面,另一只眼睛直沖天頂。國王和有錢人都雇用專人用一個吹脹的尿泡拍打他們的嘴巴和耳朵,這樣他們才能說和聽,否則就會立即忘卻剛剛發(fā)生過的一切。
飛島上住著王公貴族,老百姓則住在其他島嶼上。如果臣民們不服從管理,國王便奪去他們的陽光和雨露,甚至將飛島降落在他們的頭上,壓扁整個城市和居民。格利佛離開飛島后,來到下屬國巴爾尼巴比,他參觀了那里的科學(xué)院和學(xué)校。他看到學(xué)者們都在進(jìn)行荒誕不經(jīng)、毫無價值的研究,諸如從黃瓜里提取陽光;把糞便還原為食物;先蓋房頂后打地基;用風(fēng)箱打氣治病等。格利佛接著來到飛島的另一屬地巫人島,那里的行政長官擅長召魂術(shù),他讓格利佛會見了亞歷山大、凱撒、荷馬等歷史偉人。在交談中,他發(fā)現(xiàn)史籍中的記載錯訛百出,他還比較了羅馬議會與現(xiàn)代議會的優(yōu)劣,感到羅馬議會是英雄的聚會,而現(xiàn)代議會則全是些小販、扒手、強(qiáng)盜和暴徒。以后,格利佛又游歷了幾個地方,耳聞目睹了許多奇異的人和事。最后乘船到了日本。1709年回到了英國。
格利佛的最后一次游歷是在五個月以后,他任“冒險家號”商船的船長,出海遠(yuǎn)航。途中新招募來的水手劫持了商船。格利佛被丟在一座荒島上,一群長得像人的“耶胡”圍攻他,幸好來了一匹灰馬,把耶胡們嚇得四處逃竄。原來這里是慧骃國,“慧骃”就是馬。它們是有理性的高貴動物,耶胡為之豢養(yǎng)和役使,慧骃把格利佛也當(dāng)作耶胡。格利佛給它們介紹英國的情況,并說馬在世界其他地方是供人使喚的,人坐在馬拉的車子上。這使慧骃大為震驚,感到非常氣憤。當(dāng)談到戰(zhàn)爭時,慧骃認(rèn)為這是耶胡缺乏理性的行為。仁慈和友愛是慧骃國的兩種美德,它們以理性來治理國家,不知罪惡為何物。格利佛感到它們有許多美德,希望和他們永遠(yuǎn)生活在一起,但是慧骃國全國代表大會決定要以溫馴的驢來替代生性惡劣、自私自利的耶胡。格利佛被認(rèn)為是一只有理性的耶胡,所以幸免于難,不過必須立即離開慧骃國。格利佛依依不舍地離開這個可敬的國家,回到了英國。
上一篇:《暗溝》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歐也妮·葛朗臺》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