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產品的展覽館
在美國,有一名收藏家名叫諾曼·沃特。看到眾多收藏家為收購名貴物品而不惜千金,他靈機一動:為什么不收藏一些劣畫呢?于是,他收購兩種劣畫:一種是名家的“失常之作”,另一種是價格低于5美元的無名人士的畫。沒多久,他便收藏了200多幅劣畫。
1974年,他在報紙上登出廣告,聲稱要舉辦首屆劣畫大展,目的是讓年輕人在比較中學會鑒別,從而發現好畫與名畫的真正價值。
沃特的廣告廣為流傳,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一個熱門話題。人們爭先恐后地參觀,有的甚至從外地趕來。出乎人們的意料,這一畫展非常成功。
還有一個與“劣畫大展”很相似的展覽,就是“失敗產品陳列館”。美國有一家市場情報服務公司,其經理叫羅伯特。他酷愛收藏,共收集了7.5萬件“失敗產品”。
后來,羅伯特又試著創辦了一個“失敗產品陳列館”。這個陳列館把許多企業和個人費盡心機研制的,又因種種原因失敗的產品展覽出來。
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收獲可以用愛迪生的話來概括:“失敗也是我所需要的,它和成功對我一樣有價值。只有在我知道一切做不好的方法以后,我才知道做好一件工作的方法是什么。”羅伯特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
還有一個更讓人拍案叫絕的展覽,就是設在殯儀館的“參觀室”。在今日美國,盡管交通管理部門、宣傳媒介和學校教師不斷地教育青少年切勿酒后駕車,可實際上收效不大,仍有不少青少年酒后駕車,并且由此而造成的車毀人亡的悲劇仍然頻頻發生。
為減少酒后駕車的悲劇,美國加州桑塔安納市的市政當局試著用參觀尸體的辦法,來懲罰因酒后駕車而引發事故的初犯青少年,即強迫他們去“參觀”因酒后駕車引發事故而喪生的人。
市政當局在一家殯儀館設置專門的“參觀室”,室內停放著因酒后駕車而引發交通事故的死者尸體。那些酒后駕車的青少年“參觀者”,最初大多沒把這種“學習”當作一回事。
但當驗尸官拿出一具具可怕的尸體讓他們“參觀”時,他們一個個大為震驚,目瞪口呆。此時,一名訓導官便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對酒后駕車的青少年進行教育:為了使自己和別人不再被抬入這可怕的停尸房,必須立即堅決杜絕酒后駕車的行為!
加州桑塔安納市的做法,果真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凡“參觀”過停尸房的青少年初犯者,99%的人不敢再酒后駕車。
失敗,像一座只對誠心深造的人開放的學府。在這座失敗的學府里,真理的光芒顯得格外明亮,照耀在人們化險為夷、反敗為勝的道路上。
上一篇: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下一篇:失敗的對面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