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要講求質量,吸收真知
◎適用寫作關鍵詞:精讀 實效
讀書要“貴在精”
著名教育家徐特立曾經這樣教導青年人:讀書要“貴在精”。他還說:“學習的經驗是學得少,懂得多,做得好。”這是徐老讀書的經驗之談。“貴在精”,就是說讀書時不要光著眼于數量,而要高質量地精讀。要抓住書中的精華,也就是要抓住事物的核心和實質。
徐特立出生在1877年。青年時期,他就酷愛讀書,認為讀書可以“明人生之理,明社會之理”。18歲時,為了謀生,他在做醫生還是當塾師之間選擇了后者,從此開始了“一生都教書”的道路。然而,他白天教學生讀書,晚上自己還要去拜先生學本領,因為“自己明理了”,才能“把所明之理教給學生”。
讀古書很費時間和精力,徐特立從不貪多,他遵循著兩條原則:一是“定量”,一是“有恒”。比如《說文解字》中部首有540字,他每天只讀兩個,計劃一年讀完。他認為光貪多,不能理解和記憶,讀了等于不讀。他在教中學生的時候,也是這本書,要求學生每天課余記一字,兩年學完,有些學生偏要星期六同時學6個字,結果,到默寫的時候,多半人都寫不出來。他說這就是“不按一定分量、不能保持經常學習的害處”。
“不動筆墨不讀書”是徐特立的一句名言。在湖南一師教書的時候,他發現一般學生都存在這樣一個問題:閱讀時貪多求快,不求甚解。他就把自己長期刻苦自學得到的經驗介紹給大家。他認為,不怕書看得少,只怕囫圇吞棗不消化。他教育學生,讀書要注意消化,要學會思考并評定所讀的書的價值。他教給學生,讀的時候,要標記書中的要點,要在書眉上寫下自己的心得體會和意見,還要摘抄自己認為精彩的地方。這樣讀書,讀一句算一句,讀一本算一本。那時,他的學生中實行這種方法最堅決、最有成績的是毛澤東。他幾年中就寫了幾網籃的讀書札記,文學和思想修養水平提高很快。
看完徐老的讀書方法,男孩們應該明白了“精讀”的要義。其實,很多時候我們讀書的時候盲目的追求快速和數量,忽略了讀書的質量,這樣也會導致讀得快不及忘得快的結果。男孩們,多讀書不是讀死書,讀書講求方法和技巧,我們要學習徐老,讀書要“貴在精”。
知識窗
《說文解字》
《說文解字》,簡稱《說文》。作者是東漢的經學家、文字學家許慎(獻給漢安帝)。《說文解字》成書于漢和帝永元十二年(100年)到安帝建光元年(121年)。《說文解字》是我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
為你支招
那么,男孩們,我們要怎樣讀書,換句話說,讀書有哪些技巧呢?
1.泛讀
泛讀即廣泛閱讀,指讀書的面要廣,要廣泛涉獵各方面的知識,具備一般常識。不僅要讀自然科學方面的書,也要讀社會科學方面的書,古今中外各種不同風格的優秀作品都應廣泛地閱讀,以博采眾家之長,開拓思路。通過閱讀來搜集大量的準備資料。
2.精讀
精讀,要求我們在讀書時保持更為細膩、縝密的態度。我們要懂得多思考,多推敲,不斷研究每一句話的意思,在文字分析的過程中能夠寫出自己的感悟與評價,這樣才能更好地讀透文字。對本專業的書籍及名篇佳作應該采取這種方法。只有精心研究,細細咀嚼,文章的“微言精義”,才能“愈挖愈出,愈研愈精”。可以說,精讀是最重要的一種讀書方法。
3.選讀
讀書要有所選擇,畢竟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把人類的知識寶庫全部閱讀完畢。我們可以有針對性選取一些適合自己的書籍加以閱讀,或者是根據自己某一階段的需求來選取輔助性的書籍。比如,對待語文,我們要多選取一些課本上要求閱讀的文學名著增加自己的文學素養,對待數學,多尋求一些拓展思路和關乎解題方法的書籍……有針對性地選擇書目進行閱讀,這樣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4.寫讀
如果把你的讀書感受落實到文字上,那么你的記憶將會更為深刻,你也會積淀下更多的思想。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就是這個道理。男孩們,在讀書的時候我們可以為自己準備一個專門的筆記本,記錄自己的讀書心得,形成自己獨特的思想,這樣對自己作文水平的提升也會有很大的益處。此外,寫的多了,自己對文字的閱讀能力也會不斷增強,最終你將能夠靈活地把知識轉化為技能和技巧。
上一篇:說謊心理:了解孩子愛撒謊背后的心理動機
下一篇:跳出來,站在高處品味和感悟生活