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狗吃月亮”的現象
人們在戶外賞月,有時會看到這樣一種情景:一輪皎潔的月亮在慢慢地移動著。忽然,月亮的邊緣開始缺了一點,漸漸地,這個圓弧狀的陰影越來越大,月面逐漸殘缺,變成月牙,最后連月牙也不見了,只是隱隱約約地看到一個古銅色的圓盤。
這情景就好像一個嘴饞的小孩,慢慢地在啃食月亮這塊“燒餅”。過了好一會兒,月亮逐漸又露出來,月牙也越變越大,最后又完整無損地出現了。其實關于這種現象還有個故事呢。
相傳,在我國的古代,有個叫目連的人。他為人正直、善良,信仰佛教,而且對母親十分孝順。但是,目連之母,生性暴躁,不善于處事,不好相處。
有一次,目連的母親,心生惡念,想出來一個壞注意:和尚天性吃素,我要捉弄他們一番,讓他們開葷吃狗肉。于是,她做了三百六十個狗肉饅頭,說是素饅頭,要到寺院去施齋。
目連知道后,阻攔母親不要這樣做,可是母親不聽勸。他只好趕忙叫人通知了寺院的方丈。方丈一聽,于是就準備了三百六十只素饅頭,并且藏在每個和尚的袖子里。
目連的母親來寺院施齋時,發給了每個和尚一個狗肉饅頭。和尚在飯前念佛時,按照事先準備好的素饅頭將狗肉饅頭調換了一下,然后吃了下去。
目連的母親看見和尚們都吃了她送的狗肉饅頭,于是拍手大笑道:“沒想到,今天和尚也開了葷,和尚開始吃狗肉饅頭了!”
這時,方丈把雙手合在一起,連聲念道:“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后來,方丈主持大家把那三百六十個狗肉饅頭埋到了寺院后面。
正巧,這件事情被天上的玉帝知道了,他十分惱火,一怒之下把目連的母親打入了十八層地獄,還變成了一只惡狗,永世不得超生。
目連是個孝順的孩子,知道母親被打入地獄之后,便日夜虔誠修煉,終于修成了地藏菩薩。為了挽救母親,他用錫杖打開地獄門。目連的母親和全部惡鬼都逃出了地獄,投胎到了凡間作亂。這時,玉帝大怒,命令目連下凡投身為黃巢。
目連的母親逃出地獄后,因為痛恨玉帝,所以就躥到了天庭找玉帝報仇。她找不到玉帝,于是就去追趕太陽和月亮,想把它們吞了,把天上人間變成一片黑暗。這只惡狗沒日沒夜地追呀追!她追到月亮,就將月亮一口吞下去。
不過目連的母親變成的惡狗,最怕鑼鼓、燃放爆竹,只要一聽到這些聲音就會嚇得把吞下的月亮吐了出來。而月亮獲救后,就又出現了光輝,重新運行。后來,在民間就把這種現象叫“天狗吃月亮”。
其實“天狗吃月亮”就是月食,以前的古人對這些天文現象不了解,所以就說成了月亮被狗吃了。月食是地球位于月球與太陽之間時,月球進入地球的陰影中,被地球所遮掩時的天象。
由于地球本影很長,在月球軌道處,地球本影的寬度約為月球直徑的2.7倍。因此,月食只有全食和偏食兩種,沒有環食。月球全部鉆進地球本影,就發生月全食;月球在地球本影的邊緣掠過,只有一部分進入本影,就形成月偏食。
地影除了本影外,也有半影,月球落入地球半影區時,也會形成“半影食”,但肉眼一般覺察不到半影食時月球亮度的變化。全食的月球并非完全看不見,由于穿過地球低層大氣的陽光受到折射,進入地球本影,投射到月球上,月球會表現出紅銅的顏色。
月食的過程和日食的過程有些不同。月球自西向東運動,它在東邊緣先接觸地影,因此月食總是從月輪的東邊緣開始。與日全食一樣,月全食分為相同的5個階段,從食即到生光的全食時間長達1小時以上。
朝向月球的半個地球上見到的月食時刻和情況完全一樣,正如舞臺上的燈泡漸暗至熄滅的過程,對于劇場內的所有觀眾都是一樣,并且會同時看到。
月食的發生也是有規律的。它一般發生在“望”日,即農歷的十五或十六。但每個月的十五或十六不一定都會發生月食,因為地球運行的軌道和月亮運行的軌道不在一個平面上。
大多數的“望”日,月亮都在地球運行軌道的上面或者下面溜過去。只有當月亮、太陽、地球都處在一條直線上的時候,月亮才進入地球的陰影,從而引起月食。
月食通常每年發生一、二次,也可能發生三次。有時候整年都不發生。不過發生月食時,一般全世界都可以看到,因此,見到月食的機會要比見到日食的機會多。
上一篇:齊桓公——少年智取王位
下一篇:“天空立法者”開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