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布利烏斯·科爾涅利烏斯·斯奇比奧(Publius CorneliusScipio Africanus Maior,約公元前235—183),通稱老斯奇比奧。他是第二次布匿戰爭中古羅馬主要將領之一,以攻占迦太基結束第二次布匿戰爭聞名。
科爾涅利烏斯家族是古羅馬著名的大家族之一,歷代有不少人出任過國家高級行政官職和軍職。在布匿戰爭期間,這個家族在羅馬政治生活中所起的作用尤為顯著。斯奇比奧的祖父盧基烏斯·科爾涅利烏斯·斯奇比奧于公元前259年率領羅馬艦隊出征當時是迦太基海外殖民地的科西嘉島,攻占該島的阿勒里亞城。斯奇比奧的父親普布利烏斯·科爾涅利烏斯·斯奇比奧是公元前218年的執政官。他和他的弟弟格涅烏斯·科爾涅利烏斯·斯奇比奧統率羅馬遠征軍出征西班牙。斯奇比奧本人從公元前210年出任西班牙的總司令官起,前后連續10年任西班牙的和非洲的羅馬軍隊總司令官,成了左右第二次布匿戰爭戰局的關鍵人物之一。迦太基最后于公元前146年被他的繼孫小斯奇比奧摧毀。
斯奇比奧大概生于公元前235年,受過廣泛的教育,富有才干。由于他個人的品質,再加上他的家族在羅馬政治生活中的影響,他很早就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公元前218年,其父率領羅馬軍隊在波河支流提基努斯河附近攔截漢尼拔軍隊時,在一場戰斗中負傷,被斯奇比奧奮勇救出。當時他大約17歲。他參加了康奈戰役。這次戰役之后,以盧基烏斯·凱基利烏斯·墨特盧斯為首的一批僥幸從漢尼拔屠刀下逃生的貴族青年對前途悲觀絕望,準備離開意大利,投奔他方。當時任第二軍團參將的斯奇比奧聽到這個消息后,立即前往勸阻,嚴辭斥責他們的懦弱和背叛行為。據說,他領著一些人趕到那些青年集會的場所,手握軍刀,威嚴地宣布說,正如他本人不會離開自己的國家一樣,他也不會容忍任何羅馬公民拋開它。那些人不得不悔過發誓,屈服于他。
在羅馬和迦太基爭奪西地中海霸權的過程中,西班牙一直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它是迦太基和漢尼拔遠征軍人力、物力的供應基地。漢尼拔離開西班牙之后,他的兩個弟弟哈斯德路巴爾和瑪戈留在那里,為漢尼拔鞏固后方,征集后援。羅馬方面也充分認識到西班牙的重要,從第二次布匿戰爭一開始,就把西班牙作為自己的戰略目標之一,組織遠征軍去那里。斯奇比奧的父親率領的羅馬遠征西班牙的軍隊,未能成功地阻止漢尼拔向意大利進軍,立即回師意大利。但是他讓自己的弟弟留在那里。次年,考慮到西班牙的重要地位,元老院重又派遣普布利烏斯·科爾涅利烏斯去西班牙。兄弟二人協力作戰,取得不小成就。但是在公元前211年,由于偶然的軍事失利,兄弟二人先后戰死。羅馬軍隊頂不住迦太基人的攻勢,一直退到希伯魯斯河以北。
羅馬元老院立即派了一支軍隊趕往那里挽救危局,但成效不顯著,于是計劃再派一位將軍率軍前往。據史家說,在推選指揮官那天,沒有哪一位將軍敢于擔當此任。這時年輕的斯奇比奧站了起來,發表了一篇激動人心的演說,聲稱要為自己的父親、叔父和祖國報仇,不但要征服西班牙,還要征服阿非利加和迦太基。人們把希望寄托于他,元老院破格任命他為西班牙的總司令官。
公元前210年末,斯奇比奧到達西班牙,羅馬軍隊士氣大振。新迦太基城是迦太基在西班牙的主要基地,城外有巨大的銀礦,城內儲有豐富的物資,斯奇比奧決定利用迦太基軍隊分散在西班牙各地區,城內守軍不多的有利時機,奪取該城。經過認真準備之后,一舉攻克。這一勝利激勵了長期處于漢尼拔困擾的羅馬,同時對整個西班牙形勢產生了巨大影響。當時城內除了有巨大的糧倉和軍械庫外,還囚有西班牙部落的數百名人質。斯奇比奧好言安撫釋放了他們。這件事在西班牙人中產生了巨大影響。許多西班牙部落轉到羅馬人方面,西班牙的力量對比發生了有利于羅馬的變化。
公元前208年春,斯奇比奧在倍提斯河上的培庫拉城發起了對哈斯德路巴爾的進攻。后者見形勢不利,向北方退去。后來,哈斯德路巴爾瞞過斯奇比奧,帶著他招募的雇傭軍,偷偷地翻過比利牛斯山,去意大利援助已經處于困境的漢尼拔。這是迦太基人對意大利的第二支遠征軍,這支軍隊在墨塔烏魯斯河戰役中被殲。哈斯德路巴爾本人陣亡。
斯奇比奧繼續在西班牙內地征討。到公元前206年,西班牙的西南地區也被羅馬征服?,敻晏与x西班牙,迦太基在西班牙的勢力基本被肅清,漢尼拔失去了主要的后方基地。西班牙戰爭以羅馬人的勝利告一段落。
公元前206年,斯奇比奧返回羅馬,被選為下一年度的執政官。當他還在西班牙的時候,他便開始謀劃出征非洲的事情,為此他曾遣使和親自前往北非,聯絡努米底亞人,以為同盟。他出任執政官后,立即提出出征北非,打擊敵人心臟要害,從而結束戰爭的大膽計劃。這一計劃完全符合羅馬人在戰爭開始時的戰略設想,但許多人,其中包括費邊,反對斯奇比奧的設想。他們認為,漢尼拔還在意大利,他的弟弟瑪戈還在招募雇傭軍,準備從側面進攻,派兵遠征是冒險行為。但是,斯奇比奧的熱情和信心贏得了人們對他的支持。元老院有條件地采納了他的計劃,授命他管理西西里,允許他從那里抽調軍隊或招募志愿兵,在必要的時候渡海去北非。
公元前204年春,斯奇比奧率領一支由50只大戰船組成的艦隊,載著25,000軍隊,離開西西里西南部的利呂貝烏姆,向非洲進發。軍隊順利地在北非第二大城烏提卡附近登陸,安下營寨,得到東努米底亞國王瑪西尼薩作同盟者。
開始階段,斯奇比奧的處境并不順利,他試圖攻占烏提卡城,未果。他帶領軍隊到離烏提卡不遠的一個小半島上安營過冬。次年春,斯奇比奧重又發起進攻,在烏提卡以南發生的一次戰斗中,迦太基及其同盟者的軍隊被擊敗。迦太基政府向斯奇比奧求和,企圖利用和談爭取時間,同時召漢尼拔和瑪戈立即回國。和談結果,簽訂了和約草案,條約文本由迦太基使團帶往羅馬請求元老院通過和公民大會批準。
但是,漢尼拔的抵達使主戰派重新復活,戰爭重新開始。公元前202年秋,斯奇比奧和漢尼拔在迦太基南面的扎瑪會戰,迦太基軍隊被擊敗。迦太基已無能力再進行戰爭,只好重新求和。羅馬元老院于公元前201年最后批準的和約,規定解除迦太基的武裝(除10條戰船外),交付巨額戰爭賠款,沒有征得羅馬的同意不得進行戰爭。從此,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斯奇比奧獲得凱旋,并得到“阿非利加征服者”的稱號。
第二次布匿戰爭結束時,東方3個希臘化王國馬其頓、塞琉古和埃及為爭奪霸權正在互相戰爭,羅馬乘機插足東方,開始對外擴張的新階段。在對馬其頓國王腓力五世和對塞琉古國王安提奧霍斯三世的戰爭中,斯奇比奧發揮了重大影響。統帥羅馬軍隊并結束了馬其頓戰爭的羅馬將領是提杜斯·克維克提烏斯·弗拉米尼努斯,他是斯奇比奧的密友。馬其頓戰爭結束后,和安提奧霍斯的矛盾便被提到第一位。安提奧霍斯被趕出巴爾干半島之后,戰場轉移到小亞細亞。公元前190年,統率羅馬軍隊的是斯奇比奧的弟弟盧基烏斯·科爾涅利烏斯,他本人同行,掌握著實際的領導權。之所以作這種安排,是因為他在公元前194年任執政官之后,尚未達到重新擔任執政官的法定時間間隔。公元前190年秋或189年初,在小亞細亞西部的瑪格涅西亞城附近,羅馬軍隊和塞琉古軍隊決戰,塞琉古軍隊大敗,安提奧霍斯接受了羅馬的和平條件。決戰時斯奇比奧生病,未親自指揮戰斗。對塞琉古戰爭的勝利,實際上確立了羅馬在東方的霸權。戰爭結束后,斯奇比奧兄弟得到凱旋,盧基烏斯·科爾涅利烏斯甚至獲得“亞細亞征服者”的稱號。
斯奇比奧勇敢、堅定、富有韜略,是一位出色的軍事將領,他在率軍作戰時也有過失策之處。如當他擔任西班牙的總司令官期間,未能及時發現和阻止住哈斯德路巴爾對意大利的進軍。不過他在西班牙戰爭中的勝利彌補了這一過失。
他還是一位具有高度文化修養的人,對希臘文化很崇拜。在他周圍團結了一批學識豐富的哲學家、文學家、歷史學家,這對羅馬文化的發展產生過一定影響。
羅馬經過第二次布匿戰爭和對馬其頓、塞琉古王國的戰爭,成了地中海地區第一強國,奴隸制經濟獲得發展,內部階級關系也發生變化。斯奇比奧雖然在羅馬對外擴張過程中立下了汗馬功勞,但他在政治上屬溫和派,代表的主要是維持自然經濟的奴隸主階層的利益,主張對被征服地區實行較為溫和的政策。他的主張遭到廣泛使用奴隸勞動、要求對海外進行大規模剝削、掠奪的大商人、大奴隸主的反對。同時,斯奇比奧本人及其家族的權勢也日益引起奴隸主民主派的不安。他們擔心斯奇比奧可能攫取政權,建立專制獨裁。斯奇比奧在為自己贏得聲望的同時,也為自己樹立了敵人。他的晚年過得并不順心、舒暢。
反對派攻擊斯奇比奧的公開借口是兩兄弟從安提奧霍斯那里得到的款項問題,攻擊的矛頭表面上指向他的弟弟。這個問題前后糾纏了他好幾年,起初在元老院提出,后來又提交公民大會。據說當時斯奇比奧向公民大會發表了一篇演說,對控告只字未提,只是詳細地敘述他的生平,他所進行的戰爭和為國家作出的貢獻。當他談到迦太基時,他強調審判那天正是打敗迦太基的周年紀念日,號召大家同他一起到卡皮托里烏姆山為諸神舉行祭禮。許多人,包括大部分法官在內,聽了他的演說,歡呼著,跟他走了,弄得控告者手足無措。雖然他利用自己的威望蔑視反對派的控告,但事情并沒有就此了結。最后他的弟弟被課以罰金,險些坐了牢。這件事使斯奇比奧在精神上受到很大打擊,他離開羅馬,返回自己在卡姆帕尼亞的莊園,約于公元前183年死在那里,遺囑不要把他葬在羅馬。
上一篇:斯大林
下一篇:斯賓諾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