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偽君子》外國文學作品簡析
法國喜劇作家莫里哀(1622—1673)的代表作。流落巴黎的破落貴族答爾丟夫,披著虔誠的天主教徒的外衣,以假仁假義的“崇高”宗教德行騙取了富商奧爾恭及其母親的信任,被奉為“良心導師”,待如上賓,奧爾恭還打算將女兒嫁給他。奧爾恭的兒子揭發答爾丟夫企圖勾引后母時,奧爾恭反責兒子詆毀圣徒,一氣之下把兒子趕出家門,取消其繼承權,而將全部財產贈給答爾丟夫,甚至還將一樁政治秘密告訴了他。奧爾恭的妻子在女仆桃麗娜的幫助下,巧施計謀,讓丈夫藏在桌下竊聽答爾丟夫向自己調情的無恥“自白”,才使奧爾恭猛醒過來。答爾丟夫見事已敗露,便“反客為主”,以財產繼承人的身份,要趕走奧爾恭一家,并搶先告發了奧爾恭藏匿政治犯信物的秘密。因國王明察一切,逮捕了答爾丟夫,赦免了奧爾恭。
答爾丟夫是個職業的宗教騙子。他表面上崇高清正,骨子里陰險狠毒,而其典型特征是偽善。作品通過對他既貪食,又好色,還要謀財、害命的描寫,層層撕下了這個宗教騙子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畫皮,赤裸裸地暴露了他卑鄙無恥的真面目。這個人物是17世紀法國貴族和教會反動勢力的代表,是偽善的化身,是當時社會上形形色色的偽君子的總和。劇中的女仆桃麗娜是反對黑暗和保守勢力的代表人物。她聰明、冷靜、機敏,智勇兼備、斗爭堅決。她最早認清答爾丟夫的偽善嘴臉,堅決反對奧爾恭把女兒嫁給答爾丟夫,還一眼看出了答爾丟夫“愛上了太太”。在與答爾丟夫的斗爭中,她是最積極的組織者。對桃麗娜這一形象的刻劃,體現了作者民主主義的思想。作品的主題,在深刻地揭露法國貴族社會的偽善和黑暗的同時,還一針見血地指出了宗教的欺騙性和危害性。
作品獨特而嚴謹的結構,使戲劇沖突集中,內容層次分明。喜劇分五幕,第一、二幕,以奧爾恭母子對答爾丟夫的迷戀和崇拜之情進行渲染,為答爾丟夫的出場作準備。這不僅反襯答爾丟夫偽裝的巧妙,也給觀眾造成懸念。三至五幕采用正面描寫,又各有重點。先是答爾丟夫的陰謀得逞,繼而是他原形畢露,最后是偽君子的罪有應得。通過對比,予以夸張,造成諷刺,以突出人物的主導性格,是作品在藝術上的另一重大特色。答爾丟夫自身的“高尚”言詞和卑劣行徑的對比, 鮮明地突出了他偽善的性格。奧爾恭對答爾丟夫的崇拜迷信與他對家人的冷漠寡情,把他輕信、專橫的性格表現得淋漓盡致。還有,答爾丟爾的百般狡猾,奧爾恭的無比愚蠢,兩相對照,則更產生了強烈的諷刺效果。
上一篇:《優哩婆濕》簡析|介紹|賞析|鑒賞
下一篇:《佩德羅·巴拉莫》簡析|介紹|賞析|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