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老頭》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批判現實主義作家巴爾扎克(1799—1850)的代表作之一。小說由兩條緊密聯系的情節線索組成:一是寫大革命時期靠投機發了橫財的高老頭喪偶以后、非常溺愛兩個女兒。他把大部份財產分作女兒的陪嫁, 自己退休住在偏僻破舊的伏蓋公寓。兩個女兒生活放蕩,揮金如土,常來榨取父親最后一點養老費。最后他錢財耗盡,遭到女兒們的遺棄,孤獨病死。另一條線索寫破落貴族子弟拉斯蒂涅來巴黎上大學,也住在伏蓋公寓。他經不起金錢世界的誘惑,拋棄了讀書的念頭,通過遠房表姐鮑賽昂子爵夫人的提攜,在逃犯伏脫冷的“開導”下,勾引高老頭的小女兒、銀行家太太但斐納,并以此為墊腳石躋身于上流社會,走上了不顧一切往上爬的道路。
在《高老頭》里,主要不是寫“吃人”的高老頭,而是寫高老頭被“人吃”的過程。高老頭利用時勢,唯利是圖,很快成為一個暴發戶,是個貪婪地聚斂金錢的能手。但在他發跡后,卻又有著明顯不同于一般資產者的地方。就生活方式說,他“早年不得已的省儉已經成為習慣”,仍然過著儉樸節省,清心寡欲的生活。特別是就其道德觀念來說,他還保留有濃厚的封建思想意識和宗法家庭觀念。從這種思想觀念出發,他愛錢,但又愛女兒。他發財的唯一目的,是供女兒們揮霍。他用巨額金錢,把兩個女兒送進上流社會。在自己的錢財所剩無幾后,還傾其所有去滿足女兒們的奢侈腐化的生活。可是,這種宗法觀點在女兒們身上卻完全沒有,何況在她倆的背后還有“罪惡的金錢世界”!因此,高老頭的悲劇是封建宗法觀念被資產階級金錢至上的道德原則戰勝的悲劇,而高老頭也就必然是金錢罪惡的犧牲品了。拉斯蒂涅是個由沒落貴族青年逐漸發展為資產階級野心家的典型。他到巴黎之初,只想刻苦學習,將來做個清正的法官。他對受人歧視的高老頭十分同情,對伏脫冷的殺人詭計深表惡感。但在巴黎的紅燈綠酒、紙醉金迷的現實刺激下,他熱切地向往權位和財勢。結果,在“人生三課”的“教育”下,他走上了資產階級野心家的道路。作者通過這一形象,深刻地批判了金錢的腐蝕力量。可見,小說的意義在于:揭露和抨擊資本主義社會金錢支配一切的罪惡和道德墮落的根源。
小說中的環境描寫細致、逼真。對“霉爛氣味”的伏蓋公寓,金碧輝煌的貴族府第,從建筑外貌到內部陳設,都有詳細的描述,提供了人物性格發展的基礎。對塞納河兩岸“極端富裕和極端貧困”的不同環境的對比描寫,又廣泛地再現了社會的真實生活。人物的個性化是小說的另一主要特色。高老頭的兩個女兒雖有其上層婦女的共同特點,但又各不混淆,大女兒高傲、跋扈;小女兒則陰郁、傷感。拉斯蒂涅和皮安訓同是窮大學生,又各有鮮明個性,前者追逐名利;后者忠誠老實。伏脫冷和拉斯蒂涅都貪婪地騙取財富,而行動表現卻全然不同,一個是作案老手,冷酷鎮定;一個初次上陣,顧慮猶豫。此外,作品還采用了首創的“人物再現”手法和成功地運用了細節描寫來塑造典型人物。
上一篇:《高加索灰闌記》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魔鬼的門徒》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