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572—1637
【介紹】:
劇作家、詩人和批評家,出生于倫敦一個牧師家庭,是十七世紀英國文壇的盟主、英國第一位桂冠詩人。瓊森一生著述甚多,其主要成就是在戲劇創作方面。瓊森創作的第一部戲劇《人人高興》(Every Man in His Humor,1598)曾經遭到兩家劇院的拒絕,后來在莎士比亞的支持下才得以上演,并獲得了巨大成功,莎士比亞還親自參與了演出。喜劇《人人掃興》(Every Man Out of His Humor,1599)和《冒牌詩人》(The Poetaster,1601)諷刺了包括一些劇作家在內的各類人物,提出了“氣質論”。在當時著名的“劇壇論戰”(1601—1602)中,瓊森同他的恩師和摯友莎士比亞曾進行過次爭論。在以古羅馬歷史事件為題材的悲劇《西亞努斯的覆滅》(Sejanus,His Fall,1603)中,作家尖銳地批判了君主專制主義。1604年底,他同查普曼和馬斯頓合作寫成了《向東方去!》(Eastward,Ho,1604)。該劇嘲笑了蘇格蘭人,把倫敦描述成了“悲慘的城市”,而把亞洲描繪成了“世外桃源”。有人為此向來自蘇格蘭的英國國王詹姆士一世告密,結果三位作者同時被判入獄,后來在多方有影響人士的大力援救下,才得以幸免于難。瓊森出獄后創作了他的代表作《福爾蓬涅,或狐貍》(Volpone,or The Fox,1606)。此劇深刻地揭示了資產階級貪婪、無恥的本質,無情地批判了道德墮落和金錢至上的風氣。瓊森一生共創作了戲劇十八部,“假面音樂舞劇”三十一部,他還著有兩部詩集《森林》(Forest)和《灌木》(Timber)以及一部評論文集。他在《莎士比亞戲劇集》(Mr. William Shakespeare's Comedies,History and Tragedies,1623)第一版的序詩中對他的恩師、朋友和論敵作了公正的評價,至今仍為人們所稱頌。瓊森一生興趣廣泛、博覽群書、勤奮寫作。他主張文學應當符合“自然”和“生活”。他引用古人的話說:“沒有藝術加工的自然決不會完美,而缺少自然的藝術不可能存在。”瓊森還堅持作品風格要“明快、準確、優美”。這些主張成為十七、十八世紀英國新古典主義的創作原則,他本人被文學史家稱為英國文藝復興時期的“標準”作家。
上一篇:《瓊斯,艾內斯特》作家人物簡介
下一篇:《蓋伊,約翰》作家人物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