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26—
【介紹】:
小說家,出生于埃塞克斯郡利昂西鎮。1933年到1944年約翰·福爾斯在貝德福德學校學習法語和德語。二戰時期為躲避德國法西斯的狂轟濫炸,福爾斯舉家遷移到特摩爾南端德文郡的小村莊,少年福爾斯在此地對大自然的神秘和美產生了濃烈的興趣。這種無盡的神秘和美成為他創作的靈感源泉。1944年至1947年他任皇家海軍陸戰隊中尉教官,在此期間他被送往愛丁堡大學進修,進修期滿時正巧二戰結束,因此他并未領略戰爭的驚心動魄。1947年他在愛丁堡大學學習半年,作為服役的一部分。1947年至1950年福爾斯在牛津大學新學院學習,逐漸崇拜法國作家,如福樓拜,還崇拜薩特、加繆和他們的存在主義,這對他后來的文學創作有深遠的影響。1950年他以優異成績獲文學學士學位。1950年至1951年福爾斯在法國普瓦捷大學教英語。1951年至1952年他在希臘的斯佩塞島教英語,并在那里從事詩歌創作。離開希臘后不久,福爾斯便著手創作小說《魔術師》(The Magus,1965)。1965年福爾斯出版了第一部小說《收藏家》(The Collector)。1966年福爾斯移居多塞特郡萊姆里吉斯附近的安德希爾農場。1967年福爾斯完成了《法國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第一稿,后經反復修改。1969年《法國中尉的女人》出版,獲國際筆會銀筆獎,并獲W·H·史密斯父子圖書館獎。他的主要作品還包括《烏木塔》(The Ebony Tower,1974)、《丹尼爾·馬丁》(Daniel Martin,1977)、《尾數》(Mantissa,1982)、《智者———思想上的自我肖像》(The Aristos:A Self-Portrait in Ideas,1965)、《樹》(The Tree,1979)、《幻想》(A Maggot,1985)。約翰·福爾斯在世界文壇上享有盛名。他不僅是一個講故事的高手,他的小說從不重復同一個內容,文體也因書而異,給人以不斷推陳出新的新鮮感。另外,作為一個存在主義者,福爾斯在他的作品中宣揚人在一個荒誕、丑惡、冷酷的現實世界中為獲取存在和自由而陷入的焦急不安、彷徨和痛苦。他對自由和獨立的追求在作品中表現得極其鮮明,福爾斯的作品是二戰后的英國小說中異軍突起的杰作,他使得當時認為英國小說的保守和虛偽性文學批評家們為之稱贊。
上一篇:《福克斯,約翰》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福斯特,E.M.》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